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当上皇帝,通过“杯酒释兵权”,让大将交出兵权。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2.宋朝某官职的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由此可知,该官职是( )
A.枢密使 B.通判 C.转运使 D.市舶使
3.汪洙(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这表明宋代( )
A.尚武风气盛行 B.社会风气比较开
C.藩镇混战割据 D.全国读书风气深厚
4.“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为此,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根据材料可知,“澶渊之盟”后( )
A.辽国无力进犯北宋 B.宋辽维持相对和平
C.北宋向辽屈膝称臣 D.宋辽之间进行互市
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建立辽和西夏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回族、女真族 B.党项族、契丹族
C.女真族、契丹族 D.契丹族、党项族
6.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7.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8.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0.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1.《陆游集》中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最能说明( )
A.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地区 B.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北宋时江苏经济发达 D.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12.宋朝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粟 B.小麦 C.水稻 D.玉米
1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在历史上,铁木真的主要功绩是( )
A.统一六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族各部 D.建立南宋
1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5.在第九届中美电影节上,《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统一蒙古草原 B.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建立蒙古国 D.创制蒙古文字
16.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7.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18.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造船技术 D.活字印刷术
19.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0.在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西汉时,大臣们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
D.宋代人们用罗盘针航海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纪念馆,位于杭州城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是历代人们凭吊、瞻仰岳飞的纪念场所。
材料三:
盟约一:宋朝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盟约二: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图中A、B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图中C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役)是什么?
(2)“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结合史实说明后人纪念岳飞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内容.概括两个盟约有哪些共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当时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材料二:宋朝的枢密院是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时期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武职出身正职(人) 3 6 6 0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人) 2 1 6 22 5 7 5 10 5
材料三: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谁?写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
(2)导致上表现象出现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朝代的哪一管理制度?今天的山东省直属于哪个机构管辖?图中的中书省有怎样的地位?
(4)宋、元两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怎样的趋势?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答案
1-5CBDBD 6-10CBACD 11-15DCCBB 16-20DBDCD
21、(1)A:阿骨打;B:赵构。郾城大捷。
(2)1127年。岳飞指挥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岳飞抗金,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3)①都反映了宋统治者的妥协。②都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③都使形势相对和平.促进双方经济、文化发展。④宋都要送给对方岁币。⑤都是宋朝在形势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接受议和。
(4)战和交织。
22、(1)岳飞;秦桧.
(2)北宋灭亡.
(3)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
(4)戚继光.
(5)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3、(1)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
(2)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元朝的行省制度。中书省。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4、(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2)阿拉伯人.
(3)因果关系,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