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及其意义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本课立意:通过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变法图强的历史,了解华夏族、华夏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制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创新。
子目间逻辑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表现在思想领域的争鸣。
内容取舍:本课舍弃了对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状态的描述,选取各国发展中典型性事件,讲述这一时期经济、政治的总趋势、大线索。
课堂子目变动:
(
课堂用子目:
一、经济发展
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三、变法运动
四、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 (
教材原
子目: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三、孔子和老子
四、百家争鸣
)
一、经济发展 (经济大发展)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
——唯物史观: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对上层建筑变革的影响
首先,看看当时经济发展情况(见教材):
1.农业的发展: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生产力发展
②牛耕得到推广
③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2.工商业的发展
①手工分工更加细密 ——手工业技术进步
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涌现
④很多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逻辑关系讲解:农业是基础,铁犁牛耕,带动手工冶铁业发展,也会带动商业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生产关系,那旧的就将面临瓦解崩溃:井田制逐渐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 、
小农经济开始出现、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二、政治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政治、民族关系)
破旧:两张形势图对比得出的信息有:
①王畿范围缩小了很多,说明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逐渐减少,实力衰弱
②西周的很多小的诸侯国,到东周就消失了,被一些大国吞灭了
如齐国,灭了30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晋国,灭了40余国,成为中原大国,楚国灭了40余国,成为南方大国,秦国并了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
可见:①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②分封制逐渐瓦解崩溃
③宗法制逐渐瓦解崩溃
立新(或变革):春秋:是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而展开的战争,是奴隶社会性质,齐国、晋、楚、吴和越先后建霸权,春秋五霸。
战国: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战争,是封建社会性质。
①在政治体制上,奴隶制的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向封建制转型。由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指分封制和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和财产的制度。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当官,也叫贵族政治)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② 华夏认同:华夏文明影响力扩大、各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第二个新变革是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典故:楚王问鼎 见课件
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
楚庄王,一个诸侯王问天子鼎的轻重大小,是僭越,是踩红线,想取周天子二代之。
但还有更深层次上意思,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楚国在当时也就是南蛮,楚王问鼎,就蕴含了他对华夏传统中九鼎象征王权传统的认可。为取得统治华夏的霸权,需获得九鼎,并使得自身统治具有合法性,才能够获得华夏认可。从楚王问鼎的故事中,可得知:①楚庄王想从周天子手中夺得天下。②蕴含了他对华夏传统中九鼎象征王权传统的认可。
选择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也北上中原争霸。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被中原先进的文化所吸引,民族交融加强,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故B.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正确。
③历史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为秦统一奠基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各个区域的民族融合,促使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发展,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重点突破: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也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是灾难性的战争。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的? 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掠夺财富、兼并土地,都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但争霸战争客观上加速了各个区域的民族融合,促使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积极影响。
小结:知识构架:标题:列国纷争——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列国纷争中,中原各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加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时期,并发展于战国,对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过渡:现在讲二、政治大变革中的 —— 政治体制转型
三、变法运动 (推动社会转型)
第一目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影响,透过现象看更本质的东西。
按照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路,我们看看接下来会有哪些变化?
哪些人会大量开垦私田,拥有大量私田——周天子不会、诸侯地方上老大,基本上也不会(但也不排除一些有敏锐的经济头脑,把握住历史发展方向的诸侯),最积极的就是卿大夫:政治地位的尴尬,同时有经济实力做这件事情。
卿大夫拥有大量私田,成为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拥有公田的是旧贵族,比如各国君主,新的阶级关系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旧贵族当然不肯放弃既得利益。于是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由于根本利益的冲突,矛盾不断激化,这种矛盾演化成了新的阶级矛盾,即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贵族之间的矛盾。
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三家大夫:卿大夫,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
春秋中后期,铁犁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上升,开辟多私田,公田荒芜。奴隶主贵族要求征收私田赋税,而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如卿大夫,要求不断提升本阶层政治、经济地位,于是,卿大夫与国君权力斗争日烈,结果:地主阶级夺权成功。(后,改革变法,巩固地位;旧奴隶主贵族主动变法,适应历史的发展趋势)
1.变法运动背景原因
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②经济(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③阶级:土地私有程度的加深使得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④军事: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需要富国强兵。
⑤思想: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
2.性质:从原因中看变法性质:封建性质的变法,将会推动社会转型
3.商鞅变法——内容对照变法必然性讲解
⑴时间:公元前356年。
⑵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⑶意义: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奠定了基础。③推动了社会转型:政治上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经济上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另补充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产生消极影响,导致秦朝的暴政。
C.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D.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风俗划清界限。
E.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归纳总结】 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顺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转型实现。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所有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误区警示】 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重农 —— 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抑商 ——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观念制约人们思想,后期阻碍
过渡:第一二目,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交融,现在看看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四、孔子和老子 儒家学派、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大学派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孔子思想和教育文化贡献 :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
①思想核心:“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其方法论是“中庸之道”。
②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察民情,包含了民本思想。
要求恢复“周礼”,主张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是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学术重心下移。另,整理五经成为儒家经典,传承了上古文化。
2.对孔子思想核心的评价
①“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
②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③“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消极性的倾向,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是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3.老子思想主张 :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同时代的老子,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贡献巨大,主张道是万物本原,矛盾的观点包含了朴素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状态,思想依旧比较保守。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反对威逼百姓,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
4.百家争鸣
⑴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等)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1)政治:诸侯纷争,礼乐制度崩溃,社会大变革时期。
(2)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3)阶级: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讲解:以往,士依附于卿大夫,士宗法贵族的底层,随着旧的贵族等级体系瓦解,获得基本人身自由,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私学兴起,平民通过学习进入士阶层)——他们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积极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
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
各家学说中心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求治国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
(4)文化: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私学兴起。
(5)现实: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⑵百家争鸣的内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⑶诸子代表的思想 见教材或课件
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
各家学说中心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求治国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主张隆礼重法。
墨家尚贤:选用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才有可能实现天下大治。
邹衍: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这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他把历史看成常变的,认为没有万世长存的王朝,这是合理的,但忽视了历史变革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将至归结以神秘的天意,并且是循环论,这就陷入了迷信的泥潭。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后代哲学,医学,历法,建筑等领域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汉代被董仲舒的新儒学所吸收,成为支持“君权神授”的学说的理论框架。
⑷百家争鸣的意义
(1)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基础。
(3)诸子思想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⑸诸子百家思想的借鉴意义
(1)孔子“和而不同”、孟子“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建设和谐社会
(2)庄子的天命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荀子“天行有常”与韩非“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与时俱进” (4)韩非重视法治的思想——“依法治国”
拓展补充:
1.春秋战国分裂割据时代蕴含了哪些统一因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③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④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⑤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崛起。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各家主张对比:
①治国上:儒家推崇人治,实行仁政,反对苛政;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追求避世和超脱。
⑤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尊卑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