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3 17: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思考课文分段)、南京国民政府)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缔造共和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1-1912.3)
①时间、国旗、国都
②措施
③意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
②内容、体现的原则(纲要上11)
③性质、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1)政党政治历程:
①国会选举获胜(分析其原因)
②二次革命及失败
③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2)袁世凯独揽大权的活动及帝制之路(纲要上113-115)
(3)北洋军阀割据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1)“训政”时期
①开始:
②表现:
③实质:
(2)宪政
①宪政时期(区别制宪会议与行宪会议)
②内容
③实质:
二、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建立(纲要上129)
(1)背景:
(2)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①成立标志 ②大会内容
(3)政权性质和意义:
2、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1)背景:
(2)措施:①②③
(3)作用:
3、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探索:
(1)实践探索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①背景:
②举措:
③作用:
(2)理论探索《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内容(P17史料阅读分析):
②作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内容: (1)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初步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式建立:①时间、标志: ②含义: ③核心: ④意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体现的原则(纲要上160)
3、挫折:
4完善:
(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进展表现:
①如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______一级,实行______选举;
②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______任期,每届五年;
③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______法规的权力。
(3)1982宪法的地位及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建立的标志:时间、标志
2、基本内容 (1)政党关系: (2)政协性质: (3)基本职能:
3、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提出“ ”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 基本格局。
4、完善(走上制度化轨道):
(1)改革开放以后 。
(2)“ ”被写入宪法, 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1、2013年,____ __(会议):决定把______ ______________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2019年,____ __(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1)坚持三个有机结合①②③
(2)既坚持_____ ______,又借鉴了___ ___ 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1)(2)(3)(4)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在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时称:“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在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孙中山又称:“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度,有内阁制度之分。……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孙中山对内阁制的态度变化(  )
A.反映政党政治已名存实亡 B.体现革命派政治立场摇摆
C.旨在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D.说明当时民主法治的完善
2.“根据外国来访者对边区的观察.他们对这里实行的选举程式、民众之参与政治进程,以及公民权的扩大等事物的印象极为深刻,他们认定红色中国称得上是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最初尝试
C.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通行公式可谓是“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立”之间体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
A.南京临时政府—清帝逊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军政时期,开始所谓的“训政”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革命,实行“三三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结束“文革”,颁布1982年宪法
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与发展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每一个环节。下图为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正面图案,这些图案反映的主题是(  )
A.工农阶级是国家政治建设主要力量 B.新中国成立极大改变了社会政治面貌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初步构成
5.中国共产党的某份文件称:“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该文件(  )
A.宣告了联合政府的正式建立 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B.中共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C.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大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7.1913年3月18日,赢得国会选举胜利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中说:“吾党昔为革命团体,今为政党……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被暗杀身亡。年底国民党被解散。这折射出(  )
A.袁世凯接受劝进当皇帝 B.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趋于失败
C.国民党开始宪政的尝试 D.国民党的“训政”是一党专政
8.孙中山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才能最后做到“主权在民”。1924年,他发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根据这一阐述,国民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的标志应该是(  )
A.1926年,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B.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C.1946年,国民党召开由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D.1948年,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正副总统,建立总统府
9.“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中共这一举措(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壮大了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 D.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的企图
10.某文件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下列史实与这一规定相关的是(  )
①全面抗战的爆发 ②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立
③《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颁布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2.中国共产党的某份文件称:“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该文件(  )
A.宣告了联合政府的正式建立 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临时约法》,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取得胜利而又迅速丧权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约法的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又缺乏足以付诸实施的种种保证;它堂而皇之地悬为国典,但从它公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遭到袁世凯的践踏,并最后被废弃。《临时约法》的命运,随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没有能够挽救革命,更未能救中国。但是,《临时约法》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革命的宪法,也是资产阶级绝无仅有的一部民主的宪法,因此,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自刘望龄《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是一条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道路,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还是走出了一条既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本国国情,以本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一套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设计和成功实践。这一制度具有整合功能,是中国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实现现代化变迁的强大制度力量,显示了中国民主的新形象。
——整理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8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地位,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分析导致各国政治制度独特性的原因。(5分)
14.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们,所有陆上和海上的外敌都被我们震慑了,但是国内存在着敌人。他们中的第一类人欠下巨额债务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金钱、奴隶,企图靠拥护喀提林来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他们中的第二类人认为能在动乱中取得那些在和平时期无法得到的官职——难道在公民的血泊中他们能成为执政官或独裁官甚或是国王吗?既然喀提林把这样一批邪恶的人纠合在身边,那么,公民们,把你们的军队摆出来,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
——根据西塞罗公元前63年10月30日在公民大会上的演说整理(注:公元前63年,执政官西塞罗发表了旨在挫败政敌喀提林叛乱的四次著名演说,这是第二次演说)
材料二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材料三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
——根据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1)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演说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当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在挫败喀提林阴谋的过程中,公民大会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3)材料三中演讲的主旨思想来自毛泽东的哪一篇文章?请阐述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地位及相关史实。
选必一第3课试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C D B B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C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性质地位: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或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分)
说明: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为原则;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国民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利。(3分)
(2)独特性: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大制度的有机整合。(3分)
原因:都是本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进演进的结果。(2分,如答“本国国情”或者直接抄写材料都只给1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性质地位,据材料一“《临时约法》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革命的宪法,也是资产阶级绝无仅有的一部民主的宪法”结合所学得出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或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约法的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结合所学可从《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为原则;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国民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利等角度入手。
(2)第一小问独特性,据材料二“是一条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主”得出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据材料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道路”得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据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一套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设计和成功实践”得出四大制度的有机整合。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以本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结合所学得出都是本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进演进的结果。
14.【答案】
(1)问题:债务危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尖锐。不能。因为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2)内容:设边区政府;设立各级参议会;“三三制”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选举产生领导人。
意义: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有利于保证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政协制度的形成)提供借鉴。
(3)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
地位: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史实: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如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也可。
【解析】
(1)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一“欠下巨额债务……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得出债务危机;据材料一“能在动乱中取得那些在和平……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得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尖锐。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所学得出不能。因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2)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二“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结合所学得出设边区政府、设立各级参议会;据材料二“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得出“三三制”原则;据材料二“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得出民主集中制,人民选举产生领导人。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材料二“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有利于保证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政协制度的形成)提供借鉴。
(3)第一小问文章,据材料三“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武器”结合所学得出《论人民民主专政》。第二小问地位及史实,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