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3 16: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一项:( )
A.遁逃(dùn) 砚台(yàn) 铁杵(chǔ)
B.卒业(cú)船桅(wéi) 机械(xiè)
C.湍急(tuān) 推搡(sǎng)猝然(cù)
D.肇祸(zhào) 须臾(yú) 屡次(lǚ)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韵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单于 调遣 站岗 洗砚池
B.芙蓉 恭敬 汹涌 胸膛
C.晕倒 乾坤 混乱 勤劳
D.和蔼 慷慨 山脉 主宰
3.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下列可能与“蓦”的本义有关的一项是( )
A.莫名 B.日暮 C.马匹 D.青草
4.下面句子是对哈尔威船长的( )描写。
哈尔威船长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A.动作 B.语言 C.心理 D.神态
5.下列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描述人物的品质:慷慨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一心为民
B.描述人物的心情:愤怒 惊恐万状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C.描述人物的动作:奔跑 匍匐前进 你推我搡 手舞足蹈
D.描述人物的语言:嘱咐 语无伦次 结结巴巴 喃喃自语
6.根据情境,填入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缺点才是真正强大,正所谓“________”。
A.不怨天,不尤人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以下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只留清气满乾坤。(清香的气味)
B.欲将轻骑逐。(追赶)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习)
D.欲作针。(想要)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shí jiàn kū long sī yǎ hùn hé
( ) ( ) ( ) ( )
dà yàn chá hú xīn fù zǎi shā
( ) ( ) ( ) ( )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约——( )得意——( )尽头——( )
朴素——( )拘束——( )平衡——( )
10.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黑黝黝的( )黑黝黝的( ) ( )山色 ( )夜景
( )容貌 ( )鲜花 ( )村庄 ( )彩虹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中表达诗人内心高尚纯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挑山工》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3)《黄继光》这篇课文写在________战役中,为了夺下597.9高地,_________冒着枪林弹雨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_________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精神。
三、语言表达
12.读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谈感受。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却安然无恙!
有人读了这则故事说杜富国的做法实在是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平台。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3.从文中哈尔威船长说的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船长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4.第二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先写_________的表现,接着写_________的势不可当,最后写________的情况。
15.《“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凉爽的微风抚摸着我发热的面颊,晶莹的星星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选自《杨红樱成长小说系列 男生日记》明天出版社)(文章有改动)
16.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17.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分析文中第六自然段画线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21.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风景线。
“小马虎”“小书虫”“灌篮高手”“故事大王”“开心果”……你有什么特点?请给自己画一幅像,并向刚刚搬来的邻居介绍一下自己吧!
参考答案:
1.B
【详解】考查学生对对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读音。B项“卒业”应读zú。
2.D
【详解】本题考查对韵母的掌握。要在能读准音的基础上,确定韵母。A项中,“单、砚、遣”的韵母为“an”,“岗”的韵母为“ang”。B项中,“蓉、恭、汹”的韵母为“ong”,“膛”的韵母为“ang”。C项中,“晕、坤、混”的韵母为“un”,“勤”的韵母为“in”。D项加粗字的韵母都是“ai”。所以答案选D。
3.C
【详解】考查形声字。
“蓦”是上声下形字,所以其本义应与“马匹”有关。
故选C。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辨析。
通过阅读句子可知,这句话明显是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描写。
故选B。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
B中的“井然有序”的意思是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它不是描述人物心情。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正符合语境。
7.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中的字词的理解。C项中“练囊”的“练”指白色薄绢。
8. 实践 窟窿 嘶哑 混合 大雁 茶壶 心腹 宰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践、窟、窿、嘶、混、雁、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准确 失意 起点 华丽 自然 失调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一定是反映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寻找反义词:可以从词语的每个字出发,寻找相反或相对的字再组成词;可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否定,再找能表示否定后的意思的词;可以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 。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反义词,可以更快地完成题目。
大约的反义词是精确;
得意的反义词是失落;
尽头的反义词是起点;
朴素的反义词是奢华;
拘束的反义词是开怀;
平衡的反义词是失衡。
10. 肌肉 松林 壮丽的 瑰丽的 秀丽的 绚丽的 美丽的 艳丽的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黑黝黝的+皮肤
黑黝黝的+夜空
青翠的+山色
迷人的+夜景
姣好的+容貌
轻舞的+鲜花
寂静的+村庄
灿烂的+彩虹
11.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做事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上甘岭 黄继光 胸膛 英雄 爱国
【详解】(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2)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挑山工》描绘了挑山工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同样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3)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黄继光》这篇课文讲述了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2.不同意。在危急时刻,杜富国叔叔一心想着身边战友的安全,把困难和危险留给了自己,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对热点故事的看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及故事中人物言行进行分析作答,注意作答内容积极正向、言之有理即可。首先可以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分析原因。
【点睛】
13.沉着冷静、舍己为人 14. 震荡可怕极了。 人们 海水 轮机火炉 15. 法 雨果
【解析】1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船长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在危险面前,他选择了舍己为人,这正是他崇高的品质。
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段落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第二自然段“震荡可怕极了”这句话是全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
1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识记文学常识。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文学常识相关方面的知识。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维克多·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16.只要……就…… 因为……所以…… 17.不可以。因为作者有时候还是坐在车上的。 18.拉点树皮,不用开辆奔驰去。 19.比喻句。把“我”比作泥,说明车很旧,为了侍候车,刚到木材加工厂“我”就很累了。 20.B 21.烘托出我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的心情。 22.我和老爸一起用破车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拉树皮的事。
【解析】16.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要理解句子内容上的前后关系作答。第一处的句子是条件关系。第二处的句子是因果关系。
17.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分析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18.本题考查句式的转化。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问号改为句号;
删掉疑问词;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体会。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把“我”比作“一摊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累。
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B项中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这是他工作需要用到的材料,并没有要突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2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结合环境描写可较好地烘托人物心情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来作答。
2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可以分别概括每自然段或每个部分的内容,再加以合并。同时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在特殊位置的句子,如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句、结尾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等,往往可以提炼法使用。
23.例文:
我的自画像
今天为了给自己画张像,我特地在镜子前照了照,希望可以给大家留个深刻的印象。
我叫陈冰倩,今年9岁,在实验小学的三年级7班。我算不上瘦,也不是很胖。我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上学的时候我喜欢扎一个马尾辫,跑步时一甩一甩显得和整洁。放假时我喜欢让奶奶帮我扎两根“狗耳朵”,显得我更可爱。每次去学跳舞,我都会请奶奶帮我将头发盘成团,显得更漂亮。
我是瓜子脸,白白嫩嫩的皮肤,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大眼睛,塌塌的鼻子。奶奶常常开玩笑说,要把我的鼻梁用夹子夹起来。我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因为这可是我的标志啊,是从我爸爸那儿遗传来的,可不是什么说夹就能夹的小事啊!鼻子下面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别看我嘴小,上课举手发言还是很积极的。
我春天喜欢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条纹T恤衫,夏天非常爱穿一件镶嵌着亮片的短袖,秋天我很喜欢穿一件豹子纹的长袖,冬天喜欢穿一件浅蓝色的羽绒服。
我的爱好很广泛,尤其是读书。每天晚上只要作业一做完,我就拿起语文书认真地读上几遍,第二天到班上朗读课文之后,总能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一次,我陶醉在自己美妙的读书声音里,连奶奶喊我吃饭都没听见,害得我被骂了一顿。我的性格很开朗,从未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同学发脾气,而且我还很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和奶奶坐公交车回老家,上车后,我们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车行了一半路程,上来一位老爷爷,我见后连忙说:“老爷爷,您坐我这儿!”“没事,孩子!”老爷爷扭头笑着说。见老爷爷这么顽固,我便把老爷爷拉到我的座位上。“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谢谢你,好孩子!”老爷爷感谢道。我一声不吭,微微地笑着。
这就是我,如果你们喜欢我的话,就来找我吧!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在写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题目中限定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我”,而且要向邻居介绍,所以写的时候要确定写自己的什么特点,还要选择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特点。在写事例时,要写清楚,写具体,还可以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捕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来表现特点。选取多个事例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