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吆喝(yāo) 膘肥体壮(biāo) B.祷告(dǎo) 熠熠发光(yì)
C.泛滥(làn) 无限遐想(jiǎ) D.公爵(jué) 精湛技艺(zhà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窗帘 阻当 沉睡 丝绒 B.灯塔 赞许 恢复 牲畜
C.俊马 仪态 运河 祷告 D.垫子 舒援 保姆 沉寂
3.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是( )
A.埃及 B.威尼斯 C.荷兰 D.中国
4.春夏之交,我随妈妈来到乡间,看到下面的画面时,最适合我吟诵的诗句是( )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夸张)
B.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
C.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拟人)
D.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排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B.《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是动态描写;威尼斯夜晚的沉寂是静态描写
C.“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写出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D.《金字塔夕照》中,“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一句属于对开罗的动态描写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责这里的人懒惰。
B.即使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颜,文有蔺相如。
D.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就会出现一束光柱。
二、填空题
8.多音字组词。
模:mú( )mó( )圈:quān( )juàn( )
畜:chù( )xù( )行:xíng( )háng( )
9.生字扩词。
铃:( )( ) 铛:( )( )
罐:( )( ) 恢:( )( )
10.填写近义词。
专注——( )仪态——( )端庄——( )无垠——( )
安闲——( )欣赏——( )偶尔——( )悠悠自得——( )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桥梁 ( )的街道( )的影子( )的水上城市
( )的妇女 ( )的声音( )的船只( )的交通工具
12.用恰当的词语代替下划线的词语,保持意思不变。
(1)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________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2)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________的淤泥。
(3)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________的造船技术。
1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纵”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 画。“纵”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竖,直,南北方向,与“横”相对;②放;③放任,不加拘束;④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⑤连词,即使。将下面词语中“纵”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纵虎归山( ) 纵情山水( )
纵身一跳( ) 纵贯南北( )
三、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写句子。
(1)冬天到了,白色的雪花铺满了大地。(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和她一起工作。我不喜欢她。(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做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5.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6.画“ ”的句子你可以用成语“______”代替。
17.选文围绕“_______”一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___的结构方式。
18.选文是从下面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侧重的是________描写。
阅读
材料一
“杨家岭革命旧址”景点信息
景点开放时间:冬令时08:00—17:30(最晚入园17:00)
夏令时08:00— 18:00(最晚入园17:30)
入园须知:持有效身份证件入园,不限人群。
景点介绍:杨家岭革命旧址是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分路南路北两部分,路北是中央机关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路南是中央大礼堂,党的“七大”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是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二
①伫立在宝塔山下,那如火如荼的延安岁月突现眼前:枣园土窑洞里那彻夜不灭的灯光, 杨家岭山坡上吱扭扭飞转的纺车,南泥湾大生产的劳动号子,延河边洗衣唱歌的八路军女战士……艰苦、浪漫、温馨的画面在我的心中定格。
②走进杨家岭,瞻仰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小院子清洁朴素,在糊着白纸窗花、门窗斑 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木桌、木椅、木沙发、木床,木桌上还摆放着一盏小小的油灯。
③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和战士们一样垦荒种地,和 大家一样每天三钱盐、五钱油,吃小米,穿粗衣。夜晚,毛主席在那盏煤油灯下伏案疾书,写下卷卷雄文。
④沐浴着融融的晨风,凝视着毛主席劳动过的,曾结出过西红柿、辣椒、南瓜的那块菜园。 那块土地黑油油的,看上去是那么肥沃,抓一把,很松软。在这片土地上曾洒下了毛主席的汗水,留下了伟人的足迹,结出过丰硕的果实。
20.丁丁一家想去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请你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 错误的打“×”。
(1)丁丁的爷爷今年68岁了,他可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 )
(2)丁丁一家7月23日到达该地,他们最晚入园时间为17:00。( )
(3)丁丁一家可以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
21.读材料二的第①②段,第_____ 段是作者真实看到的情景,第 ______ 段则是作者想象的画 面。第②段是 ________ (静态 动态)描写,表现了毛泽东主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材料二第④段中“丰硕的果实”含义深刻,不仅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即景
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下观察所得。注意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C项中,“遐”读xiá。其他项的读音均正确。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本题注意以下错别字:
A.当——挡
C.俊——骏
D.援——缓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课文第一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4.C
【详解】由图片的意境,我们可知,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符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意。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使用修辞说法的判断,仔细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得出判断有误的是C项。这句话中并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本句话中并没用。
6.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描写手法的理解。学生首先回忆课文所学内容,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细描等;就描写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形,以寄托作者的情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从而实现描写的目的。
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着的景物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包括比拟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D项:《金字塔夕照》中,“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一句属于对开罗的静态描写。
7.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结合前后句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本句话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是B项。前后句是假设关系,应该用如果就。
8. 模样 模型 圈套 羊圈 牲畜 畜牧 行走 银行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的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注意区分。
模是一个多音字。
[ mó ]1.法式;规范;标准:~型。~式。楷~。2.仿效:~仿。~拟。3.指模范:劳~。评~。4.姓。[ mú ](~儿)模子:铅~。铜~儿。
圈是一个多音字。
[ quān ]1.环形,环形的东西:圆~。花~。~套。画~。2.周,周遭:跑了一~儿。3.范围:势力~。4.画环形:~阅。~点。~定。5.划界,围住:~地。~闭。[ juàn ]1.养家畜的棚栏:~舍(shèㄕㄜˋ)。~养。~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2.姓。[ juān ]关闭:把鸡~起来。他已被~在监狱里。
畜是一个多音字。
[ chù ]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家~。幼~。[ xù ]饲养禽兽:~牧。~养。
行是一个多音字。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2.排行:您~几?。我~三。3.行业:内~。同~。在~。懂~。改~。各~各业。干一~,爱一~。~~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hàng ]见〖树行子〗。
[ héng ]见〖道行〗。
[ xíng ]1.走:步~。人~道。日~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装。~程。~踪。西欧之~。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5.流通;推行:~销。发~。风~。6.做;办:举~。执~。试~。~医。~不通。简便易~。~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通知。即~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言~。罪~。兽~。9.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10.姓。
9. 铃铛 铃声 锒铛 铃铛 罐子 罐头 恢复 恢宏
【详解】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结合字义进行组词。
如:“铃”指:用金属制成的响器。最常见的是球形而下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也有钟形而里面悬着金属小锤的,振动时相击发声。此外有电铃、车铃等,形式不一。可组词:掩耳盗铃、马铃薯、风铃、门铃等。
“铛”[chēng]:烙饼用的平底锅。 [dāng]: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可组词:饼铛、鼎铛有耳、铛鼎、钉铛等。
“罐”指:1.(~儿)罐子。 2.煤矿装煤用的斗车。可组词:罐车、破罐破摔、拔罐子、闷罐车、罐笼等。
“恢”[huī] 释义:广大;宽广。可组词:天网恢恢、恢弘、恢宏、恢廓、恢恢、恢弘气势等。
10. 专心 仪表 庄重 无边 悠闲 观赏 偶然 怡然自得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专注:专心注意;精神贯注。近义词有:一心、静心、笃志、凝神、专心等。
仪态:是人或事物的姿势,举止和动作,样子。近义词有:风度等。
端庄:意思是端正庄重。近义词有:慎重、大方、稳健、严肃、庄重等。
无垠:形容广阔无边、没有边际。近义词有:无际、无边无际、一望无际等。
安闲:释义是安宁清闲。近义词有:悠闲、安定、安好、清闲、安逸等。
欣赏:意思是指领略观赏,也指认为好和喜欢。近义词有:赏玩、鉴赏、玩赏、观赏等。
偶尔:意思是间或、有的时候、一般指隔着三五天;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近义词有:无意、偶然、不常等。
悠悠自得:意思是形容从容不迫,心满意足的样子。近义词有:优游自得、悠然自得、悠闲自在等。
11. 古老 纵横 月光 静寂 年青 告别 来往 便捷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什么的桥梁”可以是“友谊的桥梁、结实的桥梁、坚固的桥梁”等。
“什么的街道”可以是“整洁的街道、干净的街道、宽阔的街道、熙熙攘攘的街道、车水马龙的街道”等。
“什么的声音”可以是“清脆的响声、刺耳的响声、悦耳的响声、激昂的响声、巨大的响声”等。
“什么的交通工具”可以是“安全的交通工具、便捷的交通工具、大众的交通工具、快速的交通工具”等。
12. 辽阔 富饶 精深
【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答题时先理解词语意思,(1)“开阔”,是(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的意思。再找到相近的词,如“辽阔”。
(2)“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相近的词,如“肥美”。
(3)“精湛”,①精熟深通。②某样技艺十分娴熟。③精微深奥。相近的词,如“精深”。
13. Z 纟 4 ② ③ ④ ①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法。查字典法分为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
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
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同时也考查学生多多义字字义的辨析。
纵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也说放虎归山。纵指放。
纵情山水:是在山水间肆意游玩,与云相伴,执意读书读到夜晚,有月亮陪着。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纵指任,不加拘束。
纵身一跳:用力的往前面跳的意思。纵指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
纵贯南北:地图中是上北下南,上下贯通就是纵向。纵指竖,直,南北方向,与“横”相对。
14. 冬天到了,白色的雪花像仙女似的飘落下来铺满了大地。 我虽然要和她一起工作,但是我并不喜欢他。 夏天是一位骄阳似火的姑娘。
【详解】(1)考查改写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3)考查仿写拟人句。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5.不管 总 不仅 还 而且。 16.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17.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总分 18.行船的速度极快;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能做急转弯三个方面。 19.动态
【解析】15.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怎么拥挤”,后面分句指出这种条件产生的结果“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所以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总……”。分句“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急转弯”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所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还…….”。
1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成语的识记。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说的是,船的速度极快,我们欣赏的景物较多,眼睛看不过来。形容"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的成语有: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17.本题考查找中心句和文章结构。
文章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写了船夫的技术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方式,先先有一个总的概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然后分写内容“技术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18.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运用动态描写,从船的运动状态“行船的速度极快”“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能做急转弯”这三个方面来介绍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19.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阅读文章可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船夫是如何驾驶小船在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行驶的。因此文章侧重的是动态描写。
20. √ × √ 21. ② ① 静态 朴素 22. 毛主席种出的果实 毛主席带领人民取得了胜利
【解析】20.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材料内容的理解。
(2)根据阅读原文“景点开放时间:冬令时08:00—17:30(最晚入园17:00)夏令时08:00— 18:00(最晚入园17:30)”丁丁一家7月23日到达该地,他们最晚入园时间为17:00,这是夏令时间,他们最晚入园时间为17:30。故错误。
21.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材料内容的理解。
阅读材料二第②段,从“走进杨家岭,瞻仰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小院子清洁朴素,在糊着白纸窗花、门窗斑 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木桌、木椅、木沙发、木床,木桌上还摆放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其中“院子清洁朴素,在糊着白纸窗花、门窗斑 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木桌、木椅、木沙发、木床,木桌上还摆放着一盏小小的油灯”都是作者真实看到的场景。
阅读材料二第①段“伫立在宝塔山下,那如火如荼的延安岁月突现眼前:枣园土窑洞里那彻夜不灭的灯光, 杨家岭山坡上吱扭扭飞转的纺车,南泥湾大生产的劳动号子,延河边洗衣唱歌的八路军女战士……艰苦、浪漫、温馨的画面在我的心中定格。”其中“枣园土窑洞里那彻夜不灭的灯光, 杨家岭山坡上吱扭扭飞转的纺车,南泥湾大生产的劳动号子,延河边洗衣唱歌的八路军女战士”可知是作者的想象画面。
阅读第②段是介绍作者看到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的情景,是属于静态描写,从“清洁朴素”、“破旧”等词表现了毛泽东主席的生活艰苦朴素。
22.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材料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阅读第④段最后一句“在这片土地上曾洒下了毛主席的汗水,留下了伟人的足迹,结出过丰硕的果实。”结合前句中“沐浴着融融的晨风,凝视着毛主席劳动过的,曾结出过西红柿、辣椒、南瓜的那块菜园”可知“丰硕的果实”是毛泽东种出的果实。
阅读第③段中“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和战士们一样垦荒种地,和大家一样每天三钱盐、五钱油,吃小米,穿粗衣。夜晚,毛主席在那盏煤油灯下伏案疾书,写下卷卷雄文。”更是从侧面讲述了“丰硕的果实”还是毛主席带领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
23.范文:
大海即景
有人喜欢喷薄而出的朝阳;有人喜欢缓缓西沉的夕阳;也有人喜欢鲜花怒放的花园;还有人喜欢百鸟争鸣的丛林,而我唯独喜欢那变幻莫测的大海。
我的家乡在海南,这里阳光明媚,蓝天碧海,是一个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好地方。我又一次徜徉在海滩上。近看,金黄色的沙滩像一条金黄色的地毯,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在沙滩上,有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椰子树,像一个个士兵站在海防边线,守卫着我们祖国的边疆;又像一个个离开家乡的孩子,在望着远方的故乡;更像一个个礼仪小姐,迎接着一位位客人。一阵风吹来,椰子树在向我招手,似乎在欢迎着我的到来。沙滩上有许多游客,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喝着椰子水,有的在堆沙堡……呀,沙滩上还有小螃蟹和寄居蟹呢,真是热闹非凡。
再往前看,大海的波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向前涌来,“哗哗”地唱着悦耳的歌声。远看,海面海天一色,水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远处的渔船,像芝麻点一般,小极了。远处的海面很平静,海的上方,有一只只海鸟在飞舞,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色快要黑时,太阳就会在天与海的交界边,太阳的余晖照在海面上,把海染成了红色,这使的海就变成了一幅巨大的锦缎了。大海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我仿佛置身在一幅巨大的画卷中。
啊,大海,您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您的胸怀博大宽广,您蕴藏着无穷的宝藏,你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的儿女,我爱你,大海!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分析:回忆自己走过的地方,有没有哪个地方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写海上的日出,从太阳没有升的迹象,到露出半个脸,再到太阳全蹦出来光芒四射的变化。可以写雨后彩虹的出现,五彩斑斓的颜色让你震撼。也可以写一场秋雨,你看到雨来前乌云的变幻,雨来时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以及雨过天晴后的景象。确定好自己写的对象,将题目补充完整。
开头:点出自己要写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是什么和它带给你的感受。
中间:重点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变化吗,可以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
结尾:再次点明自己对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的喜爱,表达自己的赞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