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张PPT)
命题主题十 交通运输、服
务业区位理论
01
构建主干知识 拓展综合思维
透析高频考点 提升关键能力
02
命题点一 服务业的区位分析
(2021·高考全国卷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尝试解答] 产业类型:第三产业。
企业类型: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尝试解答] 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尝试解答] 该品牌知名度高、品质较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主要目标消费者还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人。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尝试解答] 邻近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借助上海的机场、港口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通勤),昆山也有消费需求;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
(1)思维1: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某品牌连锁咖啡馆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
思维2:支撑其发展的产业类型为______产业。客户主要来自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______服务业。
(2)思维1:从整体上看,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______。
思维2:从地区分布差异上看,中心城区密度较___,郊区密度较小,但在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第三
高端
不均
大
(3)思维1:该品牌知名度高,是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故主要目标消费人群为______较高、消费能力较___的人员,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
思维2: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有文化内涵,主要目标消费者也包含喜爱潮流文化的______消费者。
收入
强
年轻
(4)思维1: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思维2:①昆山邻近上海,上海人口多,市场需求量___,布局在昆山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②昆山邻近上海,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便于接受上海的______和______支持;便于借助上海的基础设施,方便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③上海土地租金___、劳动力成本___,不适合建设大型咖啡创新产业园,而昆山适合建设。
大
资金
技术
高
高
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1)市场:市场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①看人口规模。投资少、成本低、盈利所需顾客少→布局在居住区;投资大、成本高、盈利所需顾客多→布局在城区中心。
②看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低,多靠近居住区;消费水平高,多靠近城区中心。
③看居民消费偏好。服务业多选择在消费偏好较高的区域。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便捷程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
(3)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4)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5)国家政策: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6)集聚效应: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2022·茂名模拟)核密度可以反映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大,数量越多,聚集水平越高。下图示意我国某市外卖店铺核密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 题。
1.影响甲处外卖店铺核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租金
C.原料 D.客流量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甲处外卖店铺核密度较低,说明数量较少,集聚程度低。结合交通网信息可判断,甲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地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正确。
√
√
2.乙处最可能是( )
A.CBD B.软件园
C.农贸市场 D.旅游景点
解析:外卖店铺受配送范围(距离)影响,乙处核密度极高,说明该处外卖店铺数量多,集聚程度高,可推测出位于城市边缘的乙处对外卖的需求量较大。软件园多为第三产业从业者,外卖服务需求量大,B正确。
√
3.该市地形应为(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河谷
解析:结合图中的道路形态可知,该市交通线路数量众多,呈环形放射状,城市空间形态呈现集中型形态,故可推测出该地地形平坦,为平原,A、B错误,C正确。
河谷地带城市形态应呈条带状,D错误。
(2022·福州一模)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据此完成4~5题。
√
4.该市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占地面积小,应该位于交通最便捷的城市中心,③位于城市核心区,因此③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②位于居住区内,可以布局零售业和批发等,因此②为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制造业产业群落占地面积广,应该位于城市边缘,因此①为制造业产业群落。
5.随着科技的发展,该市产业群落布局的发展趋向是( )
A.①群落往居住区迁移,方便居民自取
B.②群落往核心区迁移,转由快递送货
C.③群落集聚性下降,部分搬离市中心
D.各群落对交通区位布局的依赖性下降
解析:由上题推论可知,①群落是制造业产业群落,不断向城市边缘迁移,趋向于主要交通干线,A错误;
②群落为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指向消费人群,方便居民生活,不会向核心区迁移,B错误;
③群落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随着科技发展,集聚性下降,部分搬离市中心,C正确;
各群落对交通区位布局的依赖仍比较强,D错误。
√
√
命题点二 交通运输业的区位分析
(2021·高考全国卷乙)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
(1)思维1:建设陆港提升了海港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___,扩大了承载规模。
思维2:陆港建设不需要扩大海港的规模,反而会______海港土地使用,缓解海港用地紧张的问题,使用地成本下降。
思维3:建设陆港并没有提高海港的____________。
(2)思维1:近海陆港离海港距离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离海港距离一般 500千米以上。
思维2:远海陆港比近海陆港距离海港更远,因此港口的辐射范围更大,即拓展了海港的______范围。
大
减少
设备水平
腹地
(3)思维1: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____________产业。
思维2: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快速便捷的交通。
资源加工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评价
(1)自然条件
①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
②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
③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
④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等。
(2)经济条件
①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②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
④经过居民点多(少)。
(3)社会条件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②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富裕。
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评价
(1)陆域条件
①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
②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
③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
④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水域条件
①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
②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
③位于避风海湾,避风、避浪。
④无结冰期(结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3.交通建设开放性评价
(1)赞成,交通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将产生(带来)……效益(作用)。
(2)不赞成,交通建设的不利条件是……,将产生(带来)……不利(负面)影响。
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2022·济南模拟)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1 300米)。对比吉隆口岸通道(全长约182.4千米)、樟木口岸通道(全长约161.1千米)等六个路线方案,最终选择吉隆口岸通道。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技术替代密集环线。图1示意中尼铁路选线,图2示意齿轨铁路轨道。据此完成1~3题。
√
1.与樟木口岸通道相比,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条件较好的原因是( )
A.有效避开自然保护区
B.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
C.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
D.沿途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
解析:由图可知,樟木口岸通道和吉隆口岸通道均有效避开了自然保护区,A错误。
由材料“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可知,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未能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B错误。
图中吉隆口岸通道建设的车站较多,说明沿途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D正确。
沿途城镇多,通道运营后经济效益好,但本题问的是通道建设时的优势,不是运营后效益,C错误。
√
2.中尼铁路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技术替代密集环线的主要目的有( )
①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 ②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
③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 ④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由材料“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 1 300 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海拔3 000米以上,两地相对高度较大,坡度大,采用齿轨铁路技术替代密集环线可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①正确。通过齿轨咬合带动列车运行,可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②正确。两地的运输距离由线路决定,采用齿轨铁路技术不能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③错误。无论是齿轨铁路还是密集环线,均需要修建铁路,且线路没有缩短,并不能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④错误。A正确。
√
3.推测中尼铁路建成通车之初,抵达尼泊尔占比较高的旅客类型为( )
A.科考者 B.经商者
C.探险者 D.观光者
解析:尼泊尔环境优美,雪山较多,宗教建筑等人文景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吸引大量游客,D正确。
部分旅客会在尼泊尔对雪山进行科考和探险,但这部分旅客较少,占比较少,排除A、C。
尼泊尔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到此经商者较少,B错误。
(2022·南平模拟)大兴机场坐落在北京市中轴南郊,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构型(下图),在国内尚属首次。“三纵”跑道按常规设计;“一横”跑道设计为单向高效出港跑道,每小时可达60班次。据此完成4~5题。
√
4.与上海浦东机场四条平行跑道相比,北京大兴“三纵一横”跑道的优势为( )
A.抗风变能力更强 B.旅客吞吐量更大
C.占地面积更小 D.噪声影响更小
解析:北京大兴机场“三纵”跑道和上海浦东机场四条平行跑道都是按常规设计,重点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其跑道设计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以便逆风起降。北京大兴机场多了“一横”跑道,其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不一致,能加强机场抗风变能力,A正确。
5.“一横”跑道出港的国内航班主要飞往( )
①华东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东北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解析:“一横”即④跑道设计为单向出港跑道,朝一个方向(东南方或西北方)起飞出港,“三纵”跑道位置在“一横”的西侧,承担西北、西南航线更适宜;若“一横”跑道飞机向西北方起飞出港,会与“三纵”跑道向北起飞的飞机共占低空航道,形成拥堵,只能管控起飞,影响出港速度,所以“一横”跑道应向东南方起飞出港(且航班多的国内城市多在东部沿海地区),②④错误。大兴机场位于北京市中轴南郊,城区一般为禁飞区,飞往东北的航班不宜从“三纵”跑道北飞出港。因此“一横”跑道向东南方单向起飞出港, 主要飞往华东、东北地区,①③正确。B正确。
命题点三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广东选择考)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
√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
(1)思维1:从甲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____________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______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并不明显。
思维2:从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最___。
思维3:从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间的流动,对于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
一般城市
一般
大
各区域中心城市
(2)思维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大规模的要素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差异______,若城市职能相似,则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就会______。
思维2: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
思维3:各区域中心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______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思维4:从丙模式中可知,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____________有关。
较大
减少
封闭
等级差异
1.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作用或意义(宏观角度)
(1)经济意义
①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运输。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2)社会、政治意义
①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加快边远偏僻地区致富速度。
(3)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③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2.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微观角度)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对农业的影响
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3)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5)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线沿线。
(6)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2022·三明模拟)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
1.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Ⅰ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Ⅱ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Ⅲ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Ⅰ
D.Ⅲ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解析:Ⅰ核心层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务、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圈层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误;
Ⅱ延伸拓展层是对Ⅰ核心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误;
Ⅰ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所以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误;
Ⅲ外围影响层相对于Ⅰ、Ⅱ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交通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Ⅰ、Ⅱ圈层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
√
2.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解析:高铁可促进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所以高铁新城与之匹配的发展方向是旅游服务业,A错误;
若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所以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应当是区域中心城市,B错误;
高铁以客运服务为主,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不是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故与转型升级城市不匹配,C错误;
高铁增强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密切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正确。
(2022·娄底模拟)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京沪高铁于2011年开通,以2011年为界分为2005—2010年(g1)和2011—2016年(g2)两个时间段统计了京沪高铁沿线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数据。下图为京沪高铁沿线主要城市GDP增速变幅(g2-g1),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g2-g1),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g2-g1)。读图,完成3~5题。
√
3.关于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京沪高铁带动了沿线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
B.山东和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南地区
C.京沪高铁促进了北京、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
D.徐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停滞
解析:读图可知,京沪高铁沿线GDP的增速变幅大部分为正值,即经济发展加速,但是徐州GDP增速变幅为负值,即经济发展速度减慢,A错。
山东和苏北地区GDP增速变幅总体略高于苏南地区,其表示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高,B错。
北京、上海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增幅均大于0,说明京沪高铁促进了北京、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C对。
徐州第二、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接近0,说明京沪高铁对徐州第二、三产业的占比增幅影响不大,并不代表发展停滞,D错。
√
4.下列关于山东和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东第二产业增幅大,说明其承接了上海第二产业的转移
B.北京的虹吸效应减弱了山东第三产业的发展
C.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受北京和上海的影响
D.上海的虹吸效应限制了苏南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
解析:山东离北京近,受北京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山东第二产业增幅大,说明其承接了北京的第二产业转移,A错。
因交通便利,便于人才、技术流通,北京的虹吸效应减弱了山东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
苏北离上海相对较近,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受上海的影响,C错。
苏南地区的第二产业不会向上海转移,同时,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部分第二产业还会向苏南地区转移,因此上海的虹吸效应不会限制苏南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D错。
5.推测京沪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人口的变化( )
A.由于人口管制政策,北京人口增长速度没有明显加快
B.由于产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人口大量迁入上海,导致上海人口增速加快
C.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苏州人口大量迁入上海,导致苏州人口迅速减少
D.随着第三产业大量转入,济宁人口增速加快
√
解析:北京、上海对人口有管制政策,人口增速不会随着高铁开通而显著增加,A对,B错。
苏州离上海很近,但GDP增速变幅没有显著下降,第三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没有出现人口迅速减少的现象,C错。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济宁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更大,主要转入的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D错。
桥梁建设
1.桥梁建设的区位分析
(1)影响因素
①气候:温度高低、降水多少、光照强弱、有无气象灾害。
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影响建设,成本高。
③地质: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会产生破坏,水底淤泥也会影响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稳定,利于建设和运营。
④水文:水深、水面宽度、水体流动、冰期、水体盐度。
⑤生物:生物对大桥建设的影响;大桥建设要保护生物等。
⑥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区域联系、资金、基础设施。
⑦技术:材料、施工方式等克服自然障碍。
(2)可能遇到的困难
①地质条件复杂,如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
③高山、高原冻土广布,地基不稳,技术要求高。
④气候复杂,多风沙、湿热、暴雨等恶劣天气。
⑤水文条件复杂,如水域广、海水深、风大浪急、暗流汹涌,海水盐度高、腐蚀性强。
⑥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⑦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原料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
⑧当地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⑨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
⑩建设立交桥时,车辆通行密度大,轮船航运频度高,施工与交通相互影响大。
(3)新技术、新手段
技术或手段 原因或目的
以桥代路 降噪;避让良田,节约用地;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保证全封闭,保证安全性;减少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克服冻土等不稳定地质条件,避免路基沉降
模块化预制拼装法 减少对工地地面、植被的破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预制构件不在工地生产, 现场只是进行装配式施工,减少粉尘、建筑垃圾等环境污染;不同预制构件可以同时在外地生产,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施工现场恶劣环境的影响
2.桥梁建设对区域的影响
(1)利:缩短运输距离,节省交通成本,缩短出行时间; 改善交通条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强对外交流,有利于维持地区稳定。
(2)弊: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生态破坏;造成环境污染。
3.桥梁在交通运输线路建设中的作用
可以从直达性、少占地、安全性、保护性几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1)直达性:在交通线的布局过程中,会遇到沟谷、河流、海湾等天堑,如果选择绕过天堑会增加工程量和成本;如果选择架设桥梁越过天堑,则可直达,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和投资。
(2)少占地:在平原地区修建高架桥,可以少占耕地;在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用地紧张的现实状况下,修建城市轻轨等高架交通,可以在少占地的原则下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3)安全性:在混合立体交通网中,桥可以与其他交通线错开,保证各交通线的运行安全。在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桥梁可以预留泥石流通过的通道,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4)保护性: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桥的建设可以减少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减少对地面生物的影响,保证动物正常迁徙,保护生物多样性。
不同地区“以桥代路”的意义
(1)青藏铁路: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同时可减少冻土对线路的影响、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京沪高铁:少占耕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减少对原来交通运输线的干扰;提高运行速度等。
(3)山区交通线:降低交通线的坡度,减少里程,减少运输时间;保证交通安全。
(4)喀斯特地貌地区:是因为喀斯特地貌不仅地形崎岖,而且它的受力强度弱,地质不稳,不能支撑起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高负荷和大压力,在道桥工程建设中会因岩溶而导致路基沉陷。
(5)东部地区:减少沉降,减少城市道路交叉,提高线路封闭性,节约土地资源;跨越江河湖海,避免弯道,避免起伏。
(6)城市中交通线:形成立体交通,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7)干旱风沙区:为风沙提供通道,防止风沙掩埋交通线。
(2022·北京丰台区二模)山东省内有多座黄河大桥和黄河浮桥。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浮桥需根据水情变化在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下图为浮桥景观。读图完成1~3题。
√
1.相比水运,公路桥梁运输的优点有( )
A.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
B.单位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
C.能源消耗大,灵活性强
D.线路建设投资小,运输量大
解析:相比水运,公路桥梁运输具有灵活、方便、及时、快速响应等特点,尤其是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运输速度快,安全性也高,A正确。
√
2.相比建造黄河大桥,架设黄河浮桥的优势有( )
①架设周期短 ②科技含量高
③运营时间长 ④施工成本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相比建造黄河大桥,架设黄河浮桥的优势是架设周期短、施工成本低,在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①④符合题意;架设黄河浮桥工程简易,科技含量低,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运营时间短,②③不符合题意。B正确。
√
3.拆解浮桥主要发生在( )
①汛期即将来临前 ②出现流凌或者凌汛现象时
③流量流速稳定时 ④上游水库即将调水调沙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拆解浮桥应该在汛期即将来临前、出现流凌或者凌汛现象时、上游水库即将调水调沙前,在这些时候拆解浮桥是为了保护河道行洪畅通和浮桥自身的安全,①②④符合题意;流量流速稳定时,浮桥可以正常使用,方便人们出行,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2·漳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久尼大桥是塞内加尔沿海公路横跨萨卢姆河的重要工程,也是通往冈比亚首都班珠尔、连接几内亚比绍的主要沿海交通节点(如图1)。该桥是中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项目,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由中国企业总承建。大桥设计坡度较大(如图2),已接近同类桥梁的设计极限。2022年1月,方久尼大桥竣工通车。
(1)分析方久尼大桥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交通线路建设中的困难主要从自然因素(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气候炎热,室外施工易中暑;地处萨卢姆河河口,受到径流和潮流的相互作用,水文环境较复杂;经济欠发达,物资补给难度较大;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培训、管理难度较大,影响施工进度。
(2)简述中国企业承建方久尼大桥采用总承包模式的原因。
解析:方久尼大桥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主要是由于塞内加尔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资金不足,科技水平低,而该工程施工难度大;中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拥有资金、技术的优势,特大工程建设经验丰富;全流程由中国企业负责,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建设的连续性,缩短工期;有利于统一作业标准,提高建设水平和施工质量。
答案:塞内加尔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且技术水平低;中国经济实力雄厚,且工程建设经验丰富;全流程由中国企业负责,有利于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建设的连续性;有利于统一作业标准,提高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
(3)说明方久尼大桥设计坡度较大的好处。
解析:方久尼大桥坡度较大,使桥呈拱形,加大桥的承重力;坡度大,可以降低车辆速度,降低对桥的振动频率;因为在水面,拱形设计提高航道桥下净高,可保证下方船只过往,提高通航能力;适当增加坡度,可以缩短引桥长度,节约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答案:提高主航道桥下净高,增强通航能力;缩短引桥长度,节约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4)指出方久尼大桥竣工后,中国能继续在该项目上与塞内加尔合作的领域。
解析:方久尼大桥的运营服务、养护、监控、应急救援各环节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为进一步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我国还可以继续在该项目上与塞内加尔进行桥梁的维护和保养、交通运输的经营和管理等合作,管理好现有桥梁,保持桥梁的完好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答案:桥梁的维护和保养、交通运输的经营和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
1.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为什么要修——决定因素
建设交通线一般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建设的决定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社会因素 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2)在哪里修——制约因素
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
岩石圈 地形 平原 限制少;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水利建设、城镇建设的关系
山地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地质 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开凿隧道时应从背斜部位穿越
地貌 喀斯特地貌易崩塌;沙漠易覆盖线路
土壤 冻土易造成路基不稳;软土路基不稳
矿产资源 交通线应方便资源外运
大气圈 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水圈 线路应避开沼泽,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生物圈 尽量减少对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
(3)能不能修——保障因素
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建设过程中技术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高考在涉及区域交通区位条件时,对于自然障碍类型及其影响的考查频频出现。对于自然障碍,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热量因素:主要表现为酷寒和高温的影响。高纬度(如俄罗斯)和高寒(如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求高、冻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等。高温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对沥青等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高、工人易中暑、蚊虫较多等。
(2)降水因素:主要表现为干燥和暴雨的影响。气候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对交通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水源不足、风沙侵蚀(破坏路基)和堆积(掩埋道路)、温差大(对材料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影响进度)等。暴雨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暴雨集中造成洪涝灾害并冲毁路基;暴雨造成原料工期延长等。
(3)地形和地质因素:主要表现为地势起伏大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高山峡谷地段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需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工程量大,投资多;施工环境复杂,易造成人员伤亡;出现暴雨时易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地质条件主要表现为岩石性质、褶皱和断层等对建设的影响,岩溶地貌区容易塌方、断层处地质不稳定、背斜处开凿隧道易遭遇瓦斯爆炸,向斜处易受地下水干扰、板块交界地带易发生地震等。
(4)沼泽、江河、海峡等因素:沼泽与江河地带需要建筑桥梁,工程量大;海峡地带建设桥梁,要考虑水深、海水盐度、海浪等的影响;海峡地带开凿隧道要考虑地质因素的影响等。
(2022·南平二模)三峡枢纽白洋港疏港铁路是我国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项目。通过将铁路引入码头平台,集装箱采用车船直取的交接模式(下图),尽端式铁路装卸线与岸吊走行轨平行布置,智能动力牵引车跟踪岸吊动态前后移动,打通铁水运输“最后一公里”。白洋港成为连接长江东中西的物流新通道。据此完成1~2题。
√
1.与传统铁水联运模式相比,车船直取模式( )
A.工程造价低 B.运用范围广
C.转运难度大 D.作业效率高
解析:传统铁水联运模式一般采用“水运—集卡—铁路”转运货物,集装箱往往需要堆场,等待集装箱卡车等转运设备进行转运,且面临信息系统未互联、同一批换装集装箱去向分散等问题,作业效率低。车船直取模式大幅提高白洋港铁水联运的作业效率,D正确。
√
2.体现白洋港疏港铁路打通铁水运输“最后一公里”的绿色优势有(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丰富运输产品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扩大经济腹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白洋港多式联运提高了货物转运效率,减少集装箱卡车的使用量,将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均体现绿色环保优势,①③符合题意。服务效率提高,运输产品更丰富,也将扩大经济腹地,但不属于绿色优势,②④不符合题意。B正确。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航空机场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都市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拥有两座4F级别(等级最高,可起降各种大型飞机)民用机场的城市。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运营,为成都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促进西南地区对外经贸、产业分工、经济增长和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图示意成都市位置及交通线分布。
(1)说出成都市建设天府4F级机场的优势地理条件。
解析:建设天府4F级机场的优势地理条件即机场交通点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从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多,是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客货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国家政策支持等。
(2)说明天府4F级机场建设和运营可能对成都市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解析:天府4F级机场建设和运营可能对成都市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动力等方面回答。
答案:为物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动力源;带动高端制造业的聚集,提升成都产业开放水平;促进成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成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等。
(3)推测双机场在成都市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方面所起的作用。
解析:双机场在成都市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从交通线(点)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角度回答。
答案:扩大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西南地区形成现代化网络化的城市空间格局奠定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