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专题强化训练 突破重点难点
一、选择题
(2022·济宁模拟)某研究团队开展“上海北侧区域海陆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活动,研究范围包括上海城郊—崇明岛—启东市区及这三区域之间的北支水道与南支水道(分别简称“窄海”“宽海”)。研究方法是将污染物释放源设置在上海城区所在地,分别在特定时间段持续释放2小时的污染物,然后停止释放并观测海陆风对污染物输运的作用。研究发现:海陆风并不是天天可见、时时可见;近地面大气污染强弱受大气热力环流与海陆风向影响;海陆风转向容易导致排污地点的二次污染。图1示意研究区位置,图2示意11—13时排污的后续观测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
1.有利于观测到较强海陆风的天气条件是( )
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 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
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 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
解析: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局地风即小尺度区域内某种原因造成的大气水平运动,即热力环流状态下导致,而背景风应是在大尺度区域内某种原因造成的大气水平运动,即三圈环流或季风环流下形成的。背景风强,则局地风难以体现出来,C、D错误;
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陆风是具有日周期变化的地方性风,海陆风在近地面是由两个局地环流组成,即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晚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相对于阴天,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更多,白天气温高,海洋和陆地由于比热容差异,温差相较阴天更大,海风更强;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海洋和陆地的温差相较阴天更大,陆风更强,A正确,B错误。故选A。
√
2.11—13时释放污染物之后,当地( )
A.受海风影响显著,上空向内陆扩散,污染范围扩大
B.受陆风影响显著,近地面向宽海扩散,污染浓度减轻
C.受热力作用影响,上空向宽海扩散,污染浓度减轻
D.受海陆风转换影响,近地面向两侧扩散,污染范围扩大
解析:11—13时释放污染物之后,当地近地面吹海风,上空风向与近地面相反,故污染物应该向海洋扩散,污染范围扩大,A、B错误;
11—13时释放污染物之后,陆地温度持续上升,上海近地面气温高于宽海,受热力作用影响,上海上空形成高压,污染物向宽海扩散,污染浓度减轻,C正确;
11—13时释放污染物之后,未到海陆风转换的时间,D错误。
√
3.在特定时段排污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该时段最可能是( )
A.5:00—7:00 B.11:00—13:00
C.15:00—17:00 D.23:00—1:00
解析:据材料“海陆风转向容易导致排污地点的二次污染”可知,应该选海洋和陆地温差较小,海陆风出现转换的时间,5:00—7:00,日出前后,陆地气温回升,与海洋的温差逐渐缩小,海陆风易出现转换,易造成二次污染,A正确;
11:00—13:00 以及15:00—17:00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近地面吹海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B、C错误;
23:00—1:00,陆地温度低于海洋,近地面吹陆风,也不易造成二次污染,D错误。
(2022·宁德一模)读污染控制费用、污染控制程度、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者的相关性示意图,完成4~5题。
√
4.关于图中所示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的经济损失最高,是因为污染控制投入的
费用最低,污染控制程度最低
B.b点控制费用和经济损失之和最低
C.c点控制费用低于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D.d点控制费用最高,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低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点污染控制投入的费用最低,污染控制程度最低,故a点的经济损失最高,叙述正确,排除A;
b点是污染控制的最佳“临界点”,其控制费用和经济损失之和最低,叙述正确,排除B;
c点控制费用高于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叙述错误,C符合题意;
依据图示可知,d点控制费用最高,说明其防治污染成效好,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最低,叙述正确,排除D。
√
5.下列降低产业污染成本的对策中,最合理的是( )
A.优先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
B.环保优先,尽量增加污染控制费用投入,以减少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C.减少污染控制费用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
D.尽量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减少末端处理所产生的控制费用和经济损失
解析:优先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会破坏生态环境,后期用于环境治理的成本会增加,A错误;
环保优先,尽量增加污染控制费用投入,以减少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投入,经济损失增加,不合理,B错误;
减少污染控制费用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会污染环境,不合理,C错误;
尽量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对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既能增加企业经济收入,也能减少后期污染物的排放,末端处理污染物产生的控制费用减少,经济损失降低,D最合理。故选D。
某研究团队对我国2015—2017年部分城市碳排放增速(△CO2%)与经济增速(△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类(下图),当e<1时,经济增速快于碳排放增速;e>1时,则相反。据此完成6~7题。
√
6.2015—2017年,下列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最为理想的是( )
A.金昌 B.上海
C.厦门 D.武汉
解析:注意图中坐标原点的位置,金昌属于低碳后发型,碳排放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关系不理想,A错。
上海e<1,经济增速快于碳排放增速,但碳排放增速依然为正值,关系不是最理想,排除B。
厦门e<1,经济增速快于碳排放增速,且碳排放增速小于0,关系最为理想,C对。
武汉e>1,碳排放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关系不理想,D错。
√
7.与东部低碳成熟型城市相比,对东部低碳成长型城市碳排放贡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规模
C.消费水平 D.交通运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东部低碳成熟型城市相比,东部低碳成长型城市碳排放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主要与其产业结构相关,产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碳排放量较大,但重化工业的经济附加值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速的贡献不是很大,A对。
(2022·潍坊一模)我国每年秸秆生产总量为7~8亿吨,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某农场不再将玉米秸秆简单粉碎后直接还田,而是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下图)。据此完成8~9题。
√
8.秸秆粉碎还田可以(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方便机械翻耕
④缓解能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秸秆粉碎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故①正确;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故②正确;秸秆粉碎还田不利于机械翻耕,故③错误;秸秆可以作为农村地区的燃料,但秸秆粉碎还田不能缓解能源短缺,故④错误。故选A。
√
9.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过腹还田”能够( )
A.消除病虫害威胁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秸秆利用率 D.减少劳动力投入
解析:秸秆“过腹还田”是秸秆作为饲料被牲畜食用,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可以再进一步利用, 所以“过腹还田”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秸秆“过腹还田”不可能消除病虫害威胁;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生产环节增加,会增加劳动力投入,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2021·河北选择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谷底为落叶阔叶林,坡地为疏林草原,丘陵顶部为灌木草原。谷底海拔低,蒸发量小,水热相对丰富,故适合落叶林的生长;坡地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森林减少,草地增加;丘陵顶部水热不足,分布有耐寒和耐旱的灌木丛以及草本。
答案: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土壤干燥化从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首先应从坡耕地变为林草地入手,一方面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另一方面山坡陡,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蒸发量大,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森林退化;森林的郁闭度较低,加剧蒸发,所以使林地土壤干燥化。
答案: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解析: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谷底水热条件好,布置落叶阔叶林;山坡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应布置郁闭度高的草本,一方面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减少土壤干燥化;山顶海拔高,气温低,土壤贫瘠所以应布置耐寒以及耐旱的灌木丛和草本。
答案: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水土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土资源丰富,应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应以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菏泽市某环境能源公司年处理生活垃圾36.5万吨,年提供绿色电力12 748.3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21万吨,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垃圾处理主流方式,将迎来发展新机遇。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达1 729万千瓦·时。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主要采用机械炉排炉,其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我国国产流化床焚烧炉的价格优势以及掺烧煤获得的经济收益,仍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下图为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结构图。
(1)与传统的垃圾填埋相比,简述垃圾焚烧发电的优点。
解析:根据材料“山东省菏泽市某环境能源公司年处理生活垃圾36.5万吨”可知,处理效率高,减量化显著;场地选择较容易,无害化较彻底;由材料“年提供绿色电力12 748.3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21万吨”可知,可回收余热发电,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答案:处理效率高,减量化显著;场地选择较容易,无害化较彻底;可回收余热发电,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2)简述垃圾焚烧发电上游产业的效益。
解析:根据材料“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可知,垃圾清运减少了生活垃圾的堆放,保持了环境的清洁,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既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又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设计、设备设计、工程施工等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答案:垃圾清运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设计、设备设计、工程施工等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试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垃圾处理主流方式,将迎来发展新机遇。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达1 729万千瓦·时”可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众多,生产生活垃圾量大,并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应向专业化、大型化道路方向发展,以提高综合效益;根据材料“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主要采用机械炉排炉,其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我国国产流化床焚烧炉的价格优势以及掺烧煤获得的经济收益,仍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知,机械炉排炉与流化床焚烧炉同步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建厂项目严格把关,避免盲目跟风;加强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设备的研发;垃圾焚烧发电仍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因此要做到燃烧尾气达标排放,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减轻环境污染。
答案:走专业化、大型化道路,以提高综合效益;机械炉排炉与流化床焚烧炉同步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建厂项目严格把关,避免盲目跟风;加强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设备的研发;燃烧尾气达标排放,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