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人民币上的地理”,观察图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1-3题。
1.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是( )
A.八达岭长城 B.承德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 D.敦煌莫高窟
2.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满族 C.朝鲜族 D.傣族
3.下列关于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地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当地居民以米食为主
C.当地地形平坦,河流众多 D.当地的居民喜欢喝青稞酒、吃牦牛肉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4-5题。
4.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光照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5.西藏地区“直播带货”的特色产品有( )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螺蛳粉 D.竹筒饭
6.西藏特色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西南 B.高寒缺氧 C.知名度低 D.交通不便
图所示省级行政区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西北部荒漠广布。青稞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据此,完成7-9题。
7.该省级行政区域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西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东南部
8.与该省级行政区域的其他地区相比,青稞主要种植区( )
A.地势更高 B.湖泊更多 C.河流较多 D.降水较少
9.下列对该省级行政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黄河等大河的源头 B.畜牧业分布面积广
C.少数民族类型众多 D.环境污染严重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青藏地区简图(下图),完成10-12题。
10.关于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南部,湖泊沼泽广布 B.长江、黄河、怒江源区的总称
C.地下水是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D.人口稀少,生态环境不易恶化
1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 )
A.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B.蕴藏有丰富矿产资源
C.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D.被称为“水能宝库”
12.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种植业区,其发展农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B.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C.水能丰富,水电站多 D.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预计2030年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川西、西藏等地区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如图为川藏铁路所经地区示意图及沿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川藏铁路沿途所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③青藏高原④横断山区⑤东北平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14.川藏铁路被公认为“最难建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连接我国东西部,贯穿三大阶梯 B.沿途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C.沿途城市少,无法提供物资保障 D.两地文化差异大,交流困难
二、解答题
15.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径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川藏铁路西段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____米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东段经过四川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中段穿越____山脉,横跨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由图可知,拉萨市夏无酷暑,原因是____。
(3)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气候特征是____。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保健药材、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西北地区大多选择面积广大的沙漠、戈壁处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南方有些地区则是在水上建起了光伏电站。
材料三:读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我国太阳能分布图、西北光伏电站景观图和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
(1)图中河流甲为____,山脉丙为____。举例说出青藏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还有____等清洁能源。
(2)青藏线经过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经过的地区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因而唐古拉山段在铁路线上设置遮阳板(右下图所示)的主要目的是____。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分析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可西里(如下图)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平均海拔在4600m以上。可可西里地形相对低洼,是青藏高原湖泊集中的地区之一,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约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的湖泊有107个,大于10平方千米的有38个,总面积有3800多平方千米,淡水湖、咸水湖、盐湖都有,被称为“千湖之地”。据最新遥感显示,近年来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水位上涨,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
材料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腹地为无人区。这里湖泊、沼泽密布,被称为“千湖之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青藏高原特有哺乳动物提供了完成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快乐天堂”。在每年初夏,成千上万的母藏羚羊从位于西面的羌塘,北面的阿尔金山和东面的三江源越冬地迁徙几百公里来到可可西里的湖泊盆地产犊。
材料三:可可西里及其在全国的位置图
(1)由右图可知,可可西里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东邻我国最大的A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
(2)左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经过该地区时,许多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请说明原因。
(3)说明可可西里称为“千湖之地”的主要原因。
(4)分析近年来可可西里地区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的主要原因。
(5)为何可可西里湖泊盆地成为藏羚羊主要产犊地?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A 6.D 7.D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B
15.(1) 4000 二 横断
(2)海拔高(地势高)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6.(1) 长江 喜马拉雅山脉 水能
(2) 高山高原气候 防止冻土融化
(3)①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②发展多种经济,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④促进当地就业。
(4)①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②夏季日照时间长。
17.(1) 一 三江源
(2)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
(3)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水不易下渗;地表起状不平,低洼处易积水形成湖泊
(4)自然原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不断增多,入湖水量增加。人为原因:政府主导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凸显实效。
(5)湖泊、沼泽密布,水草丰盛;盆地地势低,气温高;多为无人区,受人类干扰少。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