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政治制度的深刻变化,以及诸侯争霸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与厉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时期与西周时期王权的对比,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候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促进局部统一、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对诸侯争霸的探究,认识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作用:①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①农业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骨耜(人力)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牛耕(畜力)
耕作方式改进
锋利、韧性好、耐用、造价低廉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②手工业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治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春秋青铜器莲鹤方壶
③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漆器
春秋铁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①周王虽然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但是已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国势力崛起,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财力支持。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天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诸侯争霸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阅读教材,分析诸侯争霸的原因、旗号、目的?当时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思 考:
争霸原因
旗 号
目 的
①诸侯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②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民族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
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
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的影响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对比下面两幅图片,谈谈诸侯争霸的影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的影响
相关史事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勾践剑(上)与夫差矛(下)
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只有10多个诸侯国。
利
弊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
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历史成语
卧薪尝胆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
围魏救赵
沙场点兵
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
A.和平稳定
B.战乱不断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楚王问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的故事,即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是春秋后期长江下游吴越争霸的故事;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都是战国时期名国之间的战和关系的变化,这些故事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渚侯国争霸和兼并的战乱不断的历史,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分裂割据的动乱时期,偶有和平的外交也改变不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局面,排除A项;题干信息中没有提到经济、文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