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部分 进阶题组专练
第六组
一、语言综合运用(10分)
1. 班级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 (八语下新教材名著)任务一: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后,小华了解到“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请你仿照示例,帮助小华补充下表中古诗文名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2分)
诗文名句 内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不畏艰难,求索不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①__________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自立,乐观积极
面对逆境,不屈不挠
(2)任务二:阅读下面材料,假如江梦南来到了你们学校,你们班邀请她以“自强不息”为主题发展演讲,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结束语。(2分)
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感谢您为我们带来这次精彩的演讲!我们为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通过您的演讲,我们明白自强不息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学习的品质,我们应当向您学习,用功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任务三:团委拟在学校文化长廊推出“青春榜样”专题,引导同学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请完成下列阅读任务。(6分)
阿尔焦姆: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情况。除你以外,我大概是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的。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我在争取恢复健康的战场上,继续遭到生活的排挤。
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
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
你的保尔
①选文中保尔说“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 ”。结合原著内容,任意列举两次保尔受到过的打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与波兰白军战斗,腿部受伤并得了风寒;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伤导致右眼失明。
②结合片段的内容,说说你眼中的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保尔是一个爱憎分明、刚毅坚强、无私奉献、乐观自信、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革命战士。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善将者”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节选自《臣轨》,有删改)
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将不言倦 __________
(2)所恶者,死也 __________
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当 其 合 战 必 立 矢 石 之 间 所 以 齐 劳 逸 共 安 危 也。
说。
厌恶。
/
/
/
4. 选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善将者”应具备哪些品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善将者”应与士兵同甘共苦;“善将者”应爱惜士兵的生命,与他们同生共死;“善将者”能够得到士兵的心,使得将士相亲相爱,上下一心。
参考译文:古时善于带兵的将领,必定身先士卒。天热不张开伞盖遮阳,天冷不盖厚被御寒。军队没到有井的地方,将领不先说自己口渴。军队没布置好幕帐,将领不先说自己疲倦欲睡。当与麾下士兵一起奋战时,必定站在飞箭与乱石之间,这么做的目的是与士兵同甘共苦、安危与共。人都是喜欢生存,厌恶死亡的。但是乱石飞箭像雨一样密集,闪亮的刀剑交相挥舞,在这样的情境下,士兵争先恐后与敌人厮杀,并不是将死亡看成一件随便的事、
将受伤看成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将领把士兵看成自己的孩子,士兵就把将领看成自己的父亲;将领把士兵看成自己的弟弟,士兵就把将领看成自己的哥哥。所以古语说:不要与父子兄弟之军战斗。因为他们相亲相爱、上下一心。所以古代的将领最为可贵的是能得到士兵的心,用真感情来亲近士兵,就是树木石头也会被感动。
三、记叙文阅读(15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
⑤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⑥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⑦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⑧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满心欢喜。
⑨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⑩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有删改)
5. 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旧书;⑤在月光下读书。
6.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动作描写和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以及“我”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7. 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花”指的是书。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温暖、生动、可爱、亲切”,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8. 结合全文,说说文末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②点明主旨,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