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四部分 1+X群文阅读精练
七年级下册
8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目录
01
全文精析精练
02
考点演练
03
群文比较阅读
全文精析精练
初( ),权谓吕蒙曰:“卿
( )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 )。权曰:“孤( )岂( )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
随文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从前,当初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当道,当权
推托
事务
古时王侯的自称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但( )当涉猎( ),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 )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到,等到
经过
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
略
不再是
另,另外
刮目相待( ),大兄
( )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全文写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片段,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第一层着重孙权劝学之言,表现其________,流露出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不失人主身份。
第二层着重吕蒙与鲁肃风趣的一问一答,具有调侃意味,侧面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精解(理解填空)
孙权劝学
鲁肃叹学
善劝
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鲁肃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鲁肃对吕蒙学有所成的惊叹,又为吕蒙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吕蒙答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从中可见他颇为________的神态,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自信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教材母题)
①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②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本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从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主旨
思维导图
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学习的目的性: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
吕蒙就学:蒙乃始就学
鲁肃叹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表现)
孙权
劝学
与蒙论议,鲁肃大惊且结友而别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 面对吕蒙的托词,孙权没有以权压人,而是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要求,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身说法,指出了读书的好处。
考点演练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文言词汇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卿今当涂掌事/当窗理云鬓
B. 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C. 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 见往事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
1. C【解析】A. 掌管,主持/对着;B. 推托/辞别;C. 只;D. 了解/看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B. 见往事耳/不见曦月
C. 孰若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 卿今者才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
2. C【解析】A. 推托/言辞;B. 了解/看见;C. 比得上;D. 谋略/丝毫,与否定连用,表示丝毫没有。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一)阅读《孙权劝学》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群文比较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①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
原文
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④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⑤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注释】①轻:轻视。②虞:预料。③造次:轻率,大意。④豫:预先。⑤陈启:陈述。
鲁肃取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将要前往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军营。鲁肃(当时)还比较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赫,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到时看情况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
参考译文
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虎熊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定好应急方案呢?”于是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于是(鲁肃)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挚友后才离开。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
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兵权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辞让,说这三位将军都辛勤操劳国事,他们的儿子年纪虽然小,(但)不可废了他们的兵权。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他的请求。吕蒙又为(这些孩子)挑选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都是如此尽心。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当之陆口 ________________
(2)过蒙屯下 ________________
(3)因为肃画五策 ____________
(4)蒙固辞 ________________
将。
经过。
计谋。
坚决。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蒙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赫,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
/
4. 联系《孙权劝学》,谈谈劝学前后吕蒙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开始不爱学习,后来不但自己努力读书,还为三位将军的孩子挑选老师辅导学业。
5. 比较《孙权劝学》和本文,说说它们在刻画吕蒙这一人物形象时侧重点有何不同以及吕蒙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侧重写吕蒙虚心听取孙权的劝告,通过学习增长个人才略;本文则真切地展现了吕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远见和谋略,令人叹服。启示:读书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充盈思想,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二)阅读《孙权劝学》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
原文
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集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
如果能够立志勤读,自然能够循序渐进,只是如果仅仅阅读时下流行的文体,不能增加什么实在的益处,应当提升自己看书的功夫,凡是经史子集之书,都应当有所粗略地阅读、浏览,只是需要看全其中的一种,再更换其他的种类,切不可东抓西拉,随意翻看,白白浪费时光,没有任何收获。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如果能够分门别类汇集成厚重的册子,那么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作为材料,收获无穷啊!
参考译文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裨实益 ________________
(2)皆宜涉猎 ________________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能分门别类,集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
粗略地阅读。
如果能够分门别类汇集成厚重的册子,那么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作为材料,收获无穷啊!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切 不 可 东 抓 西 拉 任 意 翻 阅 徒 耗 光 阴
毫 无 一 得。
/
/
/
4. 从《孙权劝学》和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列举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各种书籍都应当有所涉猎。读懂看透一种书后,再更换别的种类的书来读。②读书要做笔记,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为写作提供素材。③看书要从头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别关键的地方,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外拿纸摘录出来,及时求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