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下】第4单元经典整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下】第4单元经典整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5 15: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纲
(第四单元)
一、作家作品
1.《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边城》。
2.《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
3.《吆喝》的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4.《春酒》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
5.《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
二、文体常识——小说
小 说 文 体 知 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www.21-cn-jy.com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2·1·c·n·j·y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三、字音字形[
1.正音字
即物起兴(xìng) 呈贡(gòng) 蹲(dūn)踞(jù) 酬和(hè)
熹(xī)微 譬(pì)喻 龙吟凤哕(huì) 苋(xiàn)
腌(yān) 籍(jí)贯 招徕(lái) 铂(bó)
荸(bí)荠(qí) 合辙(zhé)压韵 糠(kāng) 囿 (yòu)
铁铉(xuàn) 饽饽(bō) 秫(shú)杆 家醅(pēi)
抠(kōu) 凹(āo)处 糯(nuò)米 籍(jí)贯
囊(nánɡ)萤 枸(ɡóu)杞(qǐ) 蔫(niān) 褒(bāo) 贬(biǎn)
2.形近字
荤(荤菜) 藉(狼藉) 襟(襟怀坦白) 拘(拘束) 隍(城隍庙)堪(不堪设想)
晕(晕倒) 籍(籍贯) 噤(噤声) 枸(枸杞) 惶(惶恐) 斟(斟酌)
3.多音字
正:正(zhènɡ)确;正(zhēnɡ)月。
荷:荷(hé)花;负荷(hè)。
四、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肃然起敬:十分恭敬的样子。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招徕;招揽。
看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贬义)。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稀罕:稀奇。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引经据典:引用经书、典籍中的话和故事,作为立认的依据。
若无其事:像没有那么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五、名句赏析
1、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三个场合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解析】“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21教育网
“山路漫歌”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解析】 “多是情歌酬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为,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3、双簧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之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解析】这句话是口语,有着淡淡的幽默
4、.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瑞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解析】引用了袁枚的文章,这段话写出了高邮鸭蛋的使用方法,夸奖了高邮鸭蛋。
六、名段品读
1、《云南的歌会》第四段
【解析】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脑。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他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地灵人杰,诚哉斯言。第三,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21cnjy.com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在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但必须设法使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创设的氛围。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得面面俱到。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