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复习-2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复习-2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3 22: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部分 1+X群文阅读精练
八年级下册
2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目录
01
全文精析精练
02
考点演练
03
群文比较阅读
全文精析精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随文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濠水上的桥
完全,完备
追溯
本源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是快乐的,是他愉悦心境的折射,表现出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追求。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教材母题)
内容精解(理解填空)
①妙在换角度理解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②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文章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主旨
思维导图
第一层:叙述语言,交代背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第二层:对话形式,展开辩论
惠子好辩:求真(逻辑家)——拘泥
庄子智辩:尚美(艺术家)——超然
惠子以退为进,姑且承认庄子说得对,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巧妙借用庄子的逻辑对其提出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演练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天之苍苍
B.子固非鱼也/自非亭午夜分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D.我知之濠上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
1.B【解析】A.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不是;C.完全,完备/保全;D.上面/飞上,由低处到高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是鸟也
B.安知鱼之乐/衣食所安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汝之不惠
D.请循其本/其正色邪
C
2.C【解析】A.表判断,是/这;B.怎么/安身;C.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D.代词,代话题/表示选择。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曰:“请循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让我们追溯话题本源。”
(一)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群文比较阅读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②,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
原文
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③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惠子相梁》)
【注释】①惠子相梁:惠子在梁国当宰相。②鹓雏(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③鸱(chī):猫头鹰。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停下来)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经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宰相)来‘吓’我吗?”
参考译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或谓惠子曰 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惠子恐 ________________
(3)非梧桐不止 ________________
(4)鹓雏过之 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
担心,害怕。
停止。
经过。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子 知 之 乎 夫 鹓 雏 发 于 南 海 而 飞 于 北 海。
(鹓雏)不是梧桐树不(停下来)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
/
4.根据《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和本文,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庄子向惠子讲述的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鹓雏是一种清高傲岸、志向高远的鸟,猫头鹰拾到一只死老鼠,正好鹓雏飞过,猫头鹰以为鹓雏是来抢自己的死老鼠,就大声呵斥鹓雏。
(2)如果围绕一个主题词分析两篇文章中庄子的人物形象,你会选怎样的主题词?试结合文中的动物形象和文章内容说一说你的依据。(可在下列词语中任选其一,也可另选主题词)
快乐 自由 洒脱 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自由,选用自由自在的鱼和鸟作为自己作品中的写作对象,折射出庄子对自由的喜爱和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认为这是鱼儿的快乐,这折射出庄子愉悦的心境,也可看出庄子对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的欣赏。《惠子相梁》中,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雏,把相位比作腐鼠,借此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和对功名的鄙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庄子。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
原文
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垩(è):石灰。一说白色的土。
②慢:同“墁”,玷污。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说道:“郢都有一个人,不小心让一星点白灰粘在鼻子上,这点白灰就像苍蝇的翅膀那样又薄又小,他让石匠替他削掉。石匠挥起斧子,随斧而起的风呼呼作响,任凭斧子向鼻端挥去,泥点尽除而鼻子安然无伤,郢都人站立不动,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此事后,把石匠召去,说道:‘试着替我再做一遍。’石匠
参考译文
说道:‘臣下曾经确实削掉过鼻尖上的泥点。即使这样,我的对手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顾谓从者曰 ________________
(2)宋元君闻之 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头看。
听说。
自从先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匠 石 运 斤 成 风 听 而 斫 之 尽 垩 而 鼻 不 伤 郢 人 立 不 失 容。
/
/
/
4.结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和本文完成对话。
小樱:感觉庄子和惠子关系挺好的呀,为什么惠子会担心庄子来拜访他呢?好朋友聚会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
小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们虽是好朋友,但也是有不同观点、不同理想的对手呀。例如,他们一起在濠梁之上游玩,看鱼的心态就不一样,庄子是(1)________________,而惠子客观理性,可以看
欣喜愉悦
出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不过惠子死后,庄子就感叹“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可以看出庄子非常看重与惠子的关系,是一个(2)________________的人。
5.本文中庄子讲述石匠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情重义
庄子借石匠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老友惠子的怀念。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