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红色摇篮”,革命老区永定,风景秀丽。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茫荡洋薰衣草落叶归根
B.西陂村油菜花花香阵阵
C.东华山缤纷落叶
D.南华山溪流流水潺潺
2.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把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4.如图所示的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压缩空气升温
C.炉灶烧水 D.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5.如图所示,是一则公益广告,浓浓的孝心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阳节前夕,学校倡议同学们,为长辈用热水洗一次脚。关于热水洗脚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洗脚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洗脚过程中水的温度降低比热容变小
6.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水作为发动机冷却剂
C.水的比热容是,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早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
7.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让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温度由铝块传递给铜块 B.热量由铜块传递给铝块
C.热量由铝块传递给铜块 D.不发生热传递
8.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个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温度高。现将A、B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杯水中,水无溢出,热平衡后甲杯水温升高了,乙杯水温升高了,不计热量损失,则( )
A.A球比热容大于B球比热容 B.A球比热容小于B球比热容
C.A球降低的温度更大些 D.A球放出的热量更少些
9.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时降低的温度相同,那么( )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 B.质量大的金属比热容大
C.两金属的比热容相同 D.两金属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像,请根据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其中比热容较大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 B.乙的比热容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1)图甲中,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了__________。
(2)图乙中,将玻璃管中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充分翻转混合后的总体积将会减小,说明__________,这种现象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
(3)丙图中,当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
12.下列四句话中,热字表示:(选填“温度”“内能”“热量”)
天气真热______;摩擦生热_______; 物体放热_______.
13.红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___,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___有关;冬天烤 火取暖是通过__的方式增加人体的内能.
14.汽车行驶过程中汽缸的温度很高,汽缸外有一个水箱包围着,这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的,用水来包围汽缸是因为水的______大。(选填“质量”、“密度”或“比热容”)
15.沏茶、饮茶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如图所示,用热水泡茶时,能闻到茶香,是由于茶叶分子的______,泡茶过程中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茶碗上方冒着“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16.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______。水的比热是:c=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
17.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10kg的水从30℃加热到8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如果将水倒去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
18.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了10℃,然后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水温又上升了6℃,则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不计热损失)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
19.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________;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_(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丙所示,小字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________,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________(填“拉伸”或“压缩”)。
20.如图所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
(1)如图A所示,组装实验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___________ 。如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___________ °C;
(2)分析图C可知,加热到20 min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Q甲___________Q乙( 选填“>、<” 或“=”), ___________ 液体升温更高;若甲、乙两液中有一种是水,则 ___________ 液体是水;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C和35°C。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___________ ;
(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应用广泛以下实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___________
A.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C.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D.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四、计算题(第21题9分,第22题8分,共17分)
21.一热水器的容积为50L。装满水后,从20℃加热到66℃。求:
(1)水的质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如果这些热量被42kg的铁块吸收,铁块的温度能升高多少?[水的密度是1×103kg/m3、水的比热容是、铁的比热容是]
22.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36℃,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A
7.C
8.A
9.A
10.B
1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不是 引力
12.温度 内能 热量
13.快 温度 热传递
14.热传递 比热容
15.无规则运动 热传递 液化
16.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2×103J
17.2.1×106 4.2×103
18.比热容 40
19.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水 细 分子间有引力 拉伸
20.搅拌器 39 = 乙 甲 3:2 C
21.(1)50kg;(2)9.66×106J;(3)500℃
22.(1)3.36×105J;(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