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竞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八股取士的影响 D.西方列强的侵略
3.“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夷洲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4.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 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 C.宋应星 D.邓世昌
5.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6. 明朝戚继光赋诗明志:“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来自 ( )
A.西北地区 B.长城边境
C.东南沿海 D.北方要塞
7.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广东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据材料可知,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 ( )
A.军队战术灵活,作战英勇
B.军队训练有素,协同作战
C.倭寇十分软弱,不堪一击
D.戚继光意志坚强,志向远大
8.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从被葡萄牙攫取居住权到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一共被葡萄牙占据 ( )
A.500年 B.446年
C.445年 D.447年
9.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首先向国王、头人等宣读皇帝诏书,赏赐大批物品,然后才展开贸易活动,甚至派小船往偏僻处去贸易。船队总是满载各种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而归。这说明郑和船队( )
A.兼具外交和贸易使团双重性质
B.使明政府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C.推动了明朝统治范围的扩展
D.引发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是( )
A.寇准抗辽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
11.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12.600多年前,中国的某位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A.鉴真 B.卫温
C.郑和 D.戚继光
13.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14.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买卖交易俱用中国历代铜钱……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磁(瓷)器……则用铜钱买卖。”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提高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15.《全球通史》中记载:“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夷洲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16.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7.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
18.下图是位于浙江某地的戚继光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而修建的。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今天浙江的 ( )
A.杭州 B.温州
C.台州 D.嘉兴
19、“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奸商勾结 B.海防松弛
C.军队腐败 D.武器落后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綢和香料从原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孤、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 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麦哲伦船队航海活动对比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另外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相比的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能够完成此壮举的必备条件。
材料二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发现浙江金华府义乌县的矿徒“剽悍可用”,于是招募了3 000人组成“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戚家军”成为一支勇猛善战的劲旅。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戚家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组建“戚家军”的目的。
(3)你如何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及说明的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
(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案
1-5CAACD 6-10CBBAD 11-15BCDCA 16-20DACAB
21、1)长安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支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示例:
人物:郑和。理由: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22、(1)特点: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条件:国力强盛;皇帝支持;航海及造船技术发达;郑和个人具备优秀的领导才能。(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类似表述亦可)
(2)特点:训练严格;人员剽悍;创新阵法;勇猛善战。目的:抗击倭寇;平定倭患;巩固海防。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自卫的战争,戚继光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4)特点:有和有战。原因:明朝前期,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对外政策开放,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这样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明朝中期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加上明朝海禁政策及日本国内动荡等,中国东南沿海饱受倭寇侵扰。说明问题:明朝国力衰退。
23、(1)时间长(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2)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郑和下西洋是友好和平往来;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