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03 22: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0.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0.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温故知新
01
我们把对随机现象的实现和对它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random experiment),简称试验,常用字母E表示.我们感兴趣的是具有以下特点的随机试验:
(1)试验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
(3)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事先不能确定出现哪一个结果.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三种事件的定义
新课导入
01
从前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个随机试验中可以定义很多随机事件。这些事件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我们希望从简单事件的概率推算出复杂事件的概率,所以需要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例如:Ci=“点数为i”,i=1,2,3,4,5,6;
D1=“点数不大于3”;D2=“点数大于3”;
E1=“点数为1或2”;E2=“点数为2或3”;
F=“点数为偶数”;G=“点数为奇数”;
在掷骰子试验中,观察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随机事件
问题1:你还能写出这个试验中其他一些事件吗?
问题2:如何用集合的形式表示这些事件?
问题3:上述集合与集合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问题3:上述集合与集合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显然,C1 G;E1∪E2=D1;E1∩E2=C2
问题4:借助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和运算,你能发现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吗?
新知教学
02
一、 事件的包含和相等
包含关系:一般地,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我们就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B A(或AB).可以用图表示.
注:
特别的:相等关系:如果事件B包含事件A,事件A也包含事件B,即BA且A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二.事件的并(也叫和)
一般地,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或者在事件A中,或者在事件B中,我们称这个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B(或A+B).
可以用图中的阴影区域表示这个并事件.
三.事件的交(也叫积)
一般地,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既在事件A中,也在事件B中,我们称这样的一个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A∩B(或AB).可以用图中的阴影区域表示这个交事件.
问题5:观察集合C3={3},C4={4}的关系,考虑事件C3与事件C4有什么关系?
显然,事件C3与事件C4不可能同时发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这种关系,就是{3}∩{4}=Φ,即C3∩ C4=Φ,这时我们称事件C3与事件C4互斥.
一般地,如果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AnB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即AnB=0,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或互不相容).
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可以用图表示这两个事件互斥.
问题6:借助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和运算考虑事件F和G之间有何关系?
从集合的角度看{2,4,6}∪{1,3,5}={1,2,3,4,5,6},即F∪G=Ω;
且{2,4,6}∩(1,3,5}=Φ,即F∩G= Φ.
此时我们称集合所表示的事件F与事件G互为对立事件.事件D1与D2也有这种关系.
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 ,可以用图表示为.
一般地,如果事件A和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A个发生,即 A∪B=Ω,且A∩B=Φ,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
事件的关系或运算以及相应的符号表示如下
事件的关系或运算 含义 符号表示
包含 A发生导致B发生 AB
并事件(和事件) A与B至少一个发生 A∪B或A+B
交事件(积事件) A与B同时发生 A∩B或AB
互斥(互不相容) A与B不能同时发生 A∩B=?
互为对立 A与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A∩B=?,A∪B=
例题讲解
03
例1 对一箱产品进行随机抽查检验,如果查出2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最多检查3个产品.
写出该试验的样本空间Ω,并用样本点表示事件:A={至少有2个正品},B={至少1个产品是正品},并判断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
[解] 依题意,检查是有序地逐个进行,至少检查2个,最多检查3个产品.如果用“0”表示查出次品,用“1”表示查出正品,那么样本点至少是一个两位数,至多是一个三位数的有序数列.
样本空间Ω={00,010,011,100,101,110,111}.
A={011,101,110,111}.
B={010,011,100,101,110,111},
所以A B.
例2 掷一枚骰子,给出下列事件:
A={出现奇数点},B={出现偶数点},C={出现的点数小于3}.
求:(1)A∩B,B∩C;
(2)A∪B,B∪C.
[解] (1)A∩B= ,B∩C={出现2点}.
(2)A∪B={出现1,2,3,4,5,6点},B∪C={出现1,2,4,6点}.
例3.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别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恰有一名男生与恰有2名男生;
(2)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3)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4)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
[解] 
(1)因为“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是互斥事件;当恰有两名女生时它们都不发生,所以它们互斥不对立事件.
(2)因为“恰有两名男生”发生时,“至少有一名男生”与“全是男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3)因为“至少有一名男生”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互斥;由于它们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互斥对立.
(4)由于选出的是“一名男生一名女生”时,“至少有一名男生”与“至少有一名女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课堂小结
04
1.两个事件的关系或运算有包含关系,事件的并、事件的交和对立事件.其中对立事件相当于集合运算中的补集.
2. 两个事件互斥就是它们的交集为空集,当着两个事件的并为必然事件时,这两个事件就是相互对立事件.
3.有多个事件进行运算时,要先求括号内的运算,再求括号外的运算,没有括号时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逐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