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5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课件 数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5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课件 数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04 07: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单元综合复习
第三单元 乘法
输入标题
单元导图
乘法
三位数乘
两位数
认识计算器
大数的估计
认识计算器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1.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 3 4
×
4 5
0
2
7
1
1 1
6
1
1
3
9
0
3
5
1 0
234×45=
10530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 0 6
×
1 7
2
4
4
2 1
6
0
3
2
0
2
5
1
1.三位数乘两位数
用第二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时,第一个乘数中间的0也要乘。与0相乘后,若前面有进位,要加上进位的数,没有进位时也要写0占位。
306×17=
5202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5 2 0
×
3 8
1
6
4 1
6
0
6
7
1 9
1 5
1.三位数乘两位数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将乘数末尾的0先不算。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总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520×38=
19760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如何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
在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如果这个数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个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列出乘法算式,估算出总数。
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与之相近的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更方便。
52×36
≈50×40
=2000
302×13
≈300×10
=3000
估算:
2.大数的估计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广泛使用算盘。
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5000多次。现在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54902万亿次。
3.认识计算器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用计算器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对应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如果输错了,可以按CE键清除。
用计算器计算238×46时,先输入( ),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  ),再输入(   ),显示屏上出现的数(  )就是计算的结果。输错了,可以按(   )键清除。
238
×
46

10948
CE
3.认识计算器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找规律填数。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    )
9999×5=(    ) 9999×6=(    )
39996
49995
59994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得数 观察特点 归纳发现 推测得数”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1.算一算。
练习
2 5 8
× 5 4
4 0 2
× 2 5
3 3 0
× 6 4
3
2
2
3
1 0
0
4
9
2
1 2
2
3
9
3
1
1
0
1
2 0
4
0
8
0
5
0
1 0
2
1
1 3
8
1
1 9
0
2
1
1
2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练习
(1)两个乘数相乘的积一定比每个乘数都大。 (   )
(2)198×78的积一定比16000小。 ( )
(3)近似值不一定大于准确值。 (  )
(4)计算342×56时,3×5表示300×5。 (   )
(5)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它们积的末尾也没有0 。
( )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练习
3.填空。
(1)估算196×31,可以把196看作(  ),把31看作
(  ),结果大约是(   )。
(2)计算145×36时,第一步算的是(    ),第二
步算的是(     ),最终的积是(   )。
(3)122的17倍是(   );23个180的和是(  )。
(4)125×80这个算式的末尾有(  )个0,积是(  )
位数。
200
30
6000
145×6
145×30
5220
2074
4140
4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练习
1.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每小格代表32平方米,
6×3=18(个)
18×32
≈20×30
=600(平方米)
答:草坪的面积约是600平方米。
估一估,算一算,草坪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练习
2.雯雯演讲时的平均语速为每分215个字,在“迎国庆演讲比赛”中,需要演讲15分,雯雯准备了3000字的稿子,够吗?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并和同伴交流你的计算过程。
215×15≈4000(字)
估一估:
4000>3000
算一算:
215×15=3225(字)
3225>3000
答:雯雯准备了3000字的稿子不够。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练习
答:发现了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下面的乘数是把上面乘数的个位和百位调换后得到的。
3.探索规律
(1)结合左图说一说下面算式中每一个三位数是怎么组成的,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6 1 8
7 5 3
2 9 4
618×618+753×753+294×294 816×816+357×357+492×492
=1035369
=1035369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练习
答:都有同样的规律。
3.探索规律
6 1 8
7 5 3
2 9 4
(2)用每列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并组成上面那样的算式,有没有同样的规律呢?
672×672+159×159+834×834
=1172421
=1172421
276×276+951×951+438×438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会大数估计的方法。
知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掌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乘法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
教材P39
第2、4、5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