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树和喜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树和喜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3 20: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目前,我班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书上已经学习了3篇故事,包括一上的《乌鸦喝水》《小蜗牛》,一下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此外在课外阅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故事,因此,孩子们对故事句子的朗读、停顿方法等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故事能力。《树和喜鹊》这篇故事的2、4、6自然段句式结构相似,每句中都带有“也”字构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同时在词语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朗朗上口的语言,十分适合低年段学生进行复述,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此外,本班孩子在之前课文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所以在这篇课文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标注不同的符号来进行朗读,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窝、孤、单、邻、居、招、呼”7个生字,知道 “只、种、”2个多音字,会写“单、居”2个生字。
2.学习并掌握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尝试用“/ ·”等符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插图与关键词复述课文,激发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词意思,借助多种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故事,感受语言的节奏。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有朋友就快乐的情感,借助插图与关键词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打招呼,学“窝”字
(一)认识喜鹊,学打招呼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瞧!主人公是谁?(喜鹊)
(1)做动作理解“招呼”:谁来跟它打个招呼?
打招呼既要挥手,又要说话,所以“招”是提手旁,“呼”是口字旁,并且“呼”字要读轻声。(出示字卡:招呼)
(2)咱们一起来跟喜鹊打个招呼。邀请它来我们班做客。
(二)学习“窝”字
1.那你们知道喜鹊的家在哪儿吗?(动画演示“窝”的字理)
古时候的“窝”字上面像一个保护伞,下面弯弯的部分像张床,小动物们都躲在里面,所以“窝”的意思就是鸟兽、昆虫住的地方。
2.拓展学习:那小鸟住的地方叫做——鸟窝;小鸡住的地方叫做——鸡窝;小狗住的地方叫做——狗窝;蜜蜂住的地方叫做——蜂窝。
设计意图: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对于复杂的字采用字理识字,并通过一定的拓展学习加深记忆。对于低年段孩子来说抓字理识字教学或许拔高,但“窝”字形象生动,可以根据它的演变过程在此文中作尝试渗透。
二、诉孤单,学“孤”字
(一)解“孤”字
1.屏幕显示“一棵树、一只喜鹊”,你觉得它们怎么样?(孤单)
(1)拆字结构认识:左边子字旁,右边一个瓜。
(2)查字典理解 “孤”
投影出示字典中“孤”的四种解释,学生选择正确意思:
①年少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遗孤。
②只,独:孤单、孤独。
③古代帝王自称:孤家、孤王。
④同“辜”,辜负。
以后我们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相机板书:查字典)
设计意图:在部编版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识字,同时要重视语用,将一定的方法技巧教给学生,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正是让学生学会音序查字法。通过查字典了解字意的方式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查字典的意识。
2.如果我们给“孤”换不同的部首,还可以组成哪些字?(呱、狐、弧)
出示儿歌齐读:
有口呱呱叫,(呱)
反犬狐狸跑,(狐)
弓字弧度绕,(弧)
一人孤单靠。(孤)
(二)品“孤”句
1.导学:从课文哪里你知道这是孤单的树和喜鹊?
2.交流“孤”句: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1)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
师:你从这段话哪些短语中知道树和喜鹊很孤单?
预设:只有一棵树 只有一个鸟窝 只有一只喜鹊
随文识字“只”。“只”有哪几种读音?组词。
出示图片,量词填空。
师:像“只”这样表示数量的词我们叫做量词。现在有许多量词宝宝调皮地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找出来。
(2)朗读指导,理解“孤单”
①指名学生读前两句,交流感受。
②朗读指导:
a.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帮助感悟:如果你想让人听出树和喜鹊的孤单,你会关注哪些词语?(三个“只有”) 请生读。
b.复习朗读符号:把“只有”读重了,重读的字下面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
你还从哪里知道它们的孤单?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在“只有”后面紧跟的这三个短语,读的时候要稍稍停顿,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
c.设定语境,提示朗读技巧:对呀,这孤单的情绪不只是从三个“只有”中才体会到,而且从后面的“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所以这三个短语应该读得——长一点、慢一点。
③指名朗读——师范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童话故事诵读与其他文体朗读,它更具感染力,必须抓住段落中个别字、词,通过读懂字、词背后的情感,再指导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故事才显得有意思。
(三)诉“孤”情
1.师:经过你们这么一读,老师就知道孤单的意思了。所以孤单就是——(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人了)。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孤单?
2.想想画面,体会心理
引导体会:如果你是孤单的树或者喜鹊,你想说什么?
(屏幕相机出示: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
3.连短句成长句
(1)引导学生尝试用“也”字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拓展学习,尝试用“也”字造句。
设计意图:想象说话,使课堂能关注学情、反馈学情,激励低年级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也”字的练习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相同句式的学习。
三、得邻居,获快乐
(一)得邻居
1.导学:树和喜鹊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听老师继续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2.句子朗读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师引读: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随文识多音字:“种”,组词。
(3)朗读符号、技巧复现:
提前出示停顿和重音符号“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①读着读着,你发现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你从哪里知道?
②小结:我们从前一个自然段中知道了树和喜鹊的邻居,明白了邻居的意思。所以除了查字典理解字义,我们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
设计意图:查字典、字理识字都是理解字义的好办法,此外本课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认识词语的意思。
③拓展巩固:如果两个国家靠的很近,那我们可以叫做——邻国,如果两个城市挨着,那就是——邻市,那么两户人家居住的很近我们就叫做——邻居。
(4)对比朗诵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一二小组读前一句,三四小组读后一句。
教师手指屏幕,借助手势引导学生朗读。
设示意图: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突出树和喜鹊的变化,分小组朗读,突显情感,渲染气氛,也为下文树和喜鹊的快乐做了铺垫。
3.继续想象,体会心理
引导体会:如果你是有了邻居的树或者喜鹊,你又想说什么?
(二)获快乐
1.导学:树和喜鹊后来怎么样了呢?故事的结尾我们一起完成。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2.朗读指导
(1)这种快乐应该怎么读?(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技巧去读,找出最恰当的朗读方式)
(2)总结:“天一亮”与“天一黑”表明喜鹊和树天天待在一起,内心特别快乐,语气要稍稍上扬,扬到高处慢慢下降,这样“安安静静”轻声低吟就顺理成章了。(3)朗读方法复现: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四、复述故事,学写生字
(一)借助板书,复述课文
1.故事学完了,现在你能来讲一讲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部分,练一练。
2.指名三个学生,谁来讲“孤单”的部分?谁来讲……
过渡:看同学们讲得这么好听,老师要送个大家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拍手读。(要写的字出示在田字格内)
一棵树,一个窝,
一只喜鹊孤单单。
许多树,许多窝,
互做邻居真快乐。
天一亮,一起飞,
叽叽喳喳打招呼,
天一黑,一起回,
安安静静回窝睡。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单”“居”,将其画上辅助线。
我们观察生字要怎么观察——讲结构,定高低,看穿插。
2.师范写,生书空,交流关键笔画。(“单”中间的一竖要又直又正,最后一横要长。“居”尸字头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横要伸在尸字头外。)
3.学生书写,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注意提醒写字姿势。)
4.展评。(从是否美观整洁,是否注意间架结构,笔画位置是否准确来点评)
5.二次书写。
6.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新常规》第6页指出,要写的字应注意 “音、形、义“的联系,把“单、居”两个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里面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生字字音、字义,教师范写可以加强对汉字的审美指导,提高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其中一篇童话,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作为一堂校级公开课,在前后经历的5次磨课试讲中,我简单讲一些收获:
1.识字教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本课的识字以随文识字为主,具体通过字理识字,查字典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做动作识字,儿歌识字等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同时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定的方法。
2.朗读方式的多样化。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读,当小老师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之间竞赛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等富有趣味的朗读方式,让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讲故事。
3.语文课堂的学习应该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语用,培养他们的语用意识。在朗读技巧教上,我让学生主要通过标注不同的朗读符号来进行朗读。例如,三个“只有”在朗读中通过重音符号来重读,而后紧接着的“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等短语结合语境用“/”表示停顿,表明要读得缓、慢,进一步突出树和喜鹊缺乏朋友的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