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上《28.狮子和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明白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2、使学生明白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时
一、导学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狮子和鹿》的故事。
2、板书课题——狮子和鹿
二、自学
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展示
1、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根据拼音认读生字。
3、这篇课文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四、探究
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想一想小鹿认为自己的角怎么样?
小鹿认为自己的角美丽。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齐读句子。
2、找一找它怎么评价自己的腿?
小鹿认为自己的腿难看,太细、配不上自己美丽的鹿角。
3、狮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险啊,我们都很想知道,鹿能脱险吗?它又是靠什么脱险的呢?
(1)小鹿靠自己有力的腿逃离狮子的追赶。
(2)那美丽的角差点害了它。
(3)“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五、总结
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