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酸与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蜡烛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 B.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C.食盐腌制肉类 D.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观察颜色判断金戒子的真假
B.“绿色食品”是指绿颜色的可食用商品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4.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5.某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结合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氢气具有还原性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铝和镓
6.某种牵牛花清晨呈粉红色,下午变为蓝紫色。原因是:清晨该牵牛花细胞内CO2含量较高,细胞液呈酸性;下午细胞内CO2含量较低。由此推测,该牵牛花中含有能变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的性质类似于 ( )
A.碘溶液 B.酚酞试液 C.石蕊试液 D.硫酸溶液
7.土壤偏酸性,可用氢氧化钙溶液进行调节,要求此溶液具有适当的值,现有一氢氧化钙溶液偏高。下列方法中能确保达到目标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 B.加入碳酸钠
C.加入盐酸 D.用水稀释
8.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pH 5.0~5.5 6.0~6.8 6.0~7.0 7.2~8.5
A.甘草 B.棉花 C.茶树 D.水稻
9.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酸 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反应
b 碱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0.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稀硫酸、食盐溶液和烧碱溶液,这种试剂是
A.酚酞 B.石蕊试液 C.硫酸铜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1.一些食物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番茄 牛奶 鸡蛋清 苹果汁
pH 4.0~4.4 6.3~6.6 7.6~8.0 2.9~3.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于酸性食品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酸性弱
12.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二、填空题
13.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可能有 。
14.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pH 7(填写“<”“=”“>”),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肥皂水呈 色。
15.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__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16.有一种“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可在纸上分别滴加 则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
(2)若推广这种“石头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过度砍伐树木带来的后果是 (写出一种)
三、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1)[猜想和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内)
①:pH<7,②: ,③: 。
(2)设计和实验:要检测该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除了正确的操作步骤外,最好选用下列酸碱指示剂中的 (填字母)来进行实验。
(A)pH试纸、(B)紫色石蕊试液、(C)无色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3)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同学。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 。
(4)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如正确,此空格不填) 。
四、简答题
18.实验室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其导电性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不会分解),现在用电解水装置电解200克1%的稀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问:
(1)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酸性会增强,要测定这种变化,下列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
A.红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
(2)电解过程中产生了多少克氢气?(注意计算格式规范)
19.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叶脉标签的制作比赛,活动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栽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克;
(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 14 . 6 %的盐酸 100 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用燃着的蜡烛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漏气,燃着的蜡烛就会点燃煤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应该用肥皂水检查,看是否有气泡,选项A错误;
B、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所以可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选项B正确;
C、食盐腌制肉类,食盐无毒,又可防腐,是人类长期使用且证明安全的食品防腐剂。选项C正确;
D、铝合金是合金,强度和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好,是制作门窗框架的好材料,选项D正确。故选A。
2.C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详解】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是碱与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硫酸,氢氧化钠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③④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C。
3.C
【详解】A.假戒指的颜色和真戒指一样,无法观察颜色区分;A项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的食品,B项错误;
C.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C项正确;
D.铅笔里面没有铅,D项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5.C
【详解】A、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选项正确;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选项正确;
C、由图示可知,流程中的氢气是生成物,还原剂属于反应物,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铝镓合金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物是氧化铝、氢气和镓,选项正确,故选C。
6.C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特性分析。
【详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牵牛花因晚上的呼吸作用清晨细胞内CO2含量高,细胞液显酸性,花的颜色是红色。因光合作用,下午细胞内CO2含量低,细胞液酸性消失,花的颜色变蓝,正符合紫色石蕊试液的特性。所以这种物质的性质类似与石蕊试液。
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7.D
【分析】pH大于7,溶液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A、蒸发溶剂时,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变大,使溶液的碱性更强,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强碱性,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加入的盐酸能使溶液pH值降低,但是却降低了氢氧化钙含量,降低效果,增加成本,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加入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始终大于7,故D正确。故选D。
8.A
【详解】
9.C
【详解】A、酸和碱是并列关系,故A不正确;
B、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故B不正确;
C、氧化物包含金属氧化物,故C正确;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故D不正确。故选C。
10.B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详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硫酸、烧碱溶液、食盐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硫酸、烧碱溶液、食盐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硫酸铜溶液加入稀硫酸中、食盐溶液中均只能显示铜离子的浅蓝色,加入烧碱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烧碱溶液、食盐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pH<7时,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7时,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A、苹果汁呈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故A正确;
B、番茄汁pH<7时,呈酸性,属于酸性食品,故B正确;
C、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故C不正确;
D、苹果汁的pH值比牛奶pH值小,且都小于7,所以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故D正确。故选C。
12.C
【分析】在pH=2的无色溶液中有大量的H+,并根据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来判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问题,还要注意无色这一信息,如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
【详解】A、Fe3+、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H+和O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可以共存,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在pH=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因为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且Ca2+与CO32-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3.银;铜和锌
【详解】根据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银,说明锌粒把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根据加入锌粒的质量多少,可得到以下几种可能:①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锌粒没有剩余,锌粒就不能和硝酸铜反应,故滤渣中就没有铜,一定有银;②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锌粒有剩余,接着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滤渣中含有铜和银。
14.> 红
【详解】肥皂水呈碱性,pH大于7,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5. 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有气泡冒出 Fe+H2SO4═FeSO4+H2↑
【详解】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所以溶液变为黄色.铁锈反应完后露出铁钉,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有气泡冒出;Fe+H2SO4═FeSO4+H2↑.
16.(1)稀盐酸(2)水土流失(或土壤沙化、森林面积锐减、气候恶化等)
【详解】(1)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滴加稀盐酸,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2)过度砍伐树木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面积锐减、气候恶化等严重后果。
17.(1)pH=7;pH>7
(2)A
(3)甲;乙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了,丙把pH试纸浸入溶液了
(4)不正确;中性的例如氯化钠、酸性的例如硫酸铵、碱性的例如碳酸钠
【详解】[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值只有三种情况:PH<7;PH=7;PH>7;
[设计和实验]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出酸碱度,PH试纸能测出酸碱度,所以使用下列物质中pH试纸;
测PH值的正确测定方法是: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pH值,所以三位同学操作规范的是甲,乙同学、丙同学操作都是错误的,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测氯化钠溶液pH值,结果就不准了;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会污染试剂;
[结论和分析]盐分为三类有中性的例如氯化钠、酸性的例如硫酸铵、碱性的例如碳酸钠,故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
(1)pH=7;pH>7;(2)A;(3)甲;乙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了,丙把pH试纸浸入溶液了;(4)不正确;中性的例如氯化钠、酸性的例如硫酸铵、碱性的例如碳酸钠。
18.(1)D
(2)11.1克
【分析】(1)检测pH变化需要用到pH试纸,而不是酸碱指示剂,因为酸碱指示剂是定性说明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是定量说明溶液的酸碱程度;
(2)根据过程中硫酸的质量不变求算分解的水的质量,进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气的质量。
【详解】(1)检测酸性的增强只能借助pH值的变化,常用的是pH试纸或者是pH计,而酸碱指示剂只能定性说明溶液的酸碱性,而无法说明pH的变化情况。故选D。
(2)电解200克1%的稀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由于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200g×1%=(200g-x)×2%
x=100g.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y≈11.1g
故答案为(1)D;(2)11.1g.
19.(1)20
(2)16克
【详解】(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00克×10%=20克,故填20。
(2)解:参加反应的纯HCl的质量为100g×14.6%=14.6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40:36.5=x:14.6g
x=16g
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