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阿基米德原理-【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08阿基米德原理-【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4 13: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8阿基米德原理-【期末复习】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个实心物块的质量均为50g,它们的密度分别为,。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线将两物块系在一起,再将系好的两物块共同轻放入大容器内足量的水中,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物块间的细线被拉直,且其中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和壁),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甲排开水的体积为25cm3
B.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乙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5N
C.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若剪断细线待两物块静止后,甲受到的浮力为乙受到浮力的2倍
2.(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最新研制的096型核潜艇,其满载排水量为16000t,下潜深度可达60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潜艇悬浮时受到的总重力比它漂浮时受到的总重力大
B.在下潜过程中,海水对潜艇底部的压强不变
C.悬浮时,潜艇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为零
D.在上浮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一定逐渐变大
3.(2021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把重5N,密度是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静止时,下面关于该物体的状态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浮,5N B.漂浮,5.5N
C.悬浮,5N D.沉底,5.5N
4.(2021春·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小球在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二、多选题
5.(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乙所示,盛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将物块一半的体积浸在溢水杯内的水中(不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两图中,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
B.小烧杯中水受到的重力
C.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D.乙、丙两图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6.(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最终沉底并与钢绳脱离。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1400N
B.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900N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7.(2021春·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圆柱形铝块,使铝块浸没在水中。使铝块缓慢地下降,但不接触容器底部,在此过程中(  )
A.铝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C.水对铝块上底面的压力不变
D.水对铝块上、下底面的压力差不变
三、填空题
8.(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晨进行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若小晨由实验数据得到关系式______(用字母表示),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9.(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个质量为160g、体积为320cm3的物块放入某种液体中漂浮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是200cm3,这个物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g取10N/kg)
10.(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物体没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物体的体积________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g取10N/kg)。
四、计算题
11.(2022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将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小球下沉最后沉底,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体积为,重力为1.8N。g取10N/kg。
(1)请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小球为什么会下沉;
(2)请画出小球沉底状态时的受力示意图;
(3)求小球沉底时小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2.(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种型号的潜水艇,其体积为5×103m3,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执行任务。若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m3且视为不变,g取10N/kg。求:
(1)面积为1.2m2的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和压力;
(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13.(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盛有水的柱形容器,在容器上方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记录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始终不与容器接触且容器中的水未溢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14.(2021春·北京·八年级人大附中校考期末)水平桌面上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所示,杯中水深10cm,杯子的底面积为50cm2。将小球A放入溢水杯中静止时,溢水杯溢出水的体积为100cm3,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已知水的密度,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p;
(2)水对杯底的压力F;
(3)小球A在溢水杯中受到的浮力;
(4)小球A的重力。
15.(2021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空载轮船(包括机器设备和工作人员)质量为,轮船的满载排水量为,求:
(1)停泊在港口码头的空载轮船,受到水的浮力;
(2)该轮船最多能装载多少千克货物?
五、综合题
16.(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线固定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小球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F。已知小球受到的重力G=8N,小球的体积为10-3m3,水的密度,g取10N/kg。
(1)求小球所受的浮力;
(2)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求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
17.(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请阅读《“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并回答问题。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
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及生态单元,青藏高原是难得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预警区。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标志。“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于2022年4月28日全面启动,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是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次壮举,对于青藏高原及珠峰的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2022年5月4日,我国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如图1所示),完成了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以及进行人体极高海拔适应机制实验三项主要任务。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m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如图2所示)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凌晨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内部上层装有1400kg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浮空艇总体积达9060m3。随着它的高度增加,通过排除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的范围内。它的表面积将近2000m2,是用复合织物材料做成的,可以耐零下70℃的低温。“极目一号”浮空艇搭载多种科学观测仪器,可带来来自7000m高度的大气组分数据,为青藏高原“水、生态和人类活动”研究提供全新支撑。未来,中国科学院还将推出“极目二号”、“极目三号”浮空艇,应用于青藏科考。
中国科考队员经历了高寒缺氧、暴风雪、强太阳辐射、昼夜连续观测等多种考验,圆满执行了多项科考任务,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开展青藏科考,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估测“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即将升空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取空气的密度为ρ空气=0.8kg/m3)
(2)请你简要分析“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能在空中上升的主要原理______;
(3)随着“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空中的高度增加,它的外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8.(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把一圆柱形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圆柱形物体逐渐浸入某种液体中,观察并记录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V/m3 1×10﹣4 2×10﹣4 3×10﹣4 4×10﹣4 5×10﹣4 6×10﹣4
F/N 4.2 3.4 2.6 1.0 0.2
(1)当V=4×10﹣4m3时,F=______N;
(2)所用液体密度为______kg/m3。
六、实验题
19.(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小阳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某次实验时,测得F1=3N,F2=2.4N,F3=0.6N,F4=1.2N。
(1)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N。
(2)物体浸入水中之后所受的浮力等于 _____N。
(3)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等于 _____N。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20.(2021春·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的实验过程示意图,测力计旁的数字分别为钩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g=10N/kg。
(1)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N;
(2)比较图②和图③,可知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图③和图④,可知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有关;
(4)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1.(2021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___________三个图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取,')
七、简答题
22.(2021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石块沉底,而木块漂浮。于是他认为“沉在水底的石块比漂在水面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请结合实验过程和已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可知,甲物块的体积
乙物体的体积为
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物块间的细线被拉直,且其中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浸没在水中,假如甲、乙整体浸没水中,整体的浮力为
F=ρ水gV总=ρ水g(V甲+V乙)=1.0×103kg/m3×10N/kg×(100×10-6m3+25×10-6m3)=1.25N
甲、乙的总重力
G总=G甲+G乙=m甲g+m乙g=50×10-3kg×10N/kg+ 50×10-3kg×10N/kg=1N
由于F>G总,所以甲漂浮在水面;则甲、乙受到的总浮力
F总浮=G总=1N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乙排开水的总体积
A.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乙浸没在水中,则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物块的体积
V乙排=V乙=25cm3
则甲排开水的体积
V甲排=V排- V乙排=100cm3-25cm3=75cm3
故A错误;
B.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乙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乙浮=ρ水gV乙=1.0×103kg/m3×10N/kg×25×10-6m3=0.25N
故B错误;
C.两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物块间的细线被拉直,甲受到重力、浮力和乙对甲的拉力作用,则
F甲浮=G甲+ F乙拉
则甲受到的浮力会大于甲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
D.若剪断细线待两物块静止后,甲漂浮,受到的浮力为
F甲浮′=G甲= m甲g=50×10-3kg×10N/kg=0.5N
乙物块会沉底,乙受到的浮力
F乙浮′=F乙浮=0.25N
则可知F甲浮′=2F乙浮,即甲受到的浮力为乙受到浮力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由于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悬浮时的浮力大于漂浮时的浮力,又因为该潜艇悬浮时和漂浮时受到的总重力等于其受到的浮力,所以该潜艇悬浮时受到的总重力比它漂浮时受到的总重力大,故A正确;
B.核潜艇下潜时,深度增加,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知,悬浮时潜艇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为浮力,由于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悬浮时,潜艇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
D.在上浮过程中,在浮出水面前,核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得所受浮力不变,从开始出水面到完全出水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得所受浮力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由题意可知,实心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实心物体投入水中时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物=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G排=F浮=5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B.同一个小球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相同,浮力相等,即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故AB错误;
CD.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V排甲由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关系
ρ甲>ρ乙
即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AD
【详解】A.乙、丙两图中液面相平,且液体均为水,根据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正确;
BC.F1等于物块的重力,F2为物块浸没水中后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F1-F2
丙图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所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G=F浮=F1-F2
故BC错误;
D.乙图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与溢水杯的重力之和,丙图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剩余水的重力、物体对水向下的压力与溢水杯的重力之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即物体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与排出到小烧杯的液体重力相等,则液体中放入物体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AD。
6.AC
【详解】A.由图像乙知,AB段拉力大小不变,此时石料未接触水面,重力与拉力平衡,所以石料的重力为
G=1400N
故A正确;
B.BC段钢绳拉力逐渐减小,说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在C点恰好完全浸没,此时钢绳拉力为900N,所以,浸没时石料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1400N﹣900N=500N
由F浮=ρ液gV排可得,石料的体积为
则石料的密度为
故B错误;
CD.石料沉底后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还有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平衡可得,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
F支=G﹣F浮=1400N﹣500N=900N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7.ABD
【详解】A.铝块浸没在水中,铝块缓慢地下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F浮
铝块的重力和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B符合题意;
C.铝块缓慢地下降,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铝块上底面的压强变大,由F=pS可知水对铝块上底面的压力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水对铝块上、下底面的压力差等于铝块受到的浮力,浮力不变,水对铝块上、下底面的压力差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8.F1-F2=F4-F3
【详解】由图可知,F1显示的是物体的重力,F2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是示数,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F1-F2
F3显示的是空桶的重力,F4显示的是桶和液体的总重力,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G排=F4-F3
如果
F1-F2=F4-F3
即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则可以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9. 1.6 0.8
【详解】[1]物块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浮力
F浮=G=mg=0.16kg×10N/kg=1.6N
[2]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液体的密度
10. 1×10﹣4 4×103
【详解】[1]由图知,物体的重力G=4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3N,由称重法可得,水对物体的浮力
F浮=G﹣F′=4N﹣3N=1N
物体浸没在水中,根据F浮=ρ水V排g可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为1×10﹣4m3。
[2]物体的质量
则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为4×103kg/m3。
11.(1)见解析;(2);(3)0.6N
【详解】解:(1)因为小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V=1.2×10-4m3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即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自身的重力,故小球会下沉。
(2)小球沉底后,受三个力作用,即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小球沉底时,小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容器底对小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压力大小为
答:(1)小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小球会下沉;
(2);
(3)小球沉底时小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6N。
12.(1)2×106Pa,2.4×106N;(2)5×107N
【详解】解:(1)海水对潜水艇舱盖的压强
p=ρ液gh=1.0×103kg/m3×10N/kg×200m=2×106Pa
由压强公式可得海水对舱盖的压力
F=pS=2×106Pa×1.2m2=2.4×106N
(2)潜水艇浸没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
V排=V=5×103m3
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5×103m3=5×107N
答:(1)面积为1.2m2的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2×106Pa及2.4×106N;
(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为5×107N。
13.(1)3N;(2)2g/cm3
【详解】解:(1)根据图像可得:圆柱体重G=6N,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N,所以圆柱体浸没时受到浮力为
F浮=G-F=6N-3N=3N
(2)圆柱体的质量为
由F=ρ水gV排可知,圆柱体浸没时,圆柱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答:(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3N;
(2)圆柱体的密度为2×103kg/m3。
14.(1)1000Pa;(2)5N;(3)1N;(4)4N
【详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由 知道,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1000Pa×50×10-4m2=5N
(3)小球排开水的体积
V排=V溢=10-4m3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4 m3=1N
(4)因为小球静止,由平衡条件知道,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加上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小球的重力
GA=F浮+F拉=1N+3N=4N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
(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5N;
(3)小球A在溢水杯中受到的浮力为1N;
(4)小球A的重力为4N。
15.(1);(2)
【详解】解:(1)空载轮船漂浮在水面静止受浮力
(2)设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F。则
船满载静止在水面。受平衡力,即
货物的重力
货物质量
答:(1)停泊在港口码头的空载轮船,受到水的浮力是;
(2)该轮船最多能装载多少千克货物是。
16.(1)10N;(2);(3)2N
【详解】(1)小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则小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V=10-3m3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
(2)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细绳的拉力F、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3)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则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
F=F浮-G=10N-8N=2N
答:(1)小球所受的浮力为10N;
(2)略
(3)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2N。
17. 72480 浮空艇内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氦气,使得浮空艇的总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 减小
【详解】(1)[1]由题意可知,浮空艇总体积达9060m3,所以浮空艇受到的浮力为
(2)[2]由题意可知,浮空艇内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氦气,使得浮空艇的总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所以“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能在空中上升。
(3)[3]随着“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空中的高度增加,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知,它的外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减小。
18. 1.8 0.8×103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排开液体的体积每增大1×10﹣4m3时,测力计示数就会减小0.8N,即随着排开液体体积V的均匀增大,测力计示数F均匀减小,说明F与V成一次函数关系,则当V=4×10﹣4m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6N﹣0.8N=1.8N
(2)由表中选两组数据分别为
V排1=1×10﹣4m3
F1=4.2N
V排2=2×10﹣4m3
F2=3.4N
将圆柱形物体逐渐浸入某种液体的过程中,物体受力平衡,重力为
G=F+F浮=F+ρ液gV排
所以
G=F1+ρ液gV排1①
G=F2+ρ液gV排2②
则由①②可得
19. 3 0.6 0.6 等于
【详解】(1)[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静止在空中,则物体的重力
(2)[2]如图甲、乙,根据称重法,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3)[3]如图丙、丁,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4)[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
20. 2 钩码排开水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详解】(1)[1]由①图可以读出钩码的重力,由③图可以读出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力计的拉力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
(2)[2]比较图②和图③,可以看出可知钩码排开水的体积越大,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越小,钩码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跟钩码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3)[3]图③和图④中水和盐水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钩码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4]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钩码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求出钩码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21. 排开液体的体积 ACD
【详解】(1)[1]比较A、B、C三个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由F浮=G-F示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2]比较A、C、D三个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由F浮=G-F示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3)[3]由图知,物体重4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F浮=G-F示=4N-3N=1N
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22.见解析所示
【详解】不正确;
由于石块与木块的体积相同,石块沉底,则
V排石=V
木块漂浮,则
V排木所以
V排石>V排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论F浮=ρ水gV排,得出
F浮石>F浮木
可见,沉在水底的石块受到浮力比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所以小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