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动能和势能-【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动能和势能-【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4 13: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动能和势能-【期末复习】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
2.(2022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体育课上,小康用胳膊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惯性
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3.(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个物体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4.(2021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石景山区将进行高台滑雪的比赛。当滑雪运动员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5.(2021春·北京平谷·八年级统考期末)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每隔0.1s记录一次苹果的位置,如图示。关于苹果下落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苹果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B.苹果的动能转化为苹果的重力势能
C.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苹果所受的重力做功相等
D.苹果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
6.(2021春·北京丰台·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去超市购物,他在从一层到二层的过程中,站立在自动人行道上,并随自动人行道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该同学上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守恒 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多选题
7.(2022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液体的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D.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物体的质量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8.(2022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过程中保持重心高度不变,他的重力势能不变
B.图乙中的被掷出去的冰壶在冰面上越滑越慢,冰壶的动能不断减小
C.图丁中的冰球被球杆推着水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冰球的机械能不变
D.图丙中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沿倾斜的赛道匀速下滑时,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9.(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这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参加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的动能不再改变,机械能也不再改变
B.乙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
C.丙图中运动员收起滑雪杖沿山坡雪道匀速下滑,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丁图中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三、填空题
10.(2021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网球从高处落下,为清晰观察此过程,利用频闪技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拍摄网球下落弹起的照片,如图所示,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由此照片可知,网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B点的重力势能;网球在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
11.(2021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实验中用___________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__________有关。
四、实验题
12.(2022春·北京·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a、b两球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质量m>m,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1)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指 ___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通过观察 ___________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此处用到的物理学方法是 ___________;
(2)对比甲图和丙图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对比甲图和乙图,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4)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一次为f1,第二次为f2,则f1___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3.(2022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沿同一斜面按照实验要求自由滑下,与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间接反映的;
(2)为了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图甲和图______进行实验分析。
14.(2022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甲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文猜想: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②,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a.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
b.将另一个弹簧B压缩的程度稍大一些,把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观察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
(1)在实验中,小文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弹簧弹性势能大小,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字母);
A.图像法  B.转换法  C.放大法  D.类比法
(2)请你指出小文实验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
(3)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
15.(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其情形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小球动能越大,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多,通过观察比较 __________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16.(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实验中将半径相同的小球从某个高度自由落下到花泥上。(已知m钢>m玻璃)
(1)该实验中用___________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
(2)实验a、b得出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a、c得出的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17.(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运动速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他使质量不同的小球A、B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C,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1)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改进实验方案______。
18.(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梦同学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相同水平面上的木块B,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
(1)实验中,小梦同学研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间接反映钢球的动能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梦想利用此实验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请你写出实验方法:________。
19.(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30g和8g的甲、乙两个小球、木块、刻度尺。小茗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他利用小钢球撞击木块,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钢球具有的动能大小。
以下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 将甲、乙两个小钢球的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② 在斜面上标记点A、点B,让小钢球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 更换小钢球,让小钢球乙从B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1)小茗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茗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
(3)小茗改正措施后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被甲、乙撞击的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始终有s甲>s乙,于是她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
20.(2021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将小球沿着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并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塑料块相碰,塑料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探究的“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转换为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由实验___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___(选填“甲”、 “乙”或“丙”)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21.(2021春·北京平谷·八年级统考期末)小阳选用斜面、木板、小车、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探究实验,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动能大小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小车”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2)甲乙两图对比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后,小阳同学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图的三次实验中,选择___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比较,可以证明“超载”存在安全隐患。
22.(2021春·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将小钢球A从斜槽上某处释放,钢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跟静止的木块B发生碰撞,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___________则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2)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测量并记录木块被撞出的距离。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跟___________是否有关;
(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测量并记录木块被撞出的距离,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3.(2021春·北京丰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同学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成正比”;
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 h0,记录数据。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竖直杆上放于弹簧上端,并竖直向下按压小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h1,记录数据。
③释放小铁块使弹簧恢复原长,当小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小铁块下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 h2,记录数据。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仿照步骤②和③,记录数据,并计算弹簧的形变量Δl、形变量的平方Δl2 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Δl=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铁块上升的距离h可以间接反映弹簧的_________大小。
(3)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h—Δl和h—Δl2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同一个弹簧,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成正比。
24.(2021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东水平路面上骑车时发现,运动中的自行车不再踩脚踏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提出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车开始滑行的初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实验: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代替自行车做实验,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开始滑行的速度的关系:小东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发现开始滑行的速度越大,向前滑行的距离越大。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东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通过本实验还可进一步推理,得出以下结论: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东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的位置滚下(,),分别推动同一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5.(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请阅读《冰上的“国际象棋”——冰壶》并回答问题。
冰上的“国际象棋”——冰壶
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
玩冰壶,首先要有“三大件”:冰壶、冰壶鞋和冰壶刷。
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人们发现当花岗岩中的石英含量较低时,壶体在低温的环境下撞击时才不会破裂。
冰壶运动员穿的鞋底很独特。两个鞋底质地不同,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而滑行的那只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
冰壶比赛时用的冰壶刷通常是用合成鬃或者马鬃制成,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
比赛前,向比较平整的冰面上均匀的喷洒细小的水滴,冰面上就有了一个一个小冰珠。比赛时,投掷队员用力蹬起蹬器,手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行,如图1所示,在投掷线前必须将冰壶掷出。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时,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如图2所示,从而调整冰壶的方向和速度。比赛时,队长通过大声喊叫来提示擦冰的队友,以确保冰壶以预定的方向和路径运动,所以冰壶比赛也是“大声喊叫”的比赛。投掷的冰壶在冰面上移动时的轨迹,实际是一条弧线,这就是冰壶的英文名Curling——卷曲的由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_____物理属性(写出一种即可)。
(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动能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请分别举出文中一个增大摩擦的例子和一个减小摩擦的例子。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冰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具有向上运动的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误;
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排球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错误;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位置升高,重力势能逐渐增加,故C错误;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小朋友在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因此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详解】影响动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质量;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高度和质量。当滑雪运动员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逐渐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此时速度增加,则动能增加,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由图可知,苹果下落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变大,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故A错误;
B.苹果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苹果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D.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变大,根据W=Gh可知,苹果所受的重力做功增大;苹果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大,根据P=Gv可知,功率变大,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该同学匀速上楼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A错误;
B.该同学匀速上楼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B正确;
C.因为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即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D.如果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但该同学上楼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因此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7.AC
【详解】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改变物体的质量,测出对应重力,找出规律即可,不需要控制物体密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都有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改变物体运动速度,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8.ABC
【详解】A.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运动员在转弯过程中保持重心高度不变,其质量不变,因此重力势能不变,故A正确;
B.被掷出去的冰壶在冰面上越滑越慢,说明速度越来越小,因此动能也不断减小,故B正确;
C.冰球被球杆推着水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变;又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不变,故C正确;
D.滑雪运动员在沿倾斜的赛道匀速下滑时,因为匀速,所以动能不变,但是下滑,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C。
9.BD
【详解】A.甲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由于存在摩擦力,所以冰壶的速度会越来越小,又因为冰壶的质量不变,所以冰壶的动能变小,冰壶所处高度不变,所以冰壶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所以冰壶的机械能也变小,故A错误;
B.乙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所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故B正确;
C.丙图中运动员收起滑雪杖沿山坡雪道匀速下滑,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不变,所以运动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即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丁图中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运动员的重力不变,根据公式可得,其重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即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D正确。
故选BD。
10. 等于 减小
【详解】[1]如图所示,因A、B两点的高度相同,网球的质量保持不变,故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它在B点的重力势能。
[2]网球弹起的高度变小,说明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内能),故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减小。
11. 纸盒运动的距离 速度
【详解】(1)[1]由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小球推动纸盒移动的距离远,说明小对纸盒做功多,动能大。故实验中通过纸盒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
(2)[2]如图甲、乙所示,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达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高度越高,达到水平面的速度越大,纸盒被推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是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12. 小球 木块移动的距离 转换法 速度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等于 不能
【详解】(1)[1]实验中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的动能,所以研究对象是小球。
[2]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滑去撞击水平面的上的木块,木块移动,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3]对比甲图和丙图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4]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是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5]在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质量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6]在两次实验中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则
(5)[7]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3. 纸盒移动的距离 丙
【详解】(1)[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大小无法直接测量,根据转换法,通过纸盒移动的距离大小来间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2)[2]要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改变小球的质量,保持其他量不变,为保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使小球从同一斜面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由图可知,应选择图甲、图丙进行实验。
14. B 没有控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相同 见详解
【详解】(1)[1]将不易测量的弹簧弹性势能大小转换为容易测量的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运用的是转换法,故选B。
(2)[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跟材料的关系,应控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相同,小文在a、b两次试验中,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弹簧A和弹簧B被压缩的长度相同。
(3)[3]改进措施为:b.将小球置于弹簧B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
15.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小 速度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详解】(1)[1]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的动能越大,则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因此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小来判断小球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时动能的大小,这里利用的是转换法。
(2)[2]选用图甲,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让小车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这是控制了质量相同,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3]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这样它们到达斜面底端的运动速度相等,此实验可以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16. 花泥的形变程度 质量 高度
【详解】(1)[1]实验中通过花泥的形变程度来表示重力势能的大小。
(2)[2]根据实验a、b可知,高度相同,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钢球下落后花泥的凹陷程度大,则钢球的动能大,故得出结论:在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3]根据实验a、c可知,质量相同,a的高度大于c的高度,c钢球下落后花泥的凹陷程度小,则钢球的重力势能小,故得出结论:在质量相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7. 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一定 见解析
【详解】(1)[1]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运动速度是否有关,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速度,图中小球的质量不同,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一定,是错误的。
(2)[2]使同一个小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C,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18. 速度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不能 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得出动能与质量关系的结论
【详解】(1)[1]由题意知,同一钢球的质量相同,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的大小来间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车和木块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比较距离来比较动能的目的了。
(3)[4]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即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而小球的质量不同,所以实验方法为: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得出动能与质量关系的结论。
19. 没有控制小钢球甲乙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大小相同 让小钢球甲乙均从A点由静止滚下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或 物体速度大小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详解】(1)[1]本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个小球没有从同一高度落下,没有保证甲、乙小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大小相同。
(2)[2]小茗的实验设计实验时只需要将甲、乙两小球从同一高度从静止自由滑下。
(3)[3]被甲、乙撞击的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的远近代表了甲、乙物体的动能的大小,甲的质量比乙大,结合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始终有s甲>s乙,可得出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0. 塑料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 甲 乙
【详解】(1)[1]本实验利用的是转换法,通过比较水平面上塑料块被推移的距离来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的。
(2)[2][3]要证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这里要控制速度改变,质量不变,这里控制速度大小可以通过让质量相等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因此应该选甲乙两组实验。
21. 小车 小车推动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 速度 乙、丙
【详解】(1)[1][2]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物体动能大小是指小车滑到斜面底端的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是看不见的,所以让小车推动木块做功,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远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2)[3]甲、乙两图中,小车质量相同,下滑的高度不同,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就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所以对比甲、乙两图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3)[4]超载是指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应选择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质量不同的小车进行实验,即乙、丙两图。
22. 木块B被撞出的距离s越大 物体的速度大小 钢球的质量
【详解】(1)[1]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钢球的动能无法直接观察,因此通过观察木块B被撞出的距离来比较钢球的动能大小;木块B被撞出的距离s越大,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2)[2]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故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跟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否有关。
(3)[3]改变钢球的质量,故自变量是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测量并记录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故因变量是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23. h0-h1 弹簧的弹性势能 Δl2
【详解】[1]弹簧的形变量等于弹簧的原长与被压缩后的长度之差,所以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Δl= h0-h1。
[2]实验中将弹簧压缩,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释放小铁块,弹簧将小铁块向上弹起,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为铁块的重力势能,使铁块上升,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小铁块上升的距离越大,所以小铁块上升的距离h可以间接反映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
[3]分析甲、乙两图可知,乙图为正比例函数图像,乙图中两个变量成正比,由此得出结论:同一个弹簧,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Δl2成正比。
24. 不同 同一 同一 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
【详解】(1)[1][2]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要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速度的大小,故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3][4]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等,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小,接触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长;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则物体将运动的无限远,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5]要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该用速度不同但质量相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由图乙知,小球的质量不同,这种设计不合理,原因是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25. 硬度 变小 一只鞋底由橡胶制成 用冰壶刷擦冰
【详解】(1)[1]根据题干信息“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要坚硬,其次是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被撞裂了,也就是抗冲击强度大”可知冰壶对于材料有特殊要求,主要依据其材料的硬度和抗冲击强度。
(2)[2]当冰壶离开手后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冰壶刷擦冰面的过程中,冰壶的质量不变,因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故动能变小。
(3)[3][4]蹬起蹬器的那只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而滑行的那只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用冰壶刷擦冰时可以使冰层表面熔化,从而使冰变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