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杠杆-【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杠杆-【期末复习】(有解析)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4 13:2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杠杆-【期末复习】初中物理八下期末考试必考题真题汇编(知识点)(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2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核桃夹
C.瓶起子 D.食品夹
2.(2022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20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100N(不计杆重和绳重),则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  )
A.200N B.300N C.400N D.450N
3.(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杠杆A端的甲物块悬空;B端的乙球浸没在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和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A、B两端的细线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已知,甲物块重400N,乙球体积为,g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球受到的浮力为 B.杠杆B端所受的拉力为100N
C.乙球的重力为300N D.乙球的密度为2×103kg/m3
4.(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核桃夹
C.托盘天平
D.食品夹
5.(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一个轻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悬挂上300N和4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若将两端的重物同时减少100N,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6.(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钓鱼竿
C.钢丝钳 D.船桨
7.(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支点O两侧挂的钩码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失去平衡。以下调节方式中,能够使杠杆重新平衡的是(  )
A.把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
B.把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C.在左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
D.把右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8.(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修枝剪刀
B.食品夹子
C.托盘天平
D.医用镊子
9.(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她先将均匀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O两侧分别挂钩码,如图所示。已知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松手后,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
B.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
C.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
D.在两侧钩码下都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10.(2022春·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园艺剪
C.镊子 D.核桃夹
11.(2022春·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轻质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将金属块C用细绳固定悬挂在杠杆上,其所受重力为G,先后分别用力F、F'作用在杠杆B端,使杠杆在图所示的位置保持平衡。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段AB表示力F的力臂 B.F=F'
C.F'>G D.F12.(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 B. 天平
C. 撬棒 D. 钓鱼竿
13.(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盖起子
B.食品夹
C.起钉锤
D.核桃夹
二、多选题
14.(2022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杆秤是我国古代杠杆应用的杰作,如图所示是我国传统的杆秤,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它由带有刻度的秤杆、秤盘、秤砣、提纽等组成。关于杆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秤利用杠杆平衡来称量物体质量
B.只有所测物体的质量与秤砣的质量相等时秤杆才能水平静止
C.秤杆上50g的刻度比100g的刻度离提纽更近
D.用杆秤称量物体质量时,B点是杆秤的支点
三、填空题
15.(2022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拉力F作用在杠杆B点。图中的线段______(选填“OA”“OB”或“AB”)表示拉力F的力臂L。
16.(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中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则线段____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或“”)。
17.(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1)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如图乙所示,OC与斜面平行,OB与水平地面垂直,OA与斜面垂直。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沿着______(选填“OA”“OB”或“OC”)方向;
(3)如图丙所示,一拉杆旅行箱在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图中O为支点,AB与水平线OB垂直,AB与F共线。则图中的线段______(选填“OA”“OB”或“AB”)表示力F的力臂。
18.(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2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______个钩码,如果在B点不悬挂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施加拉力,则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19.(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实验时,小华将杠杆挂在支架上,如图甲所示,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杠杆水平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 ___________个钩码。
20.(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2016·北京卷】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_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
四、实验题
21.(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为使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侧调节,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B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下列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减少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 B.增加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
C.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D.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3)若撤掉杠杆B点的钩码,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施加拉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拉力大小不同,根据此现象,请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______?
22.(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臂成正比”。
(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的起始位置;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3.(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学习杠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利用铁架台、钩码和带有刻度的杠杆等器材做了如下的实验。
(1)首先老师利用如图1所示的杠杆进行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在杠杆支点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4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A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下来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_____(选填“是”或“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AB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2)接下来老师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继续做实验,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在杠杆支点O的右侧10cm位置处挂5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下来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上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理由是 _____。
五、计算题
24.(2022春·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的支点为O,在A端悬挂物体甲,质量为10kg;在B端用细线连接物体乙,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AO:OB=1:2,g取10N/kg。求:
(1)物体甲所受重力G甲;
(2)杠杆B段端受到细线的拉力F;
(3)物体乙的质量m乙。
25.(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希用家里的刻度尺、一根木棒和电子秤粗测一个西瓜的重力。小希用网兜将西瓜挂在木棒上的B点,将木棒的一端O放在桌边,用挂在A点的电子秤竖直拉起木棒,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电子秤读数为8N。用刻度尺测出AB=5BO,不计棒重、网兜重。求:这个西瓜的重力G。
26.(2022春·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1.5m, OB=1m,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G是200N,当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80N时,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B端所受拉力大小为F。(不计杆重和绳重)求∶
(1)杠杆B端所受拉力F;
(2)画出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配重受力的示意图;
(3)配重所受重力G。
六、作图题
27.(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8.(2022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200N,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则F=300N,由杠杆平衡原理得
所以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由题意可知,乙球浸没在水中,且其体积为,即可得乙球排开水的体积也为,所以乙球受到的浮力为
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甲物块重400N,且,杠杆B端所受的拉力为F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甲×OA=FB×OB
所以杠杆B端所受的拉力FB为
故B错误;
C.因为杠杆B端所受的拉力为200N,所以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得,乙球受到杠杆B端的拉力也为200N,又因为乙球浸没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以乙球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乙球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且重力等于拉力与浮力之和,所以乙球的重力为
G乙=F浮+F`B=100N+200N=300N
故C正确;
D.因为乙球的重力为300N,所以根据G=mg可得,乙球的质量为
又因为乙球的体积为,所以乙球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设杠杆左端力臂是L左,右边力臂是L右,左边重物300N,右边重物400N,开始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
将两边重物同时减小100N时,此时左边重物200N,右边重物300N,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由此可见,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右端下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格长度为L,
A.把左侧的钩码减掉一个,左边=2G×4L=8GL,右边=5G×3L=15GL,左边<右边,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把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左边=3G×5L=15GL,右边=5G×3L=15GL,左边=右边,能使杠杆重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在左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左边=4G×4L=16GL,右边=5G×3L=15GL,左侧>右侧,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把右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左边=3G×4L=12GL,右边=5G×2L=10GL,左边>右边,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A.修枝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
B.食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如图,杠杆左右两侧对应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分别为
可知
松手后,杠杆左端会下沉,故A错误;
B.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时
可知
松手后,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正确;
C.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时
可知
松手后,杠杆右端会下沉,故C错误;
D.在两侧钩码下都增加一个钩码时
可知
松手后,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使用时羊角锤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时园艺剪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时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使用时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故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故A错误;
B.根据杠杆平衡原理,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值不变,而力臂由OB变为了OA,力臂的变长,动力F变小,故B错误;
C.动力臂 OB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C错误;
D.动力臂 OA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支点在瓶盖边缘,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A项不合题意;
B.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短,是费力杠杆,选项B符合题意;
C.支点是锤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C项不合题意;
D.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4.ACD
【详解】A.如图所示,杆秤围绕着B点转动,测量质量时,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测量的,故A正确;
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只有所测物体的质量与秤砣的质量满足下列关系时
经整理可知
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错误;
C.当物体的质量变大时,乘积变大,质量不变,故lAB变大,秤杆上50g的刻度比100g的刻度离提纽更近,故C正确;
D.杆秤围绕着B点转动,围绕固定不动的点为支点,故B点是支点,故D正确。
故选ACD。
15.OA
【详解】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可知线段OA是支点O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则OA表示拉力F的力臂L。
16.OA
【详解】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可知,OA是从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所以OA表示力F的力臂。
17. 3.4 OB OB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一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为3.4N。
(2)[2]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OB的方向是与水平地面垂直,是竖直方向。
(3)[3]如图,拉杆箱是一个杠杆,O是支点,拉力F是动力,把拉力F的作用线延长为FB,过支点O向FB作垂线,则OB是拉力F的力臂。
18. 右 3 不能够
【详解】[1]由图甲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设一个钩码为G,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2G×3l=nG×2l
解得n=3,故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3个钩码。
[3]如果在B点不悬挂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施加拉力,杠杆会逆时针转动,不能够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19. 左 便于测量力臂 2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杠杆向右边下沉,所以平衡螺母应该往左边调。
[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3]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3个钩码,为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2个钩码。
20.OA
【详解】力臂的定义为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而过O点与AB垂直的线段为OA,故力F的力臂为OA。
21. 左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C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
【详解】(1)[1]由图可知,杠杆的左端上翘,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右侧,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侧调节。
[2]力臂是指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由于钩码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可以直接读取力臂。
(2)[3]若在B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则此时右侧
3G×3l=9Gl
A.减少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此时左侧
2G×2l=4Gl≠9G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无法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加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此时左侧
4G×2l=8Gl≠9G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无法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此时左侧
3G×3l=9G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可以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故C符合题意;
D.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此时左侧
3G×l=3Gl≠9G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无法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由题意可知,若撤掉杠杆B点的钩码,则A点钩码数目及其位置不变,即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当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施加拉力,拉力大小不同,力臂大小也不同,故此现象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
22.(1) ;(2)见解析
【详解】(1)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与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分别设计在杠杆的两端,如图所示:
(2)1.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挂在A点和B点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在A点处挂上3个钩码,在B点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3.向右移动挂钩码的绳套,增大阻力臂,保持B点不动,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4.继续增大阻力臂,重复步骤3,再做两次,把数据计入表格。
23. 相等 不是 不相等 见解析
【详解】(1)[1][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AB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因此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A点到拉B点,拉力力臂没有变化。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大小会不变,即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也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2)[3][4]弹簧测力计斜拉时,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改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会改变,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
24.(1)100N;(2)50N;(3)5kg
【详解】解:(1)物体甲所受重力为
G甲=m甲g=10kg×10N/kg=100N
(2)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为
F=G甲=10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OA=F×OB
解得
(3)物体乙的重力等于物体乙对杠杆的拉力,即
G乙=F=50N
根据G=mg知物体乙的质量为
答:(1)物体甲所受重力G甲为100N;
(2)杠杆B端受到细线的拉力F为50N;
(3)物体乙的质量m乙为5kg。
25.48
【详解】解:电子秤对木棒的拉力F1为8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西瓜的重力为
答:西瓜的重力为48N。
26.(1)300N;(2) ;(3)220N
【详解】解:(1)固定点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B端所受拉力FB为动力,作用在A点的力为阻力,其大小为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杠杆B端所受拉力
(2)配重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还受到绳子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点均在配重的重心,其受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3)配重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的作用及竖直向下的力F和绳子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由力的平衡有
大小等于杠杆作用在绳子上的力,由力的相互性
配重所受重力大小
答:(1)杠杆B端所受拉力F;
(2)配重受力的示意图见解析;
(3)配重所受重力G为220N。
27.
【详解】由图知道O为杠杆的支点,所以过O作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是力臂L,如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力臂的作法,关键是要作出支点到力所在的直线的垂线段,难度不大.
28.
【详解】先沿长力F,然后过O点作力F沿长线的垂线,垂线段长是力F的力臂,如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