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共5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共5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7 13:06:05

文档简介

倪邱中心学校教学设计通用模版
课题 27、皇帝的新装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3 年11月25 日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分析人物形象。2、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3、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学习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分析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学习难点 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
学法指导法 默读法 勾画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学习准备 导学案
学习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再次备课
一、激趣明标二、自主预测三、对学群学四、展示提升五、小结强化六、拓展延伸七、谈谈你的收获与不足八、优秀小组评选 1、导入(学生书写课题)儿歌导入2、明确学习目标1、说出几个难写字、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并找出他们的形近字。头衔 陛下 钦 随声附和 炫耀2、介绍作者。3、说说学习目标中你看不懂的地方。1、根据图片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2、给这些图片加一个标题,并在原文找到相关句子,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填这个词语或短语的理由。以“一个-------------的皇帝”为格式作标题。(可长可短)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 不务正业 昏庸 爱慕虚荣 心虚1、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写在小黑板上)骗 欺 傻 假 虚 2、说说在这个故事中骗子为什么能得逞?“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齐读)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3、说说童话回忆童话的概念,说说你喜欢的安徒生的童话有哪些。《皇帝的新装》根据现实加以想像和夸张,以骗开始,以骗结束,讽刺了皇帝大臣们虚伪愚蠢的丑行,剖析了社会的病态,赞扬了孩子天真诚实的童心。本文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我们的课以创新开始,也以创新结束。游行大典好不容易结束了,皇帝与他的内臣们都回到了皇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皇帝的新装》…… (提示语)诚实正直 光明磊落 诚以待人 信以立身 引导学生抢答,老师补充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组织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并引导他们创新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1课题 30.《寓言四则》 课时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前两则寓言的寓意。2.仿照课文改编寓言故事。
学习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前两则寓言的寓意。
学习难点 仿照课文改编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再次备课
一、激趣明标二、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四、展示提升五、强化小结六、达标测评一、激趣明标二、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四、展示提升五、拓展小结六、达标测评 第一课时简介寓言,导入新课。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3.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蚊子和狮子》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两则寓言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 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仿照课文编写寓言。自编寓言故事参考题目:树和斧子;画笔和颜料:蜜蜂与花朵:猫和老鼠;烟囱和浓烟:第二课时介绍作者,导入新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常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其中《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2.读出停顿3.读通文义翻译句子暮而果大亡其财。此何遽不为福乎?近塞之人,死之十九。你认为两则寓言有什么寓意?这两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做《基础训练》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后学生思考、展示学生练笔、展示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3课题 《盲孩子好他的影子》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3 年12月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学习欣赏文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欣赏文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学习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学习方法 独学 对学群学 合作探究法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
学习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再次备课
激趣导入自主预测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总结拓展达标测评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那就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展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3、学习欣赏文章美。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自主预测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掌握文学常识、并给下列斜体字注音、解释词语: (1)、本文是一篇 ,选自 ,作者 。(2)、潺潺( ): 踉踉跄跄( )( ): 哞哞( ): 霹雳( )( ):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每一个角色所表达的情感。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每组评出最佳朗读奖一名。(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合作探究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明确:(1)按句排行,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渓流水,自然流畅,叮咚有声,适合表现童话内容,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心理。(2)大量运用叠词,如“静静”“轻轻”“潺潺”“沉沉”“幽幽”“飘飘忽忽”“模模糊糊”“踉踉跄跄”“跌跌爬爬”等等。这些词语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2、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寂寞 很快乐 新奇兴奋 给他友情和温暖 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 孤零零 惊喜3、童话中出现了盲孩子、影子和萤火虫这三个主要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盲孩子获得了光明,影子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理解一:对于像盲孩子一样的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理解二: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理解三: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
四、展示点拨(二查)1、小展示——小组内展示,结合群学也可提前进行,主要是合作探究的内容。2、大展示——如何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对学生有争议的或不全面的地方明确、归纳。五、总结拓展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关爱他人的诗句、成语、名言警句等。2、学生要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认真填写导学案中的当堂小结收获。3、老师归纳、总结。 一个盲孩子,由于受到来自多方的关爱,获得了光明,获得了幸福;一个没有生命的影子,因为关爱他人,最终也获得了生命。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童话。让我们带着美的体验,去抒写心中那永恒的“爱”。
达标测评.判断对错。
(1)童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
(2)本文的主题是想告诉我们: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
(3)本文侧重于写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不注重写内心的感受和气氛的烘托。(× )
(4)本文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
七、作业1.以关爱他人为话题写篇小短文。2.选文结尾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这一句中“光明”的指什么?(指爱心。)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文章。指导自主学习,发现个别小组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对学群学。组织学生展示。学生发表见解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心情变化:寂寞——快乐——光明启示:爱能创造奇迹同情弱者给别人帮助,自己也快乐积极、乐观、热情地对待生活
课后反思
PAGE
3倪邱中心学校教学设计通用模版
课题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3.激发阅读《西游记》及其它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学习重点 通过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激发阅读《西游记》及其它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学习方法 讨论法
学习准备 Ppt
学习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再次备课
一、定向导学二、深层独学三、对学群学四、展示提升五、达标测评 激情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3.激发阅读《西游记》及其它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1.文学常识了解《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S%E8%A5%BF%E6%B8%B8%E9%87%8A%E5%8E%84%E4%BC%A0" \t "_parent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S%E5%9B%9B%E5%A4%A7%E5%90%8D%E8%91%97" \t "_parent )之一,由明代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明代" \t "_parent )小说家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小说家" \t "_parent )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孙悟空" \t "_parent )悟空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孙悟空" \t "_parent )、猪八戒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猪八戒" \t "_parent )、沙和尚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沙和尚" \t "_parent )以及白龙马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白龙马" \t "_parent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九九八十一" \t "_parent )难的传奇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传奇" \t "_parent )历险故事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S%E6%95%85%E4%BA%8B" \t "_parent )。故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作者以虚构的人物描述了那个年代的人心险恶、腥风血雨,与唐僧师徒四人所走过困难重重的取经之路。 2.作者简介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小说家" \t "_parent )。字汝忠,别号射阳 ( http: / / baike. / ShowTitle.e sp=射阳" \t "_parent )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读音训练掣( ) 鹚( ) 翎( ) 嗛( )淬( ) 青鹞( ) 鹭鸶( ) 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花鸨( )木木樗樗( )蓼汀( ) 躘踵( ) 窗棂( ) 愕然( ) 擎( )哪吒( ) 幌( ) 提防( )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关于“小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3.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1.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在别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写法?3.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2.完成《基础训练》。 1自主学习2完成导学案一查小组学习,同伴交流小组学习,同伴交流小组、班内展示两种二查先自主,再合作;同伴、组长互查师抽查(三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1课题 28、《女娲造人》导学案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3 年12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2、了解神话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4、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2、激发和训练想象力。。
学习难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独学 对学群学 合作探究法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
学习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再次备课
激趣导入自主预测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总结拓展达标测评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神话世界,今天,我们步人美丽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展示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2、了解神话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4、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自主预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女娲( ) 澄澈( )( ) 灵敏( )掘( ) 起 掺和( ) 踪迹(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3、选词填空。女娲看着自己亲手___的生命,非常高兴,便不停手地___人。她日夜不停 地_ 呀___,___累了就索性用树枝___满泥巴在地上___来___去,泥巴点子_ 到地上,立刻变成了人,布满了东西南北。(发明 制造 捏 造 蘸 涂 揉 扔 甩 掉 溅 落)4、请用下列短语仿写句子。(1)神通广大——(2)眉开眼笑——(3)疲倦不堪——合作探究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四、展示点拨(二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初读感受是什么?2、再读课文,体会作品主题。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1)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3)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4)运用想象,把成语“喜气洋洋”“眉开眼笑”构想成生动的画面,并用文字描述出来。(100字以内)五、总结拓展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关爱他人的诗句、成语、名言警句等。2、学生要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认真填写导学案中的当堂小结收获。达标测评测一测,检查一下你学习本课的成果如何:1、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2)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和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带有浓厚的 色彩。2、仿照下列的拟人手法和句式特点,再另写一个句子。例句:山涧的小溪,并不因为大海在山下就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在身边而含羞躲藏。仿句: 七、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文章。指导自主学习,发现个别小组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对学群学。组织学生展示。学生发表见解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