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篮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它是不受场地限制,简单实用,经常练习可以提高篮球水平。篮球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移动运球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移动的动作,时机。持球就是最基本的掌控球的动作,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技术,要求必须正确掌握的动作。这就要求认真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
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现在非常普及,有着广泛综合性很强的健身娱乐游戏。它能有效培养参与者的高度协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识。另外,它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的,有利于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篮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但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爱展现自我。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身体素质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于新技能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较差,对于一个事物的注意力不持久,这些对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采用了从基础东西开始学起,一步一步提升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训练水平。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本次课中我添加了以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氛围,在主要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以提问、引导、启发、鼓励、讲授、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以我为主,学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正确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努力提高篮球的技术水平,培养兴趣爱好,奠定终身体育的健康思想。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中的体育教学应“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设计思路
情景导入。
通过知识问答、球性练习、游戏活动,使学生精神振奋,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的布局,结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熟知篮球知识的机会。 2、自主探究。
改变教学思路,把“跟我学”变为“我要学”。利用图板展示和视频教学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参悟动作的技术要领,这样就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技能学练。
从无球的基本站立姿势,到后退跑,再到持球技术的学习,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的深入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循循善诱,环环相扣。
整理放松。
通过优美舒缓的音乐,促使学生尽快的从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结束新课。
教学内容:
篮球的基本技术:篮球的移动(1、基本站立姿势2、后退跑) 2、篮球的基本技术:篮球的持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明确篮球的移动和持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移动和持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篮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
检查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3)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不倒森林”游戏
游戏目的:选择一个快速反应奔跑的类的游戏,对于后面主要内容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并激发了同学们的活动热情,提升了课堂学习气氛。
篮球的基本技术:
篮球移动
基本站立姿势 通过自主学习展板上的图示,让同学们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老师讲授动作要领并纠正动作要领。 2、后退跑
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技术,让同学们更生动直观的学习动作技术。
持球
重点:正确掌握持球动作技术要领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动作技术要领
教法:
1、引导学生尝试性探究自主练习 2、自我展示 3、讲解、示范、组织练习4、分组展示 5、点评分析技术动作
学生练习:
集体练习动作技术
注意事项:
及时改进、提高篮球技术动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3、体会脚步的移动规律和特点;体会正确的持球的部位; 4、体会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若干次
组织教法:
活动有序、气氛活跃,积极练习,团结协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相互鼓励树立信心。 4、遵守规则、确保安全。
五、放松与课堂小结
1、放松活动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结合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2、小结本课,引导指挥学生、参与活动。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