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新兴国家的发展
The collapse of the world colonial system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countries
汇报人
XXXXX
时间
20XX年
小君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01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RESEARCH BACKGROUND
02
新兴国家的发展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01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The collapse of the world colonial system
1、概况
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
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束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
背景
国大党和穆盟的领导
印度反英斗争持续不断
英国调整殖民统治政策
过程
评价
1947.6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分而治之
1947.8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告成立
1950年后巴基斯坦与印度相继成立共和国
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对结束世界殖民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而治之政策给印度次大陆留下了严重的祸根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概况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埃及的独立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独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1952年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
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埃及
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进行武装斗争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阿尔及利亚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达41个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1、概况
拉丁美洲
古巴革命斗争
巴拿马革命斗争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拉丁美洲
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
革命
拉丁美洲
持续不断的展开斗争,1999年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巴拿马
革命
2、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相互支持,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斗争方式多样性,以和平方式为主
成果大: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冲击两极格局
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汇流
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持续不断地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3、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用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3、原因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联合国宪章》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
3、原因
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01
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02
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持续不断地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用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03
各种国际力量和国际舆论的支持
《联合国宪章》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
04
四大
因素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影响
政治:取得民族独立,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
经济:为亚非拉国家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
亚非拉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国际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国际秩序: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
02
新兴国家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countries
1、亚洲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东亚 西亚
模式 东亚模式 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依靠开采和出口石油来发展本国经济
代表国家 韩国、新加坡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卡塔尔
挑战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与资本,承受经济风险的能力差
对策 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1、亚洲
2、非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经济一度发展较快
20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发展转入低潮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非经济再次较快发展
发展历程
石油资源国:安哥拉、苏丹共和国、赤道几内亚
东非国家:地区经济较为活跃,主要国家经济增长较快
南非:世界上主要的黄金和钻石生产国之一,经济发展较好
代表国家
挑战与对策
挑战: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单一出口自然资源的畸形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有很多国家、地区处于贫穷
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非洲
3、拉丁美洲
初步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大多数拉美国家已经济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成就
挑战
对策
依赖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本
实施改革并开展地区经济合作
“中间道路”
经历了从“初级出口发展模式”到以“进口替代模式”为代表的内向型发展再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
课堂训练
1.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这说明( )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
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
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
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
课堂训练
2.电影《阿尔及尔之战》以中立视角,讲述二战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同法国殖民者殊死搏斗的故事。该电影于1967年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69年获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但在法国被禁映5年。由此可见( )
A.新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
B.美法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C.法国存有殖民思维
D.民族解放运动陷入低谷
课堂训练
3.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国家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安第斯条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先后形成。这表明(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B.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C.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世界一极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课堂训练
4.“亚非拉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是从1939年开始的,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的广度和深度。”亚非拉的第二次革命浪潮出现的主要影响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C.使第三世界迅速摆脱落后状态
D.建立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课堂训练
5.20世纪60—80年代,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是( )
A.新加坡和印度 B.印度和中国
C.中国和韩国 D.韩国和新加坡
课堂训练
6.有学者认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间的依附关系。据此,该学者强调( )
A.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彻底瓦解
B.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
C.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各国应致力于摆脱美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