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部分 基础题型限时练
选择+填空训练(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C
2.作为市民应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 ( )
A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2O
B.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Na2O2
C.氢氧化钠由钠离子(Na1+)和氢氧根离子(OH1-)构成
D.氧气中O的化合价为-2
-1
B
4.超轻“固态烟”是将SiO2和液体溶剂混合,经加压、干燥后形成的多孔海绵状结构的物质。它能承受超过自身重力几千倍的压力,绝缘性强、耐高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iO2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B.超轻“固态烟”为新型化合物
C.超轻“固态烟”为制造航天探测器提供了新材料
D.超轻“固态烟”可用于处理海洋原油污染
B
5.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有的“法”是指(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C
6.“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提高二氧化碳吸收量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A
7.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XT3-1所示实验, 实验结果是火柴头先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C
8.下列物质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A.NaOH——苛性钠 B.Ca(OH)2——生石灰
C.Na2CO3——烧碱 D.NaHCO3——苏打
A
9.铋同铅、锡、锑、铟等金属组成的低熔合金的熔点范围在47~262 ℃,可用作锅炉的安全塞。一旦发生火灾,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如图XT3-2是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铋的原子序数为83
B.铋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铋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09 g
D.铋原子的原子核里面中子数为126
C
10.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g
B.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
11.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含量较少)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氮(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B.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D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XT3-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
都是25 g
B.将三种物质t1 ℃时的饱和溶液均
升温到t2 ℃,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
t2 ℃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 ℃时,将20 g乙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D
13.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发现一氧化碳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
C.为防止火腿肠变质,加工时加入大量亚硝酸钠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盐水自救
B
14.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制取O2
B.FeCl3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C.一定质量的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D.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X表示NaOH溶液
D
15.在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滤渣中一定有银
C.若滤液中有AgNO3,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6.(7分)目前城市里大多数家庭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家用燃料的变化历程如图XT3-4所示。
(1)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____(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煤、石油和天然气
不可再生
CH4
(2)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C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XT3-5所示。
①请写出图XT3-5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C+H2O ======= CO+H2
高温
H2O、CO
17.(8分)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用途特别多。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加____________的方法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小欢同学欲过滤一杯浑浊的水,现在实验台上有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你帮她检查发现还缺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此仪器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肥皂水
煮沸
玻璃棒
引流
(3)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放少许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mL。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20
2H2O ======= 2H2↑+O2↑
通电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