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中国人民 来了
起
站
——毛泽东
1
2
3
学习目标
掌握关键句的含义、作用
掌握本文的语言艺术
4
领悟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熟悉开幕词文体,理清文章内容
毛泽东照片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第二部分 写作背景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之一: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第二部分 写作背景
大五角星:
小五角星:
红色:
黄色: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代表革命
代表光明
你知道国旗构成要素的象征吗?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第三部分 文体知识
93%
82%
第三部分 文体知识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1.明确字音
召开 (Zhào kāi ) 勉强 (Miǎn qiǎng) 妥协(Tuǒ xié)
复辟(Fù bì) 警惕(Jǐng tì) 侮辱 (Wǔ rǔ)
2.解释词语
不屈不挠:
永垂不朽:
繁荣昌盛:
第四部分 检查预习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第五部分 整体探究
(一)划分层次,梳理结构
(二) 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具体含义
(一)划分层次,梳理结构
第五部分 整体探究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 (第3一6段):
第三部分 (第7一12段):
第五部分(第13—16段):
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介绍会议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井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结束语,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二)分析题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具体含义。
"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表达了历经艰难
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
第五部分 整体探究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S
W
O
T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第4段)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明确】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情感之深切。
(第6段)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明确】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第7段)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白己的警惕性。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明确】“务必〞 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第12段)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
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生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确】
"必将〞道出了不子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第13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酒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六部分 体会情感
【明确】“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小结 情感变化
愤怒、惋惜
骄傲、自豪
清醒、警惕
蔑视、自信
缅怀、敬仰
第七部分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1】品读语句含义
【问题探究2】赏析语句作用
【问题探究1】品读语句含义
(第4段)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明确】 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诚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決心。
1、"任何”“一切〞“唯—”“决无”作者想告诉人民什么?
【明确】“不允许”和“任何” 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问题探究1】品读语句含义
【问题探究1】品读语句含义
(第11段)那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士。
1、"不允许”“任何〞有何深意?
(第9段)赏析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
【问题探究2】赏析语句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闸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
第八部分 赏析艺术特色
1.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一立足当下一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
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2.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充沛
课文作为一篇开幕词,语言通俗易懂旦准确,如,“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胜”“永垂不朽"等。
术
艺
特
色
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主旨
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第九部分 拓展延伸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毛泽东主席的高略远瞩?
1.清晰的民族认识
(第6段)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圧迫和剥削的结果”。
2.清醒的历史观、人民观。
文章中,毛泽东讲的最多的是“人民”二字。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我们建立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牛牢地掌握这个武器。”
3、长远的大局观、 发展观。
文化建设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10段)“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4.冷静客观的时局观。
坚定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方针。未来的新中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业已取得的政权,保卫人民取得的胜利果实。过去,我们依靠人民军队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今天,我们仍然依靠人民军队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