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5 09:2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
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干旱”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2.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银色中国” ——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从浙江舟山群岛到西藏阿里北纬30°纬线经过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全景式图画。读图,完成3~4题。
3.北纬30°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摄制组在B地区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
A.云南的过桥米线 B.陕西的羊肉泡馍
D.西藏的糌粑 C.新疆的羊肉串
读图,甲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乙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据图完成5~7题。
5.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甲图中A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寒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6.乙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插秧),最可能在甲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7.甲图中③地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两年三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8.小明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路线所经地区的主要运动项目为游泳 B.②路线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③路线可见到牦牛 D.④路线所经地区森林常绿
9.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白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A.白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遂渐降低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C.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A.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一条非比寻常的山脉,横亘在中华大地上,这条山脉就是秦岭。读图完成11~12题。
A.横亘在陕西省中南部地区 B.分隔了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
C.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山脉 D.大致呈南北走向
1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可谓“一山分南北,意义大不同”。以下叙述能反映秦岭地理意义的是( )
A.西安的1月平均气温大于0°C B.渭河的年径流量比汉江大
C.秦岭的南坡比北坡降水多 D.渭河平原以水田为主,汉水谷地以旱地为主
1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主要体现在( )
①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③涵养汉江、渭河水源④提供药材,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年6月9日天气预报,受冷暖气流影响,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将出现一轮较强降雨,重庆、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结合材料,完成14~16题。
14.材料中提到的区域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5.本次强降水不可能出现( )
A.城市内涝 B.农田淹没 C.水库水位抬升 D.大气污染
16.重庆山区应该预防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滑坡、泥石流
17.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1月均温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8.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成都的年平均气温,根本原因是( )
A.两地的气候不同 B.两地的海拔不同
C.两地的降水不同 D.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
读武汉、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不同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四个城市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0.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城市所在区域全年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
B.②城市所在区域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C.③城市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
D.④城市所在区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1反映的是 地区的景观, 图2反映的是 南方地区的景观。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项目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大于0°C
河流封冻情况 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3)某年7月,我国南方地区受台风影响,出现了大范围的风雨天气,对该区域 (糖料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2.下图示意我国乡村地域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①地区深居内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甲河位于 西北地区。②地区位于 (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2)乙是 山脉,③④地区农业类型差异大,主要气候原因: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 ; 。
(3)⑤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4)⑥地区稻渔种养面积大,耕地类型以 为主,
23.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从甲地区到丙地区,地面植被由森林、草原向荒漠过渡,该景观的变化主要受 (气温/降水/地形)的影响。
(2)我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下列特色饮食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青稞酒 B.乙地区——肉夹馍
C.丙地区——烤全羊 D.丁地区——剁椒鱼头
(3)来到丁地区的部分游客出现头疼、呼吸困难、流鼻血等反应,主要原因是 。(2 分)
(4)根据图中信息,请从河流的流量和结冰期两方面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水文差异。
。(2分)
(5)划分甲和乙地区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2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作为新能源之才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易受台风影响的城市 主要位于 区域。填字母)
(2)B区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省级行政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C区域有一种特色食品叫“糌粑”,主要制作材料是
(3)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城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 、 。(填字母)
(4)在甲、乙两幅气候图中,一幅是广州的,一幅是北京的,北京的是图 。
参考答案
A 2.B 3.B 4.D 5.A 6.D 7.B 8.A 9.B 10.C 11.A 12.C 13.A 14.B 15.D 16.D 17.D 18.B 19.D 20.D
(1)北方,南方
(横向)小于0℃;不封冻;800毫米以下;以旱地为主
甘蔗
(1)干旱,西北,青藏高原
阴山;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多;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防寒
水田
(1)降水
C
海拔高,大气稀薄,氧气含量少
黄河:径流量较小,汛期较知,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长江:径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
(1)C , D
维吾尔族,青稞
A,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