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9-06 16: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要点辨析
1 .如何理解物质“固”“液”' ,气”三态的转变
“固”“液”“气”三态的转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我们只要搞清转变的原因,就可掌握它们.其转变关系归纳如下:
2 .正确认识露、雾、霜、雪、雨
自然界中常见的露、雾、霜、雪、雨都是由水蒸气经过某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具体情况简要如下:
3 .水的沸腾实验现象观察
通过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沸腾进行的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 l )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2 )液体沸腾需要有热.以上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液体都不会沸腾.
疑点辨析
1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热量、内能是热学的三个基本概念,但很多同学对这三个概念混淆不清,现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作如下对比.
三者的区别:
( l )概念不同
从宏观上讲,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微观上讲,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2)单位不同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内能和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简称焦). ( 3 )影响三者大小的因素不同
由于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所以,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反之,分子运动越慢,温度越低.内能包括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其温度、体积一定时,如果状态未发生变化,则其内能也就未发生改变.热量只是反映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而不是物体内能的量度,因此,我们不能用“含有”, “具有”, “有”,等词说明热量,而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2 .燕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影响燕发快慢的因素
4.生活中的“汽”
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在空气中就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白汽”是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一团(或一片)白色的物质.“白汽”既然能够看到,很显然,它不是水蒸气,它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或小液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许多“白汽”“白雾”“白烟”等现象,要把它们区别开来,就必须弄明白它们的成因.
( l )锅中的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将出现“白汽”.将火熄灭,“白汽”会更多.
当锅中的水沸腾后,有大量的水变成水蒸气,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方的温度比锅内水的温度要低,所以水蒸气在水面上方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当火熄灭后,周围温度降低,使更多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白汽”也就更多.
( 2 )盛夏,打开冰箱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白汽”冒出.打开冰箱门时,冷气会从中冒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便是人们看到的“白汽”现象.
( 3)炎热的夏天,冰棍冒“白汽”. 冰棍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逐渐熔化成液态,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温度降低而液化成了无数很细的小水滴,看上去就像有一股股白色的汽附在冰棍周围.( 4 )深秋的早晨,会看到漫天“雾气”. 深秋的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大量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雾”. ( 5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用弥漫的白色烟雾营造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
如果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气,演出不能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舞台上施放的白雾,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6 )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大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人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汽”. 烧红的工件温度远大于100 ℃ ,放人冷水中,工件附近的水迅速达到沸点并汽化.水蒸气升到水面上方,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而液化成小水滴.( 7 )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呼出“白汽”. 这是因为户外的温度非常低,人嘴里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
( 8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眼镜上会蒙上一层“白雾”.
在寒冷的室外,眼镜的温度和室外的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一样低,当人戴着眼镜进人温暖的室内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便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眼镜就蒙上了一层“白雾”,使人无法看清室内的物体.
( 9 )喷气式飞机后面常拖着一股“白烟”,甚至还能以蓝天为“纸”、飞机为“笔”,用白烟写出大幅的标语来.
飞机尾部的白烟并不是飞机喷出的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天空中有许多无色透明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冷,且空气中又混杂着一些细小的尘粒时,水蒸气就会以这些尘粒为核心凝结成小小的水滴,这些成群的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在晴朗的天空,水蒸气的温度很低,但没有凝结核,所以无法形成小水滴,过冷的水蒸气遇到这些小颗粒,就形成大量小水滴,它们就是飞机后面拖出的那条白白的、人们以为是烟的“长尾巴”.
例题:
例1: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 .取适当的温度计
B .观察它的量程
C .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
D .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E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都浸人被测液体F .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 .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H .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正确的顺序为:DABCEFHG .
例2 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
A .放入沸水中煮
B .放入温开水中泡
C .用酒精棉花球擦洗
D .用干净的自来水冲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例5没有电的地方有时使用如右图所示的“罐中罐冰箱”来保存食物.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有潮湿的沙子.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沙子上浇水,这样就能起到食物保鲜的作用.潮湿的沙子的作用是 ;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
例6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 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在10 格处,当玻璃泡放人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60 格处,通过计算可知:
( l )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是
( 2 )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每一小格代表温度值是2 ℃/格.该温度计测量范围是:一20~200 ℃ .
例7.如下图所示,甲杯中是热水,乙杯中是常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冷水.我们会看到甲杯中的水“冒热气”,而乙杯中的水“不冒热气”.请回答“冒热气”是什么物理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热水“冒热气”和冷水“不冒热气”的原因.
“冒热气”是液化现象.热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方会产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水蒸气,水蒸气放热要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热气”.常温下的冷水上方,尽管也有水蒸气,但在没有温度差的环境中不发生放热现象,因此水蒸气不能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热气”.
例8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祛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 倾斜了,原因是 .
本题的突破口就在于左盘敞口杯中的冰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盘的祛码自然状态下是不会改变的,天平由平衡到一段时间后失去平衡,左盘到底是变重还是变轻,成了利断倾料的关忱水分蒸发是一种可能情况,但几分钟内不足以使天平失去平衡(变化量太小),主要原因在于放有冰块的杯子表面会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附着上一层水珠,从而增加左盘的质童,所以天平会向“左”倾斜。
例9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觉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温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正解B .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内容属(新大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理解”和“掌握”的层次.试题有一定难度.我们一般认为洒水后,水蒸发,带走了周围环境的热童,使温度降低,人应感觉到比较凉快.但这道题反而使该经过的人感到热,这似乎矛质.但我们知道,柏油路硒得发烫,水洒在上面蒸发,水蒸气的温度较高,且使空气中的湿度加大,人身上的汗液很难蒸发,故人反而感觉闷热.付选项A ,我们知道,洒水车中的水虽经过曝硒,但内能增加的不多,水温也不会太高.地面上的相民快被地面吸收和蒸发,反射到人身上的不会很多,C 也不符合题意;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与人的体温相比,不会比人体温度高,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D 选项也不对.
说明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好题,使我们了解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扩宽了热现象知识.
例10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 ,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正解这道题考查的内容属《 新大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理解”和“掌握”的层次.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的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至0 ℃ 而凝固,在手和金属之间形成极簿的一层冰,从而将手粘在金属上.香港有一篇报道,一小孩用舌头舔冰箱冷冻室内食物,结果舌头被食物粘上,就是这一道理.如果手是干燥的,则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只是有时才会发生上述情况.而在同样条件下用潮湿的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这并不是说木头的温度比金属温度高,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当手接触金属时,手上的热会由与手接触的那部分金属迅速传递到金属其他部分,因此手的温度明显降低,使得水分凝固.而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量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误解我们在回答此题时容易犯两个错误:① 是认为金属比木头的温度低;② 是忽略了题目的“有时会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练习:
1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来测量温度的.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图中所示的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两个实验步骤.
请写出三处错误:
2 .将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内:
( l )初冬,清晨江面上出现的大雾 .
( 2 )冰棒在嘴里化成了甜水 .
3 .家用电热驱蚊器中的发热元件是由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R随温度t 的变化如图所示.通电后,电阻器发热、温度上升,使药片散发出驱蚊药味.当电阻器产生的热量与向外散发的热量平衡时,电阻器的温度达到一个稳定值,并保持这个稳定的温度工作.由图可以判断,通电后该电阻器的功率变化情况是 ,稳定时的温度可能在 区间内.(选填“0~t1 ”, “t1~t2”,“t2~t3” )
4 .运输食品时,常利用干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吸热,来使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为了减轻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植树种草,提高绿地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使土壤中的水分 减慢.
5 .家庭用的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只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上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这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只的读数 ;在相同室内,若玻璃泡上湿布干了,且忘了加水,则这两只温度计的示数
6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缥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雾,晶莹的落,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试分析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
7 .抗击“非典”时,我们要经常测量体温,相信你对人体体温及体温计有所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B .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体温的
C .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
D .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为37 ℃
8 .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温度计,其中只有一只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感温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感温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着后放在空气中,它们的示数都为15℃ .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 )
A .等于15℃ B .高于15 ℃ C .低于15℃ D .无法判断
9 .在冬季,汽车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合物装人汽车的冷却系统,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体具有较低的 ( )
A .温度 B .凝固点 C .沸点 D .燃点
10 .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此液体一定在蒸发
B .此液体一定在沸腾
C .此液体可能在沸腾
D .此液体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11.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暖和的室内到室外镜片变模糊了
B .0℃ 的水也能蒸发
C .把正在融化的冰拿到0 ℃ 的房间内,冰不会融化
D .夏天,自来水管会出汗
12 .海波的熔点是48 ℃ ,则48 ℃ 的海波呈(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态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 .给一定质量的水个温加热,其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中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c D . d
14 .如下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 ( )
A .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B .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C. 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
D .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
15 .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活动中,长虹同学在如下图所示的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出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
( l )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在瓶口内将出现 ,蒸发皿的底部出现
( 2 )若将冰块换成开水,瓶口内、蒸发皿底部与前面的实验现象不同的是
( 3 )通过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蒸气在遇 时(选填 “冷”或“热”) ,才能 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并说明理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 .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他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 .经过40 分钟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时间t / min 0 l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l /℃ 80 64 55 50 4l … 21 20
棉絮组水温t2/℃ 80 56 43 32 28 … 20 20
( 3 )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