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导学案)(无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导学案)(无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4 17: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学案
)念奴娇 ·过洞庭
学习目标:
1、理解词意;
2、赏析“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3、体悟豪放词的特点。
自学案
一、文化常识积累
1、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1170) ,字安国, 别号于湖居士, 本蜀之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 生于明州 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 廷试,进士第一,授承事 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政治上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 两度被劾罢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 为权相秦桧所忌, 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 并将其父下狱。 次年, 秦桧死, 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 中书舍人等职。隆兴元年(1163 年) ,张浚出兵 北伐,被任命为建康留守。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 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 湖病逝,年仅 38 岁。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全宋词》辑录其 223 首词,词作 特点“ 豪壮典丽”。
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 被视为天才儿童, 《宋史》 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宣城张氏信 谱传》说他“ 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公元 1147 年,张孝 祥十六岁, 通过了乡试, 走出了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十八岁, 孝祥在建康从蔡清宇学, 二十二 岁时, “再举冠里选” (张孝伯《张于湖先生集序》 )。到二十三岁中状元前,事迹大致如此。
作为一个出身“荒凉寂寞”的年青人, 张孝祥能在同时代文人中脱颖而出, 必有不凡之处。 归纳起来, 一是才华卓绝, 如时人对他的评价“天上张公子, 少年观国光”(王十朋),其次也 有英迈的性格,“谈笑翰墨,如风无踪”(张拭) ,“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 外”(杨万里)。从这些评价中, 可见他自少年时代起, 便具潇洒倜傥的气质, 英伟不羁的性格。
2、创作背景
公元 1127 年,宋都开封为金兵所破,徽、钦二帝被俘,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 都于杭州。宋室南渡成为南、北宋的分水岭。金兵大量屠杀无辜平民, 把人视同猪狗, 开封及 周边方圆几百里都惨遭杀掠, 饿殍遍地, 竟食人肉, 大量汉人被在耳朵上刺字, 作为奴隶出卖。 金人搜刮大量土地, 强制中原人改变发型和服饰, 朝廷上下为之一空, 二百年府库蓄积荡然无 存。张孝祥心怀亡国之痛, 主张抗战以恢复中原。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 年) ,张孝祥因受政 敌谗害,被说成“专事游宴”,正直且自视甚高的张孝祥一气之下罢官返家。他从桂林北归, 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时年 35 岁。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 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 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 积极主张收
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
3、关于"念奴娇”词牌
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 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唐玄宗每次 辞岁宴会时间一长, 宾客就吵闹, 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 大家才 安静下来。念奴色艺双全, 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 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本词牌又名《百字令》《酹 江月》《大江东去》。
教学案
一、导入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一) 赏析上阙
1、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阙的内容。
2、前三句话交代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3、思考:词人笔下的洞庭之水有什么特点?词人是如何表现湖水特点的?
4、杜甫在《屏迹三首》中写道: “杖藜从白首, 心迹喜双清。”行迹是表、心灵是里, “心 迹喜双清”是杜甫的自况; “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自况,你怎么理解
(二) 赏析下阙 理解词意: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 明。而此刻的我, 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 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
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 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 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我尽
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思考:我们能够从下阙的那些诗句中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 “肝胆皆冰雪”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三) 请同学们概括本词的主旨。
(四) 小结
词的上阕: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 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 怀,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附:艺术赏析
1.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
全词通篇景中见情, 境界空阔, 给人清虚而空灵的感觉, 表现了词人胸怀洒落、气宇轩昂, 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此首月夜泛洞庭作。写水光月光, 上下澄澈, 境极空阔。 而胸襟之洒落,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洞庭” 两句,言湖中无风。“玉鉴”两句, 言湖面之广。“素月” 三句, 言月光映水之美。“悠然” 两句, 收束上片, 言泛舟之适。下片, 写月下之感。“应念” 三句,言中心之纯洁。短发”两句,言夜深湖冷。“尽吸”三句,言湖 上豪饮。末句,言湖上独啸。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
2.化用典故,翻陈出新
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意境,如从已出,不露痕迹。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北斗”,出 自《诗经 ·小雅 ·大东》 : “维北有斗, 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 这首词中则 反其意而用之,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又如“不知今夕何夕”,出自《诗经 ·唐风 ·绸 缪》 :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本来是男子在新婚之夜对美好的夜晚、美丽的妻子喜不自胜之 词,词人借用来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检测案
1、探究经历、性格、思想、时代对创作的影响。同为豪放派词人,以同一个词牌为题的 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请根据第一个表格提供的信息,探究完成第二个表格。
苏轼 张孝祥
1.青少年便“奋厉有当世志”,年仅二 1.资质过人,二十三岁中状元;
经 历 十一岁凭才华名震京师; 2.多次遭到朝廷的贬谪, 经历十分坎坷, 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乌台诗案” 后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 (今海南儋县); 3.一生筑过三条长堤, 年近六旬在惠州 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修长堤。 2.得罪秦桧曾被诬告。五年中升迁为中书舍人, 遭妒被弹劾, 丢官外任, 但密切关注战局变化, 并提出抗金计策,后朝廷议和,又被弹劾,回 乡退隐,绝意仕途; 3.政绩卓著,因地制宜,创出佳绩。在抚州平 定兵乱,离开时父老夹道相送;在平江使得万 千灾民得以生存;在芜湖捐出自己的三百亩田 地为湖,疏通水源,为今日镜湖。 4.英年早逝,卒年三十八岁。
性 格 性情孤傲、政见独立,做人光明磊落、 直言敢议、豁然达观 不计个人得失、直言进谏,有强烈责任感。
思 想 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 责任感, 并参入了大量佛、道思想, 超 然物外,与世无争。 家族笃信佛教,以禅宗教义来调剂身心。儒家 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忧患意识。佛道思想对个 体生命意义的追求,受挫后变得较为理智、平 和、淡泊,以寻求内心的净化和超越。
时 代 北宋的“升平时代”词作表达希望得到 朝廷重用、建功立业和理想难以实现的 苦闷。 南宋, “靖康” 乱起,金人南侵,民族危亡, 统治者苟且偷生,抗金复国、收复失地、恢复 民族自尊成为一些士大夫的愿望。
请从下列几个方面比较两首词:
景象 意境 情感 手法
《念奴娇 ·赤壁怀 古》
《念奴娇·过洞庭》
2、赏析张孝祥的《浣溪沙》一词。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这首《浣溪沙》上片写景, 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作者的心情。下片直写作者对中原 故国的怀念。全词只有六句, 四十二个字, 却表现了颇为博大的主题思想。作者炽热的爱国主
义思想,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该词写情真切,景物描写、 气氛烘托、感情抒发巧妙组合,辉映成篇,作者的艺术技巧,由此也可见一斑。
课时作业
请用规范汉字工整地抄写《念奴娇 ·过洞庭》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