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
一、整本书阅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 _______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___________事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子民所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___的想法。
仙台
匿名信
看电影(或:幻灯片)
弃医从文
2.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________》。
(2)在南京矿务学堂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____________》,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琐记
天演论
(3)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
③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 )
④他的脸是长而胖的,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
范爱农
寿镜吾
衍太太
陈莲河
3.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__,他是徐锡麟的学生,后来因__________而死。
4. 散文集《朝花夕拾》中《___________》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_____________的态度。
范爱农
溺水
范爱农
否定批判
5. 《琐记》中提到作者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
6. 鲁迅首次知道“物竞天择”,接触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__》中有提及。
7.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________》《___________》。
天演论
琐记
无常
五猖会
(二)整体感知
8.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根据你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体验,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完成表格。
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 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认真负责,真诚热情,毫无民族偏见。
善良,关爱、疼爱“我”。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 人物评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寿镜吾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而不厉。
续表
9.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0. 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其中的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参照示例,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完成表格。
篇目 内容 教育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我”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鲁迅借此表达了应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续表
篇目 内容 教育思想
《五猖会》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四孝图》 写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
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天性的教育思想。
鲁迅借此表达了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11.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和习俗的不合理。
C. 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D
13.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作者在《〈二十四孝图〉》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______的愤怒之情。
D【解析】“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是鲁迅的小说《故乡》揭示的主题。
洋务派的办学情况
妨害白话者
二、中考模拟训练
(一)
1.在“影响鲁迅成长的老师”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票选《朝花夕拾》中的“魅力教师”,你想给谁拉票?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寿镜吾先生。他有古代知识分子的质朴、正直、博学,虽然有点迂腐,但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如“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让鲁迅不断进步。
示例二:藤野先生。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热情诚恳,关心学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来自弱国的学生鲁迅,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如为鲁迅修改讲义,教鲁迅画解剖图等。
2.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说:“ 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我们也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鲁迅?结合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青年时代的回忆,让我们多角度地去了解他,认识到他勇于战斗的一面,慈爱亲切的一面,还有忧国忧民的悲怆的一面。
(二)
1.你准备为初一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你将下列篇目的序号填在下面演讲文段中对应的横线上(每条横线上有两个答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1)________;有表现
A、F
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2)__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3)________。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I、J
D、E
2.《朝花夕拾》中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长与〈山海经〉》
《五猖会》
(三)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在叙写时,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事,却以成人的眼光给予评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完成表格。
视角 人物 原文摘录 “我”的情感
儿童视角 阿长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小鲁迅”对阿长的不满、无奈之情。
续表
视角 人物 原文摘录 “我”的情感
儿童视角 衍太太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人视角 阿长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太太 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小鲁迅”对衍太太鼓励“我们”吃冰的感激之情。
表达了“大鲁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表达了“大鲁迅”对衍太太这样的“流言家”的愤恨与批判。
2.鲁迅先生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特殊的叙事视角来创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昔,文章真实而富有童趣;以成人的眼光予以评价,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富有思想性。采用这样特殊的叙事视角,让读者看到了天真烂漫的“小鲁迅”是如何渐渐走向深沉,走向冷峻,成为那个充满批判精神和自省意识的“大鲁迅”的。
(四)
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节选自《朝花夕拾》)
1.甲、乙两位同学在针对上面的语段进行讨论时,各自发表了看法。若你参与其中,你会发表怎样的见解?
甲: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名医”用药特别,有故弄玄虚之感。
乙:“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我觉得这话有趣,其中“的确”强调“名医”用药形成舆论,很有影响力。
你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写“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其实是以讽刺的笔调写庸医误人,表达了对名医们故弄玄虚的深切的痛恨。
2.我们也学过鲁迅与医学有关的文章,试写出篇名及与鲁迅学医生活有关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名:《藤野先生》。事件:“我”留学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他帮“我”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还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和真诚,让“我”感受到被尊重。
(五)
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主题为“读书·行走 ,朝花夕拾”的鲁迅纪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以下是活动开启仪式的发言稿,其中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行走 ,朝花夕拾”鲁迅纪念活动又开始了 。
①《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交流活动也将随之开展。
B
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读懂鲁迅、走近鲁迅,践行鲁迅先生的精神。
③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重温课堂上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
④除了读书交流外,我们还将寻访鲁迅先生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 ②④③①
1. 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衔接。根据句意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读书·行走,朝花夕拾”鲁迅纪念活动,首先要引出活动的内容,即“重温课堂上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紧接着引出代表作品《朝花夕拾》。“除了读书交流外,我们还将寻访鲁迅先生工作和生活的足迹”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最后总结“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读懂鲁迅、走近鲁迅,践行鲁迅先生的精神”。
2.任务二:在朗诵会上,同学们朗诵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并畅谈体会。
小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小文 :《阿长与〈山海经〉》让我体会到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深切而真挚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轮到你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