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说出三首诗所写的节日,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并能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3.学习收集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兴趣,能自主了解并记录传统节日与风俗。
教学重难点
学会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抓关键词这四个方法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任务一: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猜节日(习俗),引导学生抓住图片上的习俗,得出今天所要学习古诗的相关节日。
(二)引出课题:你最喜欢哪个节日?
(三)(板书:古诗三首)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认知。
二、检测预习 以学定教
(一)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生词,初步认知
2.学生领读生词,其余学生跟读。
3.学生去拼音读生词。
4.学生齐读生词。
【设计意图】本文出现的会认字和会写字较多,部分词语理解难度较大,从文中出现的词语入手,可以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三、寻找习俗想象画面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整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示范读,学生分辨停顿
3.教师小结:这就是七言律诗的停顿规律,只有读好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4.学生挑战读诗
5.教师小结:那我们就伴随着音乐一起读!所以(板书:诵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6.学生齐读古诗
7.教师通过询问“元日”的具体日期,来提示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时可以通过“借助注释”的方法解决问题。
8.教师小结:元字在古代是“头”的意思,所以在这里的元日是指农历一月的第一天,大家记住了吗?
任务二:想象古诗节日情景
1.默读古诗,圈画关键词(“爆竹、屠苏、桃符”)
2.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节日氛围
(1)抓“爆竹”感受节日气氛。
①学生通过结合自身放爆竹的经历来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热闹场景。
②学生带着放爆竹的兴奋齐读诗句
③学习“除”字,提示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字义。
④教师小结:这就是春节重要的风俗之一(板书:燃爆竹)
(2)抓“屠苏”感受节日气氛。
①说明屠苏的习俗
从年轻人先开始,再到老人,这代表在新年里要把最新的祝福送给家里的新生代。
②学生情景代入,感受祝酒的热闹
③教师小结:这些祝福的话暖暖的,就让我们带着暖暖的祝福一起读:春风送暖入屠苏(齐读诗句)。
这也是过春节的习俗(板书:饮屠苏)
④教师小结学习方法:刚刚同学们根据想象代入情境,再现了喝屠苏酒的场景,还互送了祝福,这样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板书:想象画面)
(3)抓“桃符”感受节日气氛。
①教师说明桃木的作用,带领学生认识桃符。并提示换桃符的心情。
②学生指名读
③学生齐读
④教师小结:换桃符也是古人庆祝春节的风俗(板书:换桃符)
⑤指导书写生字“符”。
A教师提示书写要点并范写
B展示学生书写,学生评价,再写
⑥教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抓“爆竹”、“屠苏”、“桃符”这些习俗,想象到了古人过春节的热闹场景,所以说找准词语、抓住关键,想象画面,学会了这首古诗,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3.配乐读《元日》
4.和歌以诗。
【设计意图】运用了以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理念,在研读《元日》这首诗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学习抓关键词、结合想象的方法,为迁移运用在后面两首古诗的学习做铺垫。同时通过抓关键词来感受中国的文化,并且在其中加入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习俗的感知更明确。
任务三:学法迁移 自学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回顾方法,总结,齐读三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刚刚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余两首古诗,能正确找出清明节、重阳节的习俗,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意,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