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鉴赏
——孟子是如何说服齐宣王的?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讲学议论。孟子多次到过齐国,先后受到过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这时正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当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所谓王道,就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反之就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齐宣王希望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孟子主张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统一思想?
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一、婉言拒之。
齐宣王一上来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表明他想重铸先人的辉煌,称霸之心何等强烈。孟子是极端鄙视霸道的,曾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也”(《孟子·告子下》
面对宣王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桓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回答“不知道”,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就把天聊死啦,而自己要想说服宣王地王道的意图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四两拔千斤,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轻轻地把宣王的问题推掉,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一语,把问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掌
握了谈话的主动权。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极其明确、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的这一观点,正是他“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的体现。
二、常言导之。
孟子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孟子深知宣王虽然颇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是实际上宣王非但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连“保民”的念头也根本没有动过。如果在这时直接向宣王宣传“保民”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基础的,效果也不会好,欲速则不达。于是孟子因势利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的方法,引君入瓮,使宣王就范。
首先,孟子抓住宣王“以羊易牛”这件身边小事中其 “ 吾不忍其觳觫 ” 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 “ 不忍之心 ” 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王说,曰:“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宣王虽然被孟子说动了,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忍之心“合于王”的道理,说明他的思想基础还很薄弱,他的思想矛盾还是没有解决。如果这时就直接告诉他“老吾老”“幼吾幼”的推恩方法,只能是生硬的灌输,效果肯定好不了,得解决他“不为也”和“不能也”的问题。
所以孟子接着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举百钧”“察秋毫之末”“挟太山以超北海”这些事是“不能也”,你干不了;“不足于举一羽”“不见舆薪”,不能“为长者折枝”等是“不为也”,是你不想干,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学说铺平了道路。
“不为也”“不能也”的难易问题解决后,孟子发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这一段议论,
说明能不能王天下,关键在于能不能推恩。但是宣王听了孟子这段议论后,还是不能接受,还没有说出“请尝试之”的话,孟子察言观色,知道宣王心里还有障碍,那就是通过战争来称霸天下的“大欲”。这个“大欲”不去掉,“保民而王”的道理是听不进去的。
三、易言激之
孟子还是没有正面强攻,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激将法。“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齐宣王怎么能承认呢?这是反人类罪啊!“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着的“大欲”,但还是不肯说出它的具体内容,“王笑而不言”。
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等内容,逼着宣王自己说“吾不为是也”,接着以排山倒海、不容申辩的气势,连用“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四个排比短句,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实质;紧跟着,用“缘木求鱼”作比喻,点出称霸根本不可能实现,让宣王死了这条心。但宣王还是不死心,“若是其甚与?”认为孟子言过其实。于是孟子乘胜追击,强调指出“缘木求鱼”,只是
徒劳无功,而以武力称霸,将招惹灾祸。为使宣王心服,再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至此,宣王也不得不承认孟子所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四、美言诱之。
最后,孟子又用一连串排比句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打中了宣王好大喜功的心,宣王不得不为之折服, 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完全说服了齐恒公。
在宣王虚心求教、愿意试行的基础上,孟子这才拿出他的一整套施政纲领来。这个纲领的要点有二:一是制民之恒产(物质方面—富民),二是谨庠序之教(精神方面—教民)。这与管子所说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相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孟子像孔子一样,以“舍我其谁”的气魄,“任重道远”的使命感,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那么认真、那么执着、那么热情地到处宣传儒家的仁义礼智,讲解儒家的王道理念,推行儒家的仁政措施。如今,历史的车轮已从金戈铁马、烽火连三月的战国,毫无声息地来到了21世纪。隔着2000多年的岁月静静回望,一束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越发耀眼。
孟子的智慧澎湃如滔滔大河,只有真正走进《孟子》一书的世界中,用心灵去感受字里行间的真意,方才能找到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就会是我们能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作业:
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当代外交风云看“霸道与王道”
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