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课件(共102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项脊轩志》课件(共102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4 21: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2张PPT)
明·归有光
陋室----(唐)刘禹锡-----志行高洁,安贫乐道
老学庵----(宋)陆游-----生命不息,学而不止
聊斋----(清)蒲松龄-----采自民间,整理成文
北望斋----(现)张恨水----寄托希望,怀念故乡
绿林书屋----鲁 迅---- 学匪寓所,以笔为枪
饮冰室----梁启超-----忧国民之“热”,饮冰“消暑”
静虚村----(当)贾平凹----心静如水,虚怀若谷
“饮冰室”,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名。“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一句。意喻自己忧国忧民之“热”,饮冰方能“消暑”。梁启超临危受命,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内心焦灼可想而知。
“绿林书屋”,是鲁迅书斋名,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一些反动文人诬为“学匪”。鲁迅先生针锋相对,遂把自己的书屋“俟堂”更名为“绿林书屋”。“绿林”意即强盗,“绿林书屋”意即“学匪、强盗寓所”。这间书屋,体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无畏战斗精神。
谜语:归有光 (打一成语)
衣锦还乡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代昆山人,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他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其散文风格朴实,“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感情真挚,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
著有《震川先生集》等,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
解题
1.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故名表示不忘所宗。
2.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3.自号项脊生——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旧时多用于书斋茶室饭馆名。如朵云轩,潮人轩。
志:“记”的意思,它散文的一种,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记、志,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
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命名之由有多种说法:

“志”,为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记、志、书、表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通常用以记“事”“物”,如《醉翁亭记》。也是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等。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文体知识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十分腐朽,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他敢于正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由于归有光生平足迹不广,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能从身边琐事着笔。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它印证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
归有光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回首往事,情不自已,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项脊轩志》是归有光19岁时写的作品。他30岁以后,又给该文补写了后记附记。入选教材时删去了“项脊生曰”段议论。
三、写作背景
一 两 三 四
诵读文章思考写了什么(物 事 人 情)?
间老屋
种情感
位亲人
件琐事
诸父异爨、
老妪忆母、
追忆大母、
回忆亡妻
项脊轩
一喜一悲
先妣
先大母
亡妻
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清·梅曾亮
明清小品文的书写方式擅长“寄深情于淡泊”。正如钱钟书先生的父亲钱基博先生说:“《项脊轩志》是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
①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旧:旧日的,原来的。 方丈:一丈见方。 渗漉,渗漏。漉:漏下。
2.下:名作状,往下。 顾视:环看四周。 顾:环视。
3.得日:得到日光。 昏:光线不明。 稍:稍微,略微。为:介词,给,替。
上:名作状,从上面。
4.前:指阁子北面,因这阁子是“北向”的。 辟:开。
5.垣墙,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 周庭,庭子周围。
6.当:遮挡;遮蔽。 始:才,方才。 洞然:明亮的样子。
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内仅一丈见方,只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上百年的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渗透漏下,雨水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四周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时间一过中午(屋内)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阁子北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当”的用法
  ①对着,面对
  王披襟当之(《黄州快哉亭记》)
  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
  ②阻挡,抵挡
  料大王士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
③掌握,主持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④承担,引申为判罪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
  ⑤相当于“值”、“在”,正当
  当是时也(《过秦论》)
⑥应当,应该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居第当传子孙(《训俭示康》)
  ⑦(dàng)恰当;适合,合宜
  恐不当意(《促织》)
  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⑧抵
  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⑨对等,相当
  匈奴来使,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过午,日已昏.意为:刚过中午,日光就昏暗了.
一丈见方:长宽各为一丈左右的方形面积。现代说法是“一平方丈”。
1丈等于10尺,所以1平方丈=100平方尺;1米=3尺,那么1平方米=9平方尺 所以:1平方丈=100÷9 ≈11.11(平方米)。
不过,古人所说的“一丈见方”并不是确数,往往用来表示房子面积不大,整个房间的长度和宽度大约在一丈左右。
姗姗,走路从容,不紧不慢的样子。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栏楯: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增胜:增加光彩。胜:美。
2.满:摆满。 偃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字典义: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3.﹝啸歌〕长啸歌吟。 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4.冥:静,静默。 兀坐:端坐,独自静坐。 万籁:自然界
5.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6.斑驳:错杂。 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
译文: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歌吟,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了(鸟)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非常喜人。
冥《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促织》:“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项脊轩志》:“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偃:1.仰卧
2.放倒。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3.停止。偃兵。
停止战争。
①<形>幽暗;昏暗。
②<形>深远。
③<形>深入。
④<形>静;静默。
冥《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促织》:“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项脊轩志》:“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当侍东宫
当死
当国者
螳臂当车
当与秦相较
①<形>幽暗;昏暗。
②<形>深远。
③<形>深入。
④<形>静;静默。
通“倘”,倘若
阻挡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胐、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称朔,每月初三称胐,月中称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称既望,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 ,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译为: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借书满架
归有光世代书香门第,家道中落但不至于小孙无书可读。“借”,古籍作“藉”,有荐、陈列义。全句可理解为“陈列的书堆满书架”。另,中华书局出版的《震川先生文集》为“积书满架”,积,存也,指室内存书摆满书架。
北向一本释为“窗户朝北。向,窗户”,这和“前辟四窗”相矛盾。向,本意是“朝北的窗户”,如“塞向谨户”(《诗经 豳风》),引申有朝向义。大约项脊轩只有朝北开的门,没有窗户。正因为如此,才“前辟四窗”,否则,朝北已有了窗户。朝南不必再开四窗,因项脊轩“室仅方丈”。
研读第一段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哪一种感情贯穿其中?
明确: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情况及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情趣。
2、修缮前的小轩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老破小黑)
3.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 目的何在?
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
“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
“杂植兰桂竹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
“借书满架”弥补了小屋狭小、冷寂的缺陷。
4.修缮后的小轩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
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由寒苦转为雅美,成为精神故乡)
改建之可喜
读书之可喜
景色之可喜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狭小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破漏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阴暗
一间破屋——项脊轩
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不漏
明亮
兰桂竹木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影移动
幽雅
万籁有声 庭阶寂寂
小鸟啄食
宁静
老旧
百年老屋
总:珊珊可爱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好学善思
志趣高尚
怡然自得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多可喜)
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改建之可喜
读书之可喜
景色之可喜

一间老屋
佳句品析
1.小鸟时来啄食的“时”字换为“偶”字,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时”——时不时。小鸟飞来飞去有动感,有生活气息,给人一种庭院里生机勃勃的感觉。“时”写出了小鸟对庭院的喜爱,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从侧面突出轩中的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突出人与自然合而为一。
“偶”——说明小鸟不常来,偶尔飞来,没有那种亲切感,也不能表现出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2.“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喻志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文人雅士,蟾宫折桂,体现对功名的渴求。
3.“万籁有声”有什么表达作用?(万籁俱寂)
明确:“万籁有声”乃是以动衬静笔法,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深得唐人王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意境。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院前普通的围栏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明亮幽静的环境涵养了主人恬淡高雅的情怀。轩中主人时而“偃仰啸歌”,时而“冥然兀坐”,与兰桂竹木为友,以小鸟明月为曲,虫鸟的窃窃私语,绿竹的风移影动,在作者的耳中都是美妙的自然之声。作者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的悠闲自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远离尘嚣,弃绝纷扰,这一片天地完全是作者的。
项脊轩周围的景物更映衬了轩主人的情怀:兰竹可见主人情操高尚;桂花芬芳四溢,香远益清,可见主人品行清雅,“桂”与“贵”谐音,有蟾宫折桂之意,这也正是祖母的期望。可见主人志向高远,孝心至纯,这样看来,兰桂竹木、小鸟明月都是项脊轩中的精灵,滋养了归有光自由、高雅而又鲜活的心灵。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亮上有棵桂树高达五百丈,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
蟾宫折桂字面意思就是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引申为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多指金榜题名,还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
古代的科举考试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黄榜。
桂榜为乡试录取举人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的时间而得名,头名称为解元。
杏榜为会试录取贡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的时间而得名,头名称为会元。
黄榜为殿试之后朝廷发布的录取进士的公告榜,又称金榜,金榜头名为状元。
哀而不伤,平淡中隐含着不屈的向上的力量,往往是通过一个媒介,如旧屋、门板等来睹物思人
我们从这些“喜”中可以感觉到,少年时期的归有光身上有哪些东西?悠闲快乐的时光、文人的情趣、勤学的习惯、家族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项脊轩的小、旧、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幽静美好做铺垫。
对项脊轩环境介绍,修葺前后对照着写。着墨不多,却清晰勾勒出书房概貌。写书房外部环境,更写出轩中幽静气氛。
景物中处处渗透作者感情。把一间极普通的斗室写得那么可爱,正是作者喜爱这间书房的感情反映。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1)问: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言其“旧”呢
明确:着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
(2)问: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 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
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
(4) (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 作者的情怀怎样
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6)作者细心雕琢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为何如此渲染
明确: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一间老屋
第一段 描写轩室环境,记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况,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陈旧破败,年久失修
旧貌新颜,焕然一新
珊珊可爱,生机盎然
一间老屋
小结:
本段写项脊轩旧状和新貌,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抒发了对百年老屋的特殊情感。我们也感受到少年时期的归有光的悠闲快乐的时光、文人的情趣、勤学等特点,流露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情感
两种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结构上:此句为文眼,,承上启下的作用
诸父异爨
回忆母亲
追忆祖母
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先是:在此以前。为:成为。一:一个整体。
2.迨,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3.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置:设置。
4.往往而是:到处都是。 往往,到处。
西:名词作状语 向西。 逾:越过。
5.始:起初、先。已:(已而),不久后。
为:动词,修筑、修建、砌成。
6.凡:总共。再:两次。
译文: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先是用篱笆隔开,不久后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为义项①:动词,做过。例句:轩东故尝为厨义项②:动词,写。例句:余既为此志义项③:动词,修筑、修建。例句: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义项④:动词,成为。例句: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得义项①:动词,得到、获得、照到。例句:又北向,不能得日义项②:助动词,能够。例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置 -义项①:动词,放置。例句:每移案,顾视无可尊者义项②:动词,设置。例句:内外多尊小门墙
义项③:动词,丢下、放弃。例句:沛公则軍车骑,脱身独骑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作者是通过哪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述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明确:(1)“中通南北为一”——“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门户隔膜人心涣散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
用这三个细节描写,通过声音和动作,寥寥几笔写出了当时的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反映了归家当时的衰落、混乱不堪和人情的冷漠、隔阂的状态。
①“东犬西吠”暗示家族内部关系僵硬、陌生。
②“客逾庖而宴”暗示家庭生活的混乱。
③“厅”在古代本是庄严的场地,除了宴请会客,嫁娶时新人、丧葬时的吊唁都是在厅堂中完成的。而在这庄严的场所中却有家禽栖息,可见这个大家庭礼制的荒废破坏。
(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最初、已而、两次
(从时间变化的角度)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台皿}(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fú)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①<名>厨房。《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君子远庖厨
②<名>厨师。《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
三个大字“荣禧堂”是皇帝亲笔“书赐荣国公贾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宸翰之宝”。这在当时社会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对联是王爷给题的,还客气地称“弟”,可以想见贾家当年势力多么煊赫。
古代不许大家族,祖训是分家,这样才强大,不受欺负
归家祖训,这样会被人称颂的
引中国一句古话“树倒猢狲散”作结:因为归家“读书久不效”,没有人做官,所以导致家道中落,叔伯父分家。作者在这里没有发表评论,但能读出哀婉心酸
勿宣门庭:不宣扬门庭
内外多置小门墙?
1. 由小门见人口繁衍;2. 由小门见生活杂乱;
3. 由小门见门户隔膜;4. 由小门见人心涣散;5. 由小门见家族衰败
后面都是先写轩再写人,有时我们回顾昨日,有很多瞬间击中人心,人越长大就越成熟也越脆弱
比较各自所呈现的不同氛围。
①《诗经 君子于役》中“鸡栖于埘”。 宁静闲适的农家生活图,有一种真实淳朴的美感
②《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归有光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无奈,因为这个大家庭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他也想拯救这个大家庭,可年纪实在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志向。
课外链接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慰问),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混混沌沌的样子),将入于禽兽之归。平时呼召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辄计杪[miǎo]忽(斤斤计较之意)。俎豆壶觞(祭祀器皿),鲜或静嘉(很少是干净纯洁的)。诸子诸妇,班行少缀(都站不成行)......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出自归有光《家谱记》
归氏家族到我出生时,一天天地更加衰败。家族历史悠久而最终分离,人口众多但人心离散。从我的祖辈到各位叔父以来,贪婪粗鄙狡诈暴戾的人,常常有很多从家族中出现。大概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竟没有一个知道学习的。大概十个学习的,却没有一个懂得礼义的。亲人贫穷却不知道救济,愚昧迟钝却不知道教育。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昏暗污浊,就要堕落到禽兽之中了。平时招待朋友,有时能破 费千钱,但是在一年中重要的节日,祭献祖先时,却谋划甚微。祭祀盛食物用的礼器、酒壶酒杯,很少有洁净美好的。家中的男女祭祀时站队都连不成队列。更有甚者,竟然有因为请人观礼的缘故,改变 将要举行祭祀的日期;用厨房里吃剩下的残羹剩肴,来替换新供上的祭品,归氏家族几乎到了没有祭祀的境地。
内外多置小门墙?
1. 由小门见人口繁衍;2. 由小门见生活杂乱;
3. 由小门见门户隔膜;4. 由小门见人心涣散;
5. 由小门见家族衰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吴中之归,皆宗宣公。
归崇敬,(唐)当年他考中了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第一,迁四门博士(管教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大历初,曾出使新罗国(朝鲜)。后官至翰林学士、皇太子侍读,被封为余姚郡公。年八十八卒于官,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宣”。
“旧南阁子”交代了作者的家庭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项脊轩”得名于作者的远祖归道隆,他是作者的榜样。
这个小天地给了他无限的乐趣,却也同时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
①叔伯分家,大家庭零落衰败。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
明确: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
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 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
提示:“厅”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狗对叫的象征,篱笆变为墙的过程中人心的进一步形成的厚壁。(可结合初中所学课文来理解:①《诗经 君子于役》中“鸡栖于埘(埘(shí ):鸡舍。)”;
②《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比较各自所呈现的不同氛围。)4、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归有光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明确: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无奈,(联系他的生平)因为这个大家庭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他也想拯救这个大家庭,可年纪实在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志向。5、如果说物质的衰败是“痛惜、失落,无奈”之悲的话,那么至亲之人的离去则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6.先大母:去世的祖母。下文的“先妣”,指去世的母亲。
7.乳二世:给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喂过奶。乳,喂奶、哺育。
羝(dī)乳乃得归 乳:生子
8.抚:爱护。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9.中闺:内室。 每:常常,往往。 兹:这。 而,你的。
10.相为应答:一一回答。
为:介词,表示 与行为动作的对象有关。“向”、“对”
相:偏指一方,指她(先母)。
译文: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应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了起来。
在《项脊轩》中记录了作者一生中的几个时期?(幼年、少年、成年,以束发、结婚为界)围绕着这三个时期,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难以言说的伤痛。(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问题:让我们以时间为序,看幼年的归有光心中是否有伤痛,有什么伤痛?提示:联系自己,在孩子的记忆中谁是印象最深刻的人?(母亲) 作者是怎样写母亲的? (学生找课文)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学生查找课文) ◆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补充: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归纳: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 ,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语未毕,余泣)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在《项脊轩》中记录了作者一生中的几个时期?
一、幼年伤痛:老妪忆母,触动失母之悲
(1)如何写母亲
借老妪之口,通过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
(2)为何不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回忆?
归有光8岁丧母,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印象。
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
一存一殁对比。奶妈是年长无血缘关系,却健在;母亲是年轻至亲26,却离世。
(3)母亲是怎样的人?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红楼梦》平安否?)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家谱记》)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归有光《先妣事略》)
(幼年、少年、成年,以束发、结婚为界)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林纾
大概是因为我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平时不能宽解自己,对于死去的人恐怕不能了解他的事迹,对于活着的人恐怕不能成事,实在是受了很大的创伤,内心十分痛苦。
“儿寒乎?欲食乎”这六个字表达出了什么?——语言描写
这六个字深深触痛了这个少年的内心——或许小屋苦读的归有光,从未听过这样温切的话语,从未有人关心过的饥寒冷暖,这是一个肩负使命的无比要强而又无比孤独的孩子。
母亲——某所,而母立于兹。“儿寒乎 欲食乎 ”扣扉问食温婉慈爱
人生当有母,为人子不可或缺的是母爱。从老妪在轩中的绘声绘色的指指点点里,可窥母亲的温婉慈爱与贤良。母亲翩若惊鸿的迹踪和温情脉脉的话语,对于一个八岁失慈恩的少年那真是刻骨铭心的痛。老妪语未竟,而作者早已潸然泪下,情何以堪。
这说明:归有光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这是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睹物伤情,怀念亲人。
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
祖母——久不见若影……大类女郎也
吾祖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祖母对束发轩中的孙儿备至关怀,念念不忘的是光宗耀祖。亲情的慰安与督责里,底蕴是真诚的赏识。祖母情发乎衷地款款过访、喃喃自语和切切劝勉,举手投足间全是对孙儿的至爱,更可以看作是母爱亲情的一种延续。
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白描手法本文诸多描写大都不着色彩,清新淡雅。这种“不事雕饰”“而自有风”的白描,贴近生活,平淡之至,感人之至。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束发:古人束发指的是15至20岁。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
2.过余: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
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大类:很像。
3.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 阖:关闭。
4.不效:没有效果。这里指科举上无所成就。
译文: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

1.《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
2.《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3.《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殽之战》:“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5.《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6.《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 肉市)中,愿枉车骑过之。”
1.<名>经历;过程。
2.<动>超过;胜过。
3.过分;过于。
4<名>过失。
5<动>责备
6<动>访问;探望。
过①<动>走过;经过。《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②<动>时间过去。《采草药》:“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③<名>经历;过程。《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
④<动>超过;胜过。《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⑤<副>过分;过于。《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名>过失。《殽之战》:“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⑦<动>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⑧<动>访问;探望。《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语基手册》P228
“大学”与“小学”
朱熹《大学章句序》: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元士:天子之士,低级官吏称元士以异于诸侯之士。适子:即嫡子、正妻所生之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
“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束发
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
龆龀(tiáo chèn)、垂髫、总角、束发、笄年。
龆龀,幼年。换牙。男子八岁龆齿;女子七岁龀齿。
垂髫,垂髫是指三、四岁到七、八岁的儿童古代儿童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男女未冠、未笄时,拂发总角,即结发,扎成像牛角的小髻。
总角是古人对小孩童年时期的称谓,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束发(成童),古代男子十五岁左右,把头发梳到头顶成为髻。
男孩到了15岁就是成童,长大的儿童,要束发上大学,所以,男孩15岁称为“束发之年”“成童之年”。
及笄:笄,古女子盘发用的簪子,笄礼是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女子十五“及笄”,表示女子成人。

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之:音节助词。
象笏:象牙制的手板。朝笏或手板,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明代规定五品以上者执象笏,五品以下不执笏;清朝废笏不用。)朝见君主时执笏,供指画和记事。双手执之以录君命,或书上奏事项。笏多以象牙、玉制成。
6.常公: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在明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正三品)。
朝:名作动,上朝。 当:应当,应该。
7.瞻顾遗迹: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
瞻:向前看。 顾:向后看。 瞻顾:泛指看。
8.不自禁: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能控制自己”
译文:不一会儿,拿着一个象牙制的手板走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觐见皇帝用的,日后你会用到它!"瞻视回顾这些旧物,(这些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1)提示: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的疼惜?(学生找课文)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阖门——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明确: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2)思考:“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明确: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单纯的悲伤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明确: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
1.祖母的形象?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语气亲切而风趣,疼惜、宠爱、明责暗赞。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情意真诚,嘱咐庄重。勉励(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课外链接
归氏世著(居于)吴,自唐天宝迄于同光,以文学仕宦者不绝于世。
至今吾县人犹传“县家一令,不如归氏一信”(县官的大印还不如归家来的一封信。)。盖亦盛矣!——《震川先生大全集·余集》
祖上荣耀 仕宦不绝 地方望族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五岁读书,十六岁祖母去世,二十三岁结婚,二十九岁丧妻。三十五岁才中举人,后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到六十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三大不幸遭遇其二,再加上大家庭中道颓败、衰落,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功名未遂,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接二连三的悲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如此痛楚的遭际中,亲情是他的精神支柱,埋头苦读振兴归家是他唯一的人生方向。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
1.祖母的形象?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语气亲切而风趣,疼惜、宠爱、明责暗赞。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情意真诚,嘱咐庄重。勉励(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课外链接
归氏世著(居于)吴,自唐天宝迄于同光,以文学仕宦者不绝于世。自宋、元至国朝,仕多不遂(成功)。然时有倜傥豪侠之夫,肥马轻裘(生活富裕阔绰),驰骛(奔走)乡里,往往为郡守县令所宾礼。至今吾县人犹传“县家一令,不如归氏一信”(县官的大印还不如归家来的一封信。)。盖亦盛矣!——《震川先生大全集·余集》
祖上荣耀 仕宦不绝 地方望族
2.第二段写家族零落,亲人辞世,这三件事都是写“悲”,情感的表达上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致。
“矣”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在客观的记述中寄寓对家道中落的深深悲慨和无奈。
“泣”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长号”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楚。
3.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 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归有光八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已过七年。对于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来说,哪怕是母亲一个因爱而呵斥的眼神都是极可贵的,然而归有光却无法拥有,他只能在老乳母的追忆中睹物思人,聊以填补这片感情的空缺。老乳母回忆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无须赘述,只这一句,一位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而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寄托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回味中了。
祖母对这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孙子非常疼爱,常专门去轩中看望孙子。对闭门苦读的孙子更为怜惜,这怜惜疼爱中饱含了希望与期待。她希望归家能在中道而衰的时候出现一个可以光耀门楣的人物以振兴归家,而这希望便落在了这“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的孙子身上。想到年事已高的祖母挪动颤巍巍的脚步,捧来了那曾经显贵与荣耀的象征——象笏,那虔诚的动作、那期盼的眼神,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读书轩中的归有光每每念及家道中衰、母亲早逝,眼前祖母这殷切的希望对他而言该是如何的沉重而又凄切。他“瞻顾遗迹”,觉得一切如在昨日,于是乎“长号不自禁”。
文中归有光思念母亲时写道:“余泣,妪亦泣。”我们看到一个极力克制着情感埋头流泪的作者。而思念祖母时写道:“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是情感之堤被冲毁后的放声大哭。那么为什么回忆祖母时的情感比回忆母亲时的情感更强烈呢?这绝不是仅仅用“笔法灵活”就能解释的,是不是归有光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的感情深呢?从文中描写来看不是。母亲疼爱子女,“以手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字字感人肺腑;祖母同样慈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句句动人心魄。笔者认为,作者是用思念亲人的泪水抚慰心灵的创伤。
“余泣”,一是因为思念离自己而去十年的母亲。二是因为家道败落,“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诸父分家后用篱笆隔开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用实墙彻底隔开。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庭分裂之悲,诸父反目成仇之悲,让在书房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双重悲痛作者还能克制。然而当思及祖母时,归有光心头又添了三重悲:一是思念祖母之悲;二是深负祖母期望之悲。祖母在世时曾对自己寄予厚望,然而18岁的归有光还连举人都未考中,深感有愧于祖母。三是人生失意、功业未就之悲。洪流般的五重悲痛怎能不冲毁归有光的情感之堤?失去了家族的依托,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十八岁的心沉浸在悲痛的苦水之中,心灵的创伤就只能用泪水来抚慰,创伤越重,泪水越多。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令人长号不自禁
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

情感表达极有层次
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
9岁
能文
20岁
童子试第一
35岁
乡试中举
连续8次,
会试落选。
66岁
病死于任上
60岁
中会试、进士,任县令。
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归有光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


连续5次,
乡试落选。
9岁
能文
20岁
童子试第一
35岁
乡试中举
连续8次,
会试落选。
66岁
病死于任上
60岁
中会试、进士,任县令。
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归有光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18岁(或19岁),作《项脊轩志》的前面部分。
20岁,考中秀才第一名。秋,应应天乡试,不就。
23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与魏氏结婚。
26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大约此间重修项脊轩。
27岁或28岁,妻魏氏亡故。手植庭前枇杷树。
29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
30岁,娶安亭望族之女王氏。
32岁,入南京国子监读书。秋,应应天乡试,不就。大约续写《项脊轩志》后半部分(据专家考证,它的前后两个部分写作时间相差至少13年以上)。
35岁,举应天乡试第二,考中举人。
42岁-46岁,大儿子去世,两个女儿去世。王氏因操劳过度病逝,年仅34岁。
36岁至59岁之间,八次会试(“八上公车不遇”),均未考中。
连续5次,
乡试落选。
8战上岸
举人考了6次,本来以为是良好的开始,谁知是困难的起步。
屡次应试,科场失利。进士考了9次。落第归途,想起“二君德容,常在吾目中”,“怆然有隔世之悲”。想起祖辈的寄托,“今吾祖长逝,还更不可见,更不复闻此语,悲痛胡可言也”,直到60岁才中进士,这是时运不济,落第失意之悲情
3)提示: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这多方面的感受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归有光的内心伤痛的重要内容。于是当作者瞻顾遗迹,回想当年祖母的殷切希望,又怎能不长号痛哭呢?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
-
3.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 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明确:他心念光宗耀祖,却考场连连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再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
此处作者虽是直抒胸臆,但由于作者在结构上的安排,构思的巧妙,由分家而忆母,再到追忆祖母,历历写来,渐渐营造出一个“悲”的氛围,直至悲不自胜,可谓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和全文融为一体。
归纳: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思念离自己而去十年的母亲
三、思念祖母之悲,深负祖母期望的愧疚之悲。
归有光八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已过七年。对于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来说,哪怕是母亲一个因爱而呵斥的眼神都是极可贵的,然而归有光却无法拥有,他只能在老乳母的追忆中睹物思人,聊以填补这片感情的空缺。老乳母回忆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无须赘述,只这一句,一位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而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寄托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回味中了。
祖母对这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孙子非常疼爱,常专门去轩中看望孙子。对闭门苦读的孙子更为怜惜,这怜惜疼爱中饱含了希望与期待。她希望归家能在中道而衰的时候出现一个可以光耀门楣的人物以振兴归家,而这希望便落在了这“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的孙子身上。想到年事已高的祖母挪动颤巍巍的脚步,捧来了那曾经显贵与荣耀的象征——象笏,那虔诚的动作、那期盼的眼神,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读书轩中的归有光每每念及家道中衰、母亲早逝,眼前祖母这殷切的希望对他而言该是如何的沉重而又凄切。他“瞻顾遗迹”,觉得一切如在昨日,于是乎“长号不自禁”。
文中归有光思念母亲时写道:“余泣,妪亦泣。”我们看到一个极力克制着情感埋头流泪的作者。而思念祖母时写道:“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是情感之堤被冲毁后的放声大哭。那么为什么回忆祖母时的情感比回忆母亲时的情感更强烈呢?这绝不是仅仅用“笔法灵活”就能解释的,是不是归有光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的感情深呢?从文中描写来看不是。母亲疼爱子女,“以手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字字感人肺腑;祖母同样慈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句句动人心魄。笔者认为,作者是用思念亲人的泪水抚慰心灵的创伤。
“余泣”,一是因为思念离自己而去十年的母亲。二是因为家道败落,“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诸父分家后用篱笆隔开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用实墙彻底隔开。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庭分裂之悲,诸父反目成仇之悲,让在书房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双重悲痛作者还能克制。然而当思及祖母时,归有光心头又添了三重悲:一是思念祖母之悲;二是深负祖母期望之悲。祖母在世时曾对自己寄予厚望,然而18岁的归有光还连举人都未考中,深感有愧于祖母。三是人生失意、功业未就之悲。洪流般的五重悲痛怎能不冲毁归有光的情感之堤?失去了家族的依托,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十八岁的心沉浸在悲痛的苦水之中,心灵的创伤就只能用泪水来抚慰,创伤越重,泪水越多。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三、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第二段,叙说家庭变故,深情追忆了母亲和祖母。
思念祖母,有负众望之悲
老妪忆母,触动失母之悲
叔父分家,分崩离析之悲
第三段: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dài)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户待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脚步声辨别经过的人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明护佑着它吧。
1.故:过去。 扃牖: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2. 以:凭借。 凡:共。 得:能够。
3.殆:恐怕、可能,表示揣测的语气。
1.【殆】
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几乎,差不多。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豫国事,殆过矣。”(广东卷)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④通怠
2.【迨】①及,到,等到。例1、迨诸父异爨。
②乘,趁着。请迨其未必陈而击之。(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③通殆
3.【绐】欺骗,哄骗。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②通殆
4.【怠】①疲倦,疲乏。及其怠而踬也。(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
②懒惰,懈怠。(卫)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③怠慢,轻慢。守卒皆怠炎。(炎,人名。)
删除段: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译文: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个人财富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角落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
3.项脊生:归有光自称。
4.“蜀清守母穴”句:古代四川有个妇女叫清,她丈夫发现了一个产丹砂的矿穴,开采后获得巨利。丈夫死后,清继夫业,别人不敢侵犯。秦始皇后来为她筑了一个“女怀清台”,以示表彰。
5.昧昧:不明,即名声未显于天下。 区区:小的意思。
6.扬眉瞬目:扬眉眨眼,形容得意时的情状。
7.谓有奇景:认为小屋中自有不平凡的景物。谓,认为。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本段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 有何作用 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以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
“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
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这对作者来说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凸现出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读书人形象。
2.这一段是否跑题?
答:上一段写祖母是全文情感最高点,这一段是情感的收束,原本此段是本文结尾,需要有一个平缓、不卑不亢、语音绕梁的收尾。
在痛哭过后,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人们继续过着寻常的日子,而自己要读书,肩负着家族的希望。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与所给语段相契合的一项是
(  )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闭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A.聚村而居
B.熟人社会
C.特殊语言
D.信用契约
B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1.两处用典,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运用蜀清和诸葛两个典故,隐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虽然目前寂寂无名,但如辛勤耕耘,或许会像蜀清和诸葛孔明一样得到重用。
2.作者自比“坎井之蛙”有何意图
答案:身居陋室而自谓发现奇景,夹杂着作者自嘲、自叹和自尊的情感。这种自嘲是以高度自信为前提的,同时自比“坎井之蛙”也表现出了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
3.为何选入课本时被删去 选文是否跑题?能否把整段全删?
答案:本段文字只是作者的感慨,虽然也紧扣小轩,但和整体内容略有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和全文不一致,故被删去。
孙永久在《〈项脊轩志〉:一只省略的耳朵》一文中指出,归有光以天下第一富婆蜀清和诸葛卧龙自况,表达了一个少年利甲天下、闻达诸侯的壮志豪情。教材为何要删你没商量?理由很简单——“内容不足取”(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如果有了功名利禄思想,那它就没有教育意义了。[1]于是,作为“洁本”的《项脊轩志》便被集体解读为: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姚峰、吴志强的《谈〈项脊轩志〉的删节》通过反驳《教师教学用书》观点——“自我解嘲”,“内容不足取”,是“生不得志的感慨”,得出“没能理解年轻归有光的心态造成误读”的结论。文章还认为,删节破坏了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面理解归有光写作时的心情和归有光其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删去,“会造成对《项脊轩志》乃至归有光其人狭隘的理解甚至误解”[2]。陈法强在《保持文本原貌又何妨?——从〈项脊轩志〉原文删去的一节说起》一文中也认为,删去这段文字于情于理都不妥,理由是:“会大大削弱文章的主旨”,“会使文章的韵味逊色些”,如果保留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归有光曲折的人生之路”。[3]
久病飘零,事业无成。归有光自束发读书项脊轩中,“竞日默默”,以求奋发,从他以昧昧于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清、诸葛孔明自比,则可知其志向。尽管作者也自我解嘲:“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坎井之蛙何异!”这种自嘲是以高度自信为前提的。
待到作续文时,归有光已看不到对前途的任何憧憬了。事业无成,仕途不顺,身世悲催!这是另一重隐痛。
杨颖的《倾国宜通体 谁来独赏眉——浅析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项脊轩志〉删节的弊端》一文,从独特范式“论赞”的角度指出,“删去此节实是文章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是撑起文章结构的基柱;并直接指出文章情感悲剧的深沉由此而来”。作者同时也感觉到:“而文章缺少此段收束……则让人难以把握文章真正的情感脉络,只觉得情绪起伏无常捉摸不定,甚至将文章情感误读为悲伤消沉,错误地感知了人物形象。”
[但总体来说,中学语文界认为“项脊生曰”不该删去的文章占大多数。人们反对“删节”的论述大体有四种:其一,对《教师教学用书》“删去”理由“内容不足取”的反驳;其二,认为“名利思想”存在于少年归有光的心里无可厚非,且合情合理;其三,从情感上来说,删去之后,把《项脊轩志》及归有光都简单化了,且容易出现误解;其四,从文章结构上讲,“删节”破坏了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尊重经典文本,也不尊重后來的读者。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dài)有神护者。
第三段写轩中的读书生活以及不甘沉沦的志向。
第四段: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余既为此志〕我已经作了这篇志。此志,指本篇中这一句之上的内容,从这一句以下是后来补写的。
2.﹝来归〕指嫁到我家来。 归;妇女出嫁。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3.时:经常。 或:有时。 凭:靠着 几,小或矮的桌子。 ﹝书〕写字。 4.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述:转述。诸:众。
5.﹝且〕助词,用于句首。这里有“那么”的意思。
译文: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是阁子呀?"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其:代词,“那”。
无聊:①生活上无所依赖 ②精神上无所寄托,郁闷。 乃:才
6.﹝制〕形制,规制。 手:名作状,亲手。
7. 亭亭:耸立的样子。 ﹝盖〕伞盖
译文: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感到无聊,就让人再次修茸南阁子,形制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地,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项脊轩志
主体
18岁
(1-3)
补记
33岁
(4-5)
围绕项脊轩的兴废,记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
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念亡妻之情。
追续和补充
生前 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①室坏不修。
死后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1、后段两为附记,集中描写了夫妻在轩中生活的片断,这一段中看出作者与妻子的关系怎么样?如何看出?
明确:情投意合、夫唱妇随、感情融洽、亲密无间、美好温馨。
①琐事一:“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有问即有答,有学即有教。
一个“时”表明经常,两个“或”字表明了两人亲密的关系。有问就有答,有学必有教。虽只有简短的一句交代,但读来仿佛从字里行间听到了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相敬相爱,甜言蜜语,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又是多么深挚的感情。
从正面写作者与妻子志趣相同,其乐融融,感情深厚。
②琐事二:’写“诸小妹”问起“阁子”之事,这一句话突然冒出,似与上文全不相关,然而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从侧面反映出妻子经常向她的小妹们提起“阁子”及“阁子”中的人和事,可见夫妻关系亲密无间。
从侧面写作者与妻子感情深厚.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小结:这段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场景,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
1"表面看来,这一句话突然冒出,似与上文全不相关,然而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缘故。那么“吾妻”为什么会经常提起“阁子”呢 可以想见,“吾妻”经常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阁子",而且还有阁子中的人,他们在阁子中亲密无间的生活。“你们的姐夫总是在阁子里读书。我总到阁子里去看他。他可喜欢读书了,总捧着一本书在阁子里走来走去,我就在阁子里跟着他问这问那的,他可有学问了。他还在阁子里教我写字呢”。
2.补充:其夫妻之情在当时有否特别之处,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文进行思考。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盛行,特别是宋明时期,那些封建士大夫即便是夫妻相处也有很多的繁文缛节,男尊女卑,丈夫总是高高在上,女子却要受到许多的约束。归夫妇的情感在当时是非同一般的,他们俩人无话不说、两情无猜、琴瑟相和,可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受约束,身心自由,可见其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非同一般的恩爱。
3.室坏不修。作者没有说妻子亡故以后自己如何悲痛,如何怀念。但读者从前后的对比中自能体会到作者对妻子那种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当年的项脊轩是那样的窄小破旧,而今屋坏却不修,自然是物虽在人已亡,睹物思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伤感,深寓其中。
在项脊轩日益衰颓里,妻子的来归是作者人生的一抹亮色。有妻伴读,迥异于独处时的冥然兀坐;或问或答,有教有学,其乐也融融;述诸小妹语见证了妻对阁子的牵挂,益显妻对作者的深情;妻死之年手植枇杷,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种收尾,言淡情浓,余音袅袅,教人不禁掩卷叹息。
读此,勤学好问、情真意切的贤妻形象,已跃然纸上。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全然不见当年热情,有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在爱妻的补记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悲喜,但随处都有曲折的人生情怀,和晶莹温润的情思如山谷清溪,静静流淌。
补记无一字悲,无一笔伤,叠现前之“多可喜,亦多可悲”,其感伤人事处,全在字里行间,摇曳生姿,直可摄人心魄!作者于最轻笔处现最深情,含蓄而悠醇,欲辩已忘言……
2、“其后六年”作者为什么“室坏不修”?
明确: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久卧病无聊——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
2、“其后六年”作者为什么“室坏不修”?
明确: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久卧病无聊——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
项脊轩原先是既窄小,又破旧,但作者却兴趣盎然,亲自修葺和美化,虽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大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感慨;
作者在妻子死后生活的百无聊赖、生活境遇的不佳和心情的惨淡,与前文夫妻生活的甜蜜形成鲜明对比,“室坏不修”一句淡淡的交代,就把作者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和深切思念宣泄而出。
当母亲、祖母和妻子一一离他而去,那个曾经的少年,再也无法忍受项脊轩里孤独的时光,再也无法承受住功名与命运的双重打击,身体病倒,精神颓败,一如那无人照料修葺的百年老屋,重又“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再也不见往日那幽静明亮的模样。
就算再次重修了那间小小的阁子,只是这书屋的主人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孤独与骄傲之中,只得匆匆逃离。
赏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表达效果。
明确: 以景结情。
把枇杷树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
①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联想到亭亭玉立之人,看到枇杷树,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睹物思人。可现在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情意难忘。
②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通过树木的繁茂暗示距离妻子亡故之年已然过了许久,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感情也变得含蓄深沉。(《世说新语》里面桓文北征见到曾经种的柳树,皆已十围,就感慨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所以他攀枝折条,泫然落泪。)
③此处悼念亡妻并未像念亡母、祖母一样直接抒情:如“泣”、“长号不自禁”,而是以反差极大的平静去叙述,却将归有光的全部由回忆引起的苍凉之感、痛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是惨恻隽永,感人肺腑,令人唏嘘。言简意丰,含蓄深沉,意味深长,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早已是几代读书人的白月光和朱砂痣。时过境迁,睹物思人,今夕何夕,物是人非妻子的痕迹在岁月的消磨中已渐渐淡去但作者心中的思念恰如这棵枇杷树,愈加茂盛
肆意生长的枇杷树仿佛不知道主人的想法看到它,就她看到她凭几学书,看到她问我古今轶事;看到她给妹妹讲项脊轩的前世今生,一桩桩一幕幕早已化为幻影。
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究其原因,归有光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中,因此,读他的文章,每每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氛。
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全然不见当年热情,有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对爱妻的补记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悲喜,随事曲折的人生情怀晶莹温润如山谷清溪,静静流淌。补记无一字悲,无一笔伤,复现前之“多可喜,亦多可悲”,其感伤人事处,全在字里行间,摇曳生姿。于最轻笔处现最深情,韵味含蓄而醇厚。
让人破防
考中举人本来以为是良好的开始,谁知是困难的起步。
妻子去世不是他悲惨命运的结束,而是他人生重大挫折的开始。
归有光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幼时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科考中挣扎,好不容易在花甲之年考中进士,又因年龄太大而被放去边城,也受尽磨难,刚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便溘然逝世,悲哉。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任妻子,自己的母亲之外,原配妻子魏氏的陪嫁丫鬟寒花,在19岁的时候就香消玉殒了。而归有光的长子,在16岁的时候去世,还有两个女儿,在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悲凄的人生旅途中,他以这种看似流水账但实际温情脉脉的形式,为后世留下了他的文章,从这些深情之文中,我们看见了一个缠绵悱恻,无法释怀的洞箫吹者,然而,将他那一篇篇珍珠似的文章串起,你看到却是一个乐观面对苦难,一个笔下柔情,内心刚毅的真正的男儿!
天之毒余,丧予子女。归有光子女较多,大概有四子二女。小女如兰,聪明可爱,刚满周岁就会叫爸爸,匆匆离世,“天果知其如是,而生之奚为也?”小女二二,对父亲依恋,每当出门,“二二尚跃入余怀中”,不满周岁去世。最让归有光痛惜的,是长子之殇。归有光长子“丰神秀异”“其性仁孝”“慈爱于人”,但天不暇年,“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
项脊轩见证了白驹过隙的骨肉至亲枇杷树见证了魂牵梦萦的琴瑟和鸣
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所有对母亲的记忆都来自乳母的回忆,所有对母亲的触摸都只能靠自己想象
想要拉住时间的缰绳,却被时间无情地丢弃,无助,无力,无法抗拒
唯有空间是仅剩的寄托它的气息,它的纹路,它的回音都是记忆
拳拳之心言犹在耳斯人早已驾鹤西归
祖母之言何尝不是震川心中所想寒窗六十载,功名空悠悠每望蟾宫折桂,次次名落孙山
只能暂避轩中,姑且传道授业
但是名震天下的震川先生怎会止步于乡间小师
他胸中有丘壑,眼中有山河
晚年出仕,仍然以察察之身保心之洁净
出淤泥却不受物之汶汶
以天地之大义
还祖母之期冀
归有光的散文风格看似平淡,其实构思极为精巧,他撷取的往往是不经意、也不曲折的点滴,叙事寄情,短小精悍,笔下情深,从不作矫揉妆束之态,亦不行雕章琢句之事,其淡雅的文风,读来备感亲切。
哀而不伤,平淡中隐含着不屈的向上的力量,往往是通过一个媒介,如旧屋、门板等来睹物思人,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史铁生《合欢树》
1. 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1分);
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往事,又是让人感到温馨的(1分);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1分),
并鼓舞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1分),因此这种悲伤也是享受。
2.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北京卷《合欢树》史铁生)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 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 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1分);
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往事,又是让人感到温馨的(1分);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1分),
并鼓舞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1分),因此这种悲伤也是享受。
2.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要点: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白。
文章的结尾往往起到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以“拟想”的独特方式结束,又给人以“言虽尽而意无穷”之感。文章的收束段,作者将笔触落到“孩子—树影儿—妈妈”这三者构成的关系中:孩子们一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合欢树”,只是他们不懂“我”的“合欢树”。此间传达出一个如斯的意念:母爱的普遍意义与个性体验将相依相伴,生生不息。两小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文章以母子关系为主线,结尾部分“母亲—树影儿—孩子”这一组关系所蕴含的意味不难理解,它使文字含蓄、空灵构成一种哲理美,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白。
因为地区不大,不能容纳体积太广的树木,王国祥建议:「这里还是种Italian Cypress吧。」这倒是好主意……我们买了三株幼苗,沿着篱笆,种了一排。刚种下去,才三、四呎高,国祥预测:「这三棵柏树长大,一定会超过你园中其他的树!」果真,三棵义大利柏树日后抽发得傲视群伦,成为我花园中的地标。
他隔一阵子来,看到后院那三株义大利柏树,就不禁惊叹:"哇,又长高了好多!"柏树每年升高十几呎,几年间,便标到了顶,成为六、七十呎的巍峨大树……三四月间,园中的茶花全部绽放,树上缀满了白天鹅,粉茶花更是娇艳光鲜,我的花园终於春意盎然起来。
一九五四年,四十四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与王国祥开始结识,来往相交,三十八年。王国祥天性善良,待人厚道,孝顺父母,忠於朋友。他完全不懂虚伪,直言直语……王国祥有科学天才,物理方面应该有所成就,可惜他大二生过那场大病,脑力受了影响。他在休斯研究人造卫星,很有心得,本来可以更上一层楼,可是天不假年,五十五岁,走得太早。我与王国祥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由於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
我替王国祥料理完后事回转圣芭芭拉,夏天已过。那年圣芭芭拉大旱……园中缺乏照料,全体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恹恹,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废园一座。我把国祥的骨灰护送返台,安置在善导寺后,回到美国便着手重见家园……我花了一两年工夫,费尽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义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祭文之纪念王国祥君。——白先勇《树犹如此》。
沈复《浮生六记》
我替王国祥料理完后事回转圣芭芭拉,夏天已过。那年圣芭芭拉大旱……园中缺乏照料,全体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恹恹,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废园一座。我把国祥的骨灰护送返台,安置在善导寺后,回到美国便着手重见家园……我花了一两年工夫,费尽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暄,温暖),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义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祭文之纪念王国祥君。——白先勇《树犹如此》
沈复《浮生六记》
八岁时归有光丧母,十八岁时写下《项脊轩志》前四段思念母亲
二十四岁时娶了母亲生前为他订亲的女子魏氏,渴望白头偕老。
二十九岁魏氏去世,项脊轩废弃,三十二岁久病卧床,
三十三岁重新拿出《项脊轩志》,写下最后两段,终于补成完整的一篇。前半篇追忆生母,后半篇思念发妻。
就这样,把一生最重要的两个人合葬于此。从此纷扰蹉跎,荣枯有数,再不论今生,只盼来世。
而恰恰在他补写完《项脊轩志》的第二年终于中举,人生突然有了希望,之后却又是八次落第,经历了续娶丧妻、丧子,直到年近60岁才高中进士,之后又不过六年,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而亡。
赏析艺术特性
一、结构严谨 文脉贯通——形散神聚
文章前后两部分虽写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大,但形散神聚,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这是由于作者善于用线索将看似散漫无章生活琐事串联起来。试分析本文有哪两条线索。
明确:本文的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作者把经过选择的看似零散的材料集中到项脊轩里来,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物境、人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等,有序地贯穿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使“形”“神”得到和谐统一。
二、选材: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借景言事抒情,托物寓情。
文中写景、叙事、描物都与一个“情”字关联。
小屋环境、 修葺小屋、 伯父分家、怀念母亲、追忆祖母、 四次遭火、 妻至轩中。
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
三、极至之情,溢于言表:
对项脊轩的喜-幼年缺失母爱-少年有负众望
-遭火不焚的庆幸-成年痛失爱妻
去掉一切的伪饰,回归最本真的质朴。
可见这些情感是这世上最真挚的情感,
不必矫揉造作,必须扑面而来。
四、细节描写,言简义丰
举例说明运用哪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一: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作用:表现了作者的幽静、恬适、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喜爱之情。
细节二:“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作用: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和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表明亲情淡薄,隔膜加深。
细节三:“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
作用: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之情自然漫溢开来。
细节四: 写祖母,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祖母恐打扰孙子学习,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
细节五: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寥寥数笔,绘出融洽的伉俪之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
总结: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
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清人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评论归有光的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五、语言淡雅、质朴优美:
1、语言风格是质朴流畅,不加藻饰。
作者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质朴的文辞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景物如画,人物毕肖。——看似寻常最奇崛
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白如话中露真情。《东京塔》
2、叠词运用,增加了形象性和音乐美。
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例1、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喻志节,文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一句,含蓄表明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例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名家评论:
明·黄宗羲《张筛母菜孺人墓志铭》: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涕之精神,长留天壤。
明·王世贞《归太朴赞序》:不可雕饰而自有风味。
明.王锡爵 :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言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一清·姚鼐《古文辞类纂》:此太仆最胜之文,然亦苦太多。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曰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一唱三叹,由于千锤百炼。今人都以平淡为易事,知其未吃甘苦来也。右丞'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其难有十倍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者。到此境界,乃自领之,略早一步,则成口头语而非诗矣。
——《养一斋诗话》
不在于事件的大或小
而在于情感的真或假
总结
一篇文章,两度书写,三位女性。十余年的时间距离却未能阻隔作者情感的贯通。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叙述上作者撷取几许小事,抒情上自“泣”“长号”而始,到望“枇杷亭亭如盖”而终。从有言到无言,从直抒胸臆到托物寄情,作者的悲情愈发厚重。物在人亡、三世变迁,几多感慨尽在一轩之间。
作者通过描写项脊轩这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深厚的怀念。
为义项①:动词,做过。例句:轩东故尝为厨义项②:动词,写。例句:余既为此志义项③:动词,修筑、修建。例句: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义项④: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