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集体备课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诵读,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蕴涵的深刻哲理。
2.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
教学策略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个案修订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情境导入
背诵《母亲》、《纸船》导入,再次明确冰心诗歌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感情真挚。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②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品味诗中凝练的语言。
(2)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问题:
①熟读两首诗,理解词义;
②在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做个标记,便于下一步的小组交流。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1)自己的感悟收获与组员交流,自探没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解决;
(2)教师补充交流问题:
a.“成功的花”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b.《成功的花》中,“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c.《嫩绿的芽儿》中的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d.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儿、花儿、果儿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芽儿、花儿、果儿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e.两首诗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人生哲理)?都采用了怎么样的写作手法?
2.分组学习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每小组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轮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如果和别的小组有相同收获,后展示的小组可以不重复。教师相机点拨。21教育网
2.释疑巩固
(1)展示后学生仍有疑问,提出来班上交流解决,老师再补充讲解;
(2)结合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和文章重难点精讲,并适当归纳学习方法。
(3)带感情地朗诵两首诗。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师生共同小结,形成板书。
(2)试背诵两首小诗。
2.拓展运用
阅读冰心《繁星》、《春水》并作读书笔记。(可以就一个词或一句诗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就一首诗谈意旨)
五、冰心诗歌欣赏
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2、零星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3、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4、言论的花儿 / 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 / 结得愈小。
板书
设计
成功的花——成功来之不易
嫩绿的芽儿——积极进取 奉献社会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