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太空一日
回顾“神舟五号”飞天全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了解一下载人飞船升空、运行并返回的过程。
杨利伟,1965年生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航天英雄”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密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著成《天地九重》一书。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该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创造了奇迹的人生。
了解作品
弧( ) 炽热( ) 轮廓( )
俯瞰( ) 模拟 遨游( )
严谨 稠密( ) 概率
烧灼( )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读读写写
hú
chì
kuò
kàn
áo
chóu
zhuó
fǔ
jūn
字词清单
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赫兹( )
确凿( )
舷窗( )
无虞( )
hè zī
záo
yú
xián
词语集注
炽热
温度高,极热。
也形容感情非常热。
千钧重负
比喻沉重的负担。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也常比喻重大的责任。
一目了然
一眼就能看清楚。
稠密
多而密。
近义词:繁密
反义词:稀疏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应付自如
指处理事情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用于形容人的才干,含褒义。
本末倒置:把主次的位置颠倒。
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文中指颠倒。
一般用于贬义。
迅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杨利伟的飞行历程,划分文章的层次。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阅读课文,你认为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
浏览课文,依据文章小标题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第一人称复述示例:
“我”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曾因飞船共振感到极度痛苦,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船运行中“我”没有看到长城,却听到了至今也没有弄明白的神秘敲击声。返回地面时,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这让“我”感到十分紧张,不过这只是虚惊一场,最终飞船平安着陆。
整体感知
第三人称复述示例:
杨利伟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曾因飞船共振感到五脏六腑都要碎了。绕地球飞行时,他仔细观察了地球表面,没有看见任何单体建筑物,包括长城,但他听到了神秘敲击声,却不明就里。在返回地面时,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但他最终还是平安返回地球。
整体感知
本文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一部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我看到了什么”
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神秘的敲击声”
第三部分: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惊险遭遇。
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杨利伟的飞行历程,划分文章的层次。
一、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二、 我看到了什么
三、 神秘的敲击声
四、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 1~17)
(18~29)
(30~39)
(40~47)
起飞阶段
飞行阶段
返回阶段
1.题目底纹换其他颜色;
2.换其他形式的箭头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有什么好处?
答题思路:
(1)掌握小标题的常见作用,主要有:
①便于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表达主题,使行文结构清晰;
②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
③能让读者在阅读全文后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考点
分析小标题的作用
课文精讲
参考答案:
①就文章内容来看,四个部分依次写了升空、所见、所闻、落地,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篇章,四个小标题概括各自要点,便于阅读;
②就写法来看,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叙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是细节上的横向描写,前后对照,纵横对照,升空落地对照,描写抒情对照,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返回
学 习 任 务 单
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中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或举动?
意外情况 心理感受 举动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①______
_____________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要碎了
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
顽强忍受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重视这个过程
③__________________;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
恐惧、紧张;
④__________
很难受;很紧张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出现
神秘的敲击声
靠意志克服,最
终得以适应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感到折磨
飞船升空过程中,“我”的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紧张
稍觉释然
非常痛苦
几乎无法承受,觉得快不行了
解脱出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
作用: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在飞船升空过程中的感受,表明了航天工作的危险性,也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
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
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地区的方位;
俯瞰了首都北京;
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
客观的描述,是作者科学态度的体现。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体现了作者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体现了作者科学的态度。
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我就不能签字……
一直未签字确认,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文的语言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描写中可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舒缓后的兴奋以及工作人员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亲人、战友的深沉的爱。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写出作者回到地面时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从杨利伟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①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太空探险存在太多的未知和意外,面对这些,杨利伟毫不退缩,坚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从出发到归来,杨利伟遇到了诸多的意外,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及时汇报飞船状况,记录所见所闻,这份胆识和沉着让人佩服。
②胆识过人,沉着冷静
③关心后辈,乐于传授经验
杨利伟将自己遇到的飞船产生共振现象、神秘的敲击声和返程开伞时飞船的晃荡过程都跟后来的航天员仔细讲过,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努力寻找长城,客观地说“没有看到长城”;特地俯瞰首都北京,表达对祖国和亲人的爱。
④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及对祖国的热爱
无论是在飞船升空、运行,还是在返航途中,随时随地都充斥着危险,可我们的宇航员为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叙述了“我”在飞行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紧张和意外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算得上英雄?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够被称为英雄?
【示例】我认为英雄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岗位,不一定要为国捐躯。凡是为了国家、民族、他人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贡献出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被给予英雄的荣誉。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是英雄,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英雄,面对肆虐的病毒而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也是英雄……
二、举例说说本文关联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本篇课文善于通过多个关联词语把一些小的句子连缀起来,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例如:
如果……就……还…… 假设的意思,再进一层
“神州六号”和“神州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
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
但……因为…… 转折的意思,再加上因果
既不是……也不是…… 并列的意思,排除再排除
将《太空一日》与《伟大的悲剧》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其异同。
深入探究
《太空一日》 《伟大的悲剧》
相同点
不同点 文体
内容
结构
均属于科学探险类文章;都突出了对极端环境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的重点描摹和刻画;语言均平实简练、科学严谨,有丰富的情感。
带有自传性质,兼有“报告”成分。
历史类纪传文体,属于他传。
关于宇宙探险。是作者本人讲述的亲身经历,以自己的主观观察和感受为主,全面而客观地描述了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
关于南极探险。是茨威格参考了探险者的底片、电影胶卷、书信、日记等大量原始资料,并通过想象、虚构,对一段南极探险历史的叙述。
采用小标题形式,分别讲述太空探险这一天内的几段印象深刻的经历。
采用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探险的过程。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过程,表现了航天人沉着镇定的心理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赞扬了航天人英勇无畏、敢于探索、不怕牺牲、求实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旨归纳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的重大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
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事业的三大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入轨,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拓展延伸
分清“长征、天宫、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各系列
“长征”系列
“长征”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用于把“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探测器、“天舟”货运飞船、“东方红”卫星等各种航空航天设备送到太空。卫星、飞船本身无法升入太空,需要长征系列火箭运输。
“天宫”系列
“天宫”是我国的空间实验室,是空间站的基础,相当于太空基地。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航天器。
“神州”系列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船,是航天员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
“天舟”系列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个货运飞船,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可以对未来空间站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货物补给。
“嫦娥”系列与“玉兔”系列
“嫦娥工程”是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玉兔”系列是随“嫦娥”系列踏上月球,并对月球进行巡视探测的机器设备。
假如杨利伟到我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
点拨: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认为要上太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在登上太空后有什么感想?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还想不想再次进入太空?
……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