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07 11: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复习检测1、填空: ___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朝代);
秦朝3、连线:
A 英国 1787年宪法
B 德国 《权利法案》
C 美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法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2、填空:西方民主政治源于____;古希腊4、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949.4.23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召开 会上,民盟沈钧儒讲道:新政协是“一种人民的大协商会议”,“我们一定要制定出一个能反映全国人民要求的施政纲领草案……”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与会代表?会议召开的内容?意义?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94页-95页思考:(1)1949年9月、北平、与会代表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国名、纪年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 《共同纲领》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内容:(3)意义: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关于与会代表代表具有广泛性 《共同纲领》的内容有哪些?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确立了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关于共同纲领自主学习 2:阅读课本94页最后一段思考: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性质:统一战线组织2.初步发展:政协会议职能转变
(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A试一试2、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背景?自主学习 3:阅读课本95页及96页相关内容思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中央委员会成员 材料: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性质?体现哪些原则?合作学习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内容:确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原则: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作学习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部宪法的性质与享受民主广泛程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合作学习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背景?自主学习 3:阅读课本95页及96页相关内容思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意义?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选民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选出代表产生)间接选举你知道吗?1、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确立于1949年
C.是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D.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B试一试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A3、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B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2.西部多,东部少1.大杂居,小聚居 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如何管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建立与发展(1)明确规定:_______(2)正式确认: _______(3)初具规模——1965年全国已有五个自治区2、概念: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目的: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3、建立与发展(1)明确规定:_______(2)正式确认: _______(3)初具规模——1965年全国已有五个自治区4、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概念: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2003年10月,青藏高原铁路全线开工,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开通,表明
A.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目标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C.在我国,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D.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平等A试一试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最早规定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注意: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摘自胡锦涛《十八大报告》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举行;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
3.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
的性质;
4.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 继续存在。
北平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统一战线跃跃欲试5.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 的方针
6.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大会通过 法;
(2)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 __ 制度;
(3)宪法体现了 ____和____两大原则、
(4)大会任命__ 为国务院总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4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周恩来7.1954宪法正式确认 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 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为了实行 、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团结民族平等1、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B.(2)(4) C.(2)(3) D.(1)(4)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选举朱德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D.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AD巩固练习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4、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D5、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④改变了“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的定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6.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D7.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8.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改革开放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CCD列举人类民主政治的几种类型:古希腊民主政治(奴隶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主义民主)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知识回顾建立符合各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谢谢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李伟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江苏省淮安中学
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