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近代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及实践活动 ◎ 聚焦19世纪的世界潮流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英国殖民扩张示意图英国的议会大厦工业化民主化殖民扩张理性主义◎ 聚焦19世纪的中国小农占主君主专制文化专制闭关锁国落后了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
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第20课 西学东渐学习目标
(1)识记:“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及其主要的思想观点。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认识:认识西学东渐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特点,认识近代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看世界
-----坚船利炮中的觉醒 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道光帝的回复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问题1:从场景中可以看出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什么?
场景:设立译馆,翻译书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除了建议制造炮船外,他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序》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器物问题2:魏源在学习西方方面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用西学
-----内忧外患中的抉择问题1: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请按照提示词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在不改变 的前提下,采用 ,
维护 。封建制度西方先进技术 清王朝统治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曾国藩( ):“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倭仁(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张之洞(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相同点不同点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有何共同点?洋务派顽固派洋务派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请注意观点题的作答方式,时间2分钟。) 同:
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
①洋务派学习西方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学习的领域更广泛;
林则徐、魏源主要学习军事。
③洋务派掀起了实践活动; 林则徐、魏源没有付诸实践。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变制度
-----瓜分危机下的警醒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问题1: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图三 早期维新派 图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问题2:了解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和思想主张。
(自主学习)《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变法通议》伸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用民权否定君权主张变制度
变君主专制
为君主立宪问题3: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运用它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移花接木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脑子之后转化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远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1、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问题4: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材料一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 , 立行宪法 , 大开国会 ,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2、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又是一场爱国救国的政治改良运动问题4: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假如大清帝国举办19世纪“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请你结合教材中林则徐、魏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任选一位,为他写一份参评材料。(10分)(用第三人称,100字以内)◎ 活学活用我面对蓝色文明的海洋,
问何处是船,渡我华夏泊向国富民强?
问什么是灯,照我民族航船前途敞亮?
可那些阅尽历史风雨的智者,
兀自在继续他的哲学徜徉。
我忽然醒悟,岁月里潮退潮涨,
引领前沿的,始终是不断变革的先进思想。
惟此,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指南和力量!
惟此,继往开来高山流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