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走向世界的日本
(影响)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1、原因:一、1889年日本宪法1)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目的)《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政治:确立近代立宪政体 日本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其实质是什么思考:总揽行政、立法、司法权
和军队统帅权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枢密院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结论: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1、原因:一、1889年日本宪法2、内容:3、特点: 民主形式、进步性。天皇掌握国家主权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4、评价:1)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3)影响: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之处: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议会:
君主:
内阁: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只对君主负责特点:君主权力至上,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形式上.统而不治至高无上
(神权色彩)议会权力大于君主天皇解散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对天皇负责资产阶级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1、背景(1)国际:
(2)国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2、表现(1)经济:
(2)军事:
(3)外交: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重工业)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际环境相对宽松二、崛起为东方强国(富国强兵、民族独立)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成为工业强国1、背景(1)对外扩张野心由来已久(大陆政策)(2)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3)市场狭小,资源不足2、表现(1)侵略朝鲜
(2)侵略中国A、1876年《江华条约》;B、90年代末朝鲜实际上沦为日殖民地A、1879年吞并琉球,变为冲绳县B、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C、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外交:摆脱民族危机,对外扩张
思考探究 综合评价明治维新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作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①政治:确立近代立宪政体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成为工业强国④文化: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③外交:摆脱民族危机,对外扩张进步性评价明治维新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明治天皇真“明智”,
引领日本向“西”进;
美中不足“憾”历史,
亚洲人民遇“不幸”!
谈谈“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19世纪后期,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宪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负担加重
B、中小地主对明治政府改革的不满
C、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暴动
D、明治天皇加强权力的需要
2、下面哪一项不是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所颁宪法的内容
A、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B、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
C、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D、内阁对议会负责CD3、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对外扩张之路,根本原因是因为日本
A.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B.明治维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
D.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4、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的蓝本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拿破仑法典》
C.普鲁士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CC5、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
A、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
C、创办国营企业
D、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
6、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AD7、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B“大陆政策”
1.征服中国台湾;
2.征服朝鲜;
3.征服中国满蒙;
4.征服中国内地;
5.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