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儿奖 教案 (word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儿奖 教案 (word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5 08: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家的故事《“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试管婴儿诞生的过程。
2.课前上网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课上展示、模拟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动手实践、表达交流和科学探究等能力。
3.通过教育云教学助手、在线观看微视频、动画制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在讲述相关故事的活动中,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精神,感悟科技创新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人的生殖》一节,知道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的生殖过程等内容。但对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试管婴儿繁殖后代的知识一无所知。本课首先引出试管婴儿的概念,再层层深入学习试管婴儿的诞生、试管婴儿的过程、试管婴儿的技术发展,点出科学技术创新给结婚多年后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进而说明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学生通过课前搜集信息,利用稞麦视频下载、格式工厂、美图秀秀、拍大师、等软件整理信息,课堂上用白板的播放、蒙层、拖拽、动画、链接等功能讲故事,模拟试管婴儿体外受精的过程,用互动课堂、电脑、视频展台等辅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述“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的故事,感悟科技创新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解决策略:课前分组让学生在电脑和手机上查找有关“试管婴儿之父”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并利用格式工厂、美图秀秀、拍大师、等软件整理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白板展示,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精神。
难点:试管婴儿的过程以及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发展。
解决策略:课前分组布置任务,让一组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手工制作试管婴儿体外受精的过程,课上指导全班同学进行手工制作,上网在线播放试管婴儿的过程视频,组员在白板上利用白板的蒙层、拖拽、动画、克隆等讲解,利用互动课堂及时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 使用及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引出课题 白板出示自制微课《一位不孕不育患者的心声》,引出课题。 1.观看视频,体会不孕不育的痛苦。引发学生对生命观念的思考。 2.说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引出试管婴儿这一技术。 用白板拖拽功能播放播放视频,提升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试管婴儿的概念 用互动课堂随机点名,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1.自学课本,写出概念空缺。 教师用互动课堂随机点名,让学生提高警惕,通过书写加深概念的理解。
爱德华兹的故事 教师主持 与学生互动,点出科学技术创新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给讲故事的学生评价打分。 1.第一小组代表讲述1925年、1955年、1958年、1963年爱德华兹的故事。 2.第一小组另一代表利用电脑在线播放爱德华兹的故事。 3.第一小组其他代表讲述1978年、1988年、2010年、2013年发生的故事。说出爱德华兹如何获诺贝奖。 1.用电脑在线屏幕播放爱德华兹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本节课重点。 2.用白板的动画、链接、拖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表达、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试管婴儿的过程 1、引导学生从宏观手工模拟试管婴儿的过程。
2、用宁夏教育云教学助手互动课堂拍学生作品并上传评价。 3.给讲课学生打分评价 4.用互动课堂随机点名让学生说出试管婴儿与普通婴儿生殖过程的区别。 1.第二小组代表展示手工模拟的试管婴儿过程并解释原理。 2.四人一组完成手工,从宏观探究试管婴儿过程。 3.第三小组代表在电脑上演示搜索试管婴儿过程的资料并在线播放视频。 4.三小组另一代表在白板上讲述试管婴儿过程。 5.三小组其他代表在白板讲述普通婴儿生殖过程,并说出普通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区别。 1.手工模拟试管婴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2.在线播放专家讲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本节课难点。 3.用白板的拖动、克隆、动画等功能讲解,提高学生使用白板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突破难点。 4.互动课堂随机点名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课。
试管婴儿的技术发展 1.组织学生讲述一、二、三代试管婴儿特点并评价打分、互动。 2.引导学生说出试管婴儿的适宜人群 3.互动课堂随机点名指导学生完成恐龙火山游戏,说出试管婴儿的弊端 1.第四小组代表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讲解第一代试管婴。 2.第四小组另一代表讲解第二代和第三代试管婴儿。 3.第四小组代表用展台演示如何用手机语音查找试管婴儿的适宜人群并用“云校家”使手机与屏幕同步,将截屏的内容发至大屏幕。 4.小组讨论,完成恐龙火山游戏。 1学生通过制作白板课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讲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胆识。 2.提高用手机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恐龙火山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检测 归纳总结 将学生作业用手机拍下来,用宁夏教育云互动课堂手机端将作业上传白板并评价。 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提升练习,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教师及时评价,使学生知道正确答案。
板书设计
本节亮点 1.重难点的突破。学生在课前分组搜集信息,快乐的获取知识。再把搜集到的信息利用各种电脑软件对搜集到的照片、视频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讲述爱德华兹的故事,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从宏观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手工模拟试管婴儿的基本过程,课上全班同学进行手工制作,通过电脑在线播放试管婴儿的过程视频,组员在白板上利用白板的蒙层、拖拽、动画、克隆等讲解,教师用互动课堂及时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实课堂,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2.能力提升。学生课前课中充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手机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利用手工制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课堂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让学生成了讲台上的主人,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的渗透。本节课让学生在课前分组在电脑和手机上查找有关“试管婴儿之父”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并利用各种电脑软件整理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白板展示,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感悟科技创新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