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坐、站、跪变化后的政治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思考:(1)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是什么?
(2)分封王侯又给西汉带来什么影响?1.汉朝材料二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以吴王刘濞有罪为名,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六国的诸侯王,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联合叛乱。史称“七国之乱”。(1)原因: 汉初分封大量的同行亲族, 诸侯势力的壮大威胁中央。文景两代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 ,阻众抗命 ,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因此 ,元朔二年( 前127),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下去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2)措施汉武帝推恩令(3)影响削弱了地方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材料一2、五代十国局面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结束的? 开平元年(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自行称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是者维持了数十年。思考:1、安史之乱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赵普曰:“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思考:(1) 宋太祖是靠什么方式上台的?3、宋朝集权(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3、宋朝集权1、原因2、措施 制钱谷3、特点收精兵 削实权冗兵、冗官、冗费①把兵权、行政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皇权。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消极地方财政困难②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积极影响中央禁军 三衙 统兵权
枢密院 调兵权收精兵1、措施:2、影响:积极:消极:避免了武将拥兵自重,有利于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军队的战斗力低,军队数量众多
(冗兵),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
财政负担(冗费)。 材料一 宋代实行兵将分离制度,“将不识兵,兵不识帅”。还有为了中央的稳定,将强大的禁军驻扎在京师,地方上按厢军、乡兵、藩兵的顺序分别驻守。思考: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收精兵材料二 皇佑元年(1049),军队总计达一百四十万人,为宋代的最高数字。宋朝用来养兵的费用,竟达全国财政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七八。思考:宋代的军队设置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兵将分离,避免了武将拥兵自重,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主要驻扎在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军队数量众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冗官、冗费地方节度使 行政权州郡直属中央 、废 除节度使管辖驻地职位州郡的制度
州郡长官 通判
武将 文官担任州郡长官
1、措施
削实权2、影响积极:消极: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地方财政困难州郡自留一小部分 其他中央掌握制钱谷1、措施2、影响积极:消极: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二、皇权的不断加强明初 ,设中书省 ,有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裁撤中书省,废丞相 ,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务洪武十五年,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明成祖后,内阁地位上升,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有了“票拟”的权力1、明朝措施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年)六月,太祖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思考:明太祖对丞相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废除丞相制度有什么影响?思考:明太祖为什么要设置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生跟原来的丞相相比有什么不同?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一品五品行政,百官之首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票拟 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 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出自《明史·郑以伟传》 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六思考:明朝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异同点有哪些?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高,百官之首品秩低行政协理章奏,票拟制约加强 清初 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清雍正 军机处,处理军务2、清朝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军机处措施职能:作用跪奏笔录积极 ①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②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消极: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
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军机处军机处职能:跪奏笔录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职能:跪奏笔录 清初 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清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思考:
(1)为什么清政府要设立军机处?
(2)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秦朝 三公九卿制从秦到清中枢权力机构是如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朝 内外朝制度隋唐 三省六部制宋朝 二府三司制元朝 一省制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殿阁大学士清朝 军机处 趋势: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