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教案
授课科目:音乐 授课时间: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2.能和着音乐哼唱歌曲。
3.初步养成安静聆听、辨析音乐的习惯。
4.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因素塑造的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歌曲表现出的劳动情境以及音乐情绪。
三、教学难点:伴着音乐参与体验和创作。
四、教具准备:课件、琴、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播放背景音乐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欢快的音乐课堂!孩子们你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师:我也喜欢你们!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聆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但是,要想听到这首歌曲,我们要做一个任务就是我们要把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一下。——复习歌曲《洗手绢》。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唱得太好听了。证明你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让学生懂得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的。
2.出示我们孩子自己劳动时候的照片,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三个幻灯片的主题是:我爱劳动、劳动最美、一起劳动。通过这三个幻灯片激发孩子们对劳动的兴趣。)
3.初听歌曲,完整感受歌曲旋律,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三)、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①.复听第一段,指出歌曲中唱到的小动物。
师:歌曲演唱中为我们提到了哪些种小动物啊?
生: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②.再听,了解小动物的劳动内容。
③.学生体会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劳动中的欢乐;
2、欣赏第二段
①.复听第二段,找出不受欢迎的小动物——小蝴蝶。
②.学生体会不学小蝴蝶的懒惰,要学喜鹊和蜜蜂的勤劳;
③.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歌曲中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完整欣赏歌曲
前面我们欣赏了歌曲,体验了它的情绪、速度、还有力度,下面请孩子们带着这些音乐印象,再次完整的欣赏这首歌。并用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哼唱歌曲。
六、音乐创作活动——舞蹈组合
1.和老师一起模仿劳动的动作。
2.体会劳动时的快乐。
七、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好孩子;让我们用汗水描绘自己的理想,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