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 (三)新课标十大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件(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 (三)新课标十大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件(共6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5 07: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第二部分 新课标新中考
(三)新课标十大跨学科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1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N2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K3-1甲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K3-1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红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3)空气的保护:图K3-1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判断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
(填字母)。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C
(4)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臭氧
C.细颗粒物 D.稀有气体
D
实践活动2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2.小金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K3-2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K3-2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
(1)呼吸气路的设计:自救呼吸器使用时,需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嘴咬合呼吸软管进行呼吸。在正常呼气时,单向阀A和B的开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填“A打开,B闭合”或“A闭合,B打开”)。
(2)生氧药品的选择:小金查阅资
料发现超氧化物(用MO2表示,其中
M为+1价)可与人呼出气中的CO2、
H2O反应生成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A打开,B闭合
式为4MO2+2H2O === 4X+3O2↑,4MO2+2CO2 === 2M2CO3+3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500 g超氧化钾(KO2)和500 g超氧化钠(NaO2)的生氧性能如图K3-3所示。小金依据人正常呼吸时需要生氧药品的生氧速度不低于1 L/min,并结合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和生氧药品的生氧性能,选取了KO2作为生氧药品。选取K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MOH
生氧速度波动较小,使用时间较长,氧气浪费较少
(3)影响自救呼吸器有效防护时间的因素有_________(填序号,多选)。
①生氧药品的质量 ②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外界氧气浓度 ④生氧药品的种类
①④
实践活动3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3.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用水安全重于泰山。
(1)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环节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元素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可以用_________的物理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
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
水。随着社会的发展,使
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利用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蒸馏
①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图K3-4),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
D.右侧池中海水密度不变
BCD
②如图K3-4乙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膜隔离技术自制的海水淡化净水器,此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_相当于膜隔离技术中的淡化膜。
塑料膜
(4)“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K3-5所示(步骤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步骤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过滤棉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下同),推测步骤④中超滤膜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吸附色素、异味
B
A
(5)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方法,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6)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请你为节约生活用水提出一个金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煮沸
化学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实践活动4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5.“低碳”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也是全世界的主题。图K3-6中的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CO2
(2)由流程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生产氢气的过程中所用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的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净化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
(3)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的装置。上述流程图的制氢方法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电能
2H2O ======= 2H2↑+O2↑
催化剂

(4)甲醇(CH3OH)和乙醇有相似的性质,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OH+3O2 ======2CO2+4H2O
点燃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填字母)。
A.纸张双面使用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应该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
实践活动5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6.为了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垃圾的类别、危害及分类回收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
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活动一: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该地常见的一些垃圾:废旧报纸、破损干电池、碎玻璃片、碎石渣土、发霉的大米、过期感冒药、矿泉水瓶、水银温度计、香蕉皮、布条等。根据相关知识,找一找上述收集的常见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破损干电池(或过期感冒药或水银温度计)
活动二:探究塑料垃圾焚烧后的生成物中除了CO2、HCl是否含有CO。同学们利用废旧矿泉水瓶燃烧后的气体设计了如图K3-7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先点燃装置E中的酒精灯;②然后向装置A集气瓶中通入燃烧后的气体;③一段时间后,点燃装置C中的酒精灯,观察现象;④实验结束后,先熄灭
装置C中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气体,最后熄灭装置E中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装置C中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CO。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塑料垃圾回收的好处远远大于焚烧处理。
黑色粉末变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OH+CO2 == Na2CO3+H2O、NaOH+HCl == NaCl+H2O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废旧电池中含有Zn、M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垃圾处理的问卷调查表
Pb(或Hg或Cd)
项目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 优点 不足
① 填埋 工艺简单、处理量大 残留大量细菌、潜伏重金属污染
续表
项目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 优点 不足
② 堆肥 投资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减容、减量、无害化程度低
续表
项目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 优点 不足
③ 焚烧 处理快捷、把垃圾转化为热能,实现了垃圾的局部资源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其中,堆肥法处理是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实现变废为宝的。厨余垃圾可以转变为有机肥以及沼气,写出沼气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 ======= CO2+2H2O
点燃
实践活动6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7.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发现某块土地小麦长势不好,为探究其原因,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他们猜测可能是由于土壤的酸碱性影响小麦的生长。
【查阅资料】
a.土壤改良方法:一般的植物适于生长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不同植物所需的土壤酸碱性不同,通常改良碱性土壤可选择酸性物质,如硫酸亚铁溶液、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等。
b.几种作物生长适宜的pH范围如下表:
c.配制土壤溶液的水土质量比:水与湿润土壤的质量比为5∶1。
【实验步骤】
Ⅰ.先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1)取10 g湿润土壤放入烧杯中,接着要取50 mL蒸馏水,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麦 葱 玉米 大蒜 棉花
5.5~6.5 7.0~7.4 6.5~7.0 5.6~6.0 6.5~8
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2)将10 g湿润土壤和50 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然后用玻璃棒蘸土壤溶液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8,则土壤显______性。
(3)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_。
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


Ⅱ.依据测定所得土壤酸碱性设计种植方案
(4)若要种植改善小麦生长情况,需向土壤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测出的土壤溶液呈酸性,则需加入__________进行改良。
Ⅲ.探究成因
(6)土壤为什么会呈现酸性或者碱性呢?已知几种化肥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如下表:
硫酸亚铁溶液(或二氧化碳的水溶液)
熟石灰
①上面表格中属于氮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施用化肥要适度,过度施用单元素化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得出结论】科学种田,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护环境。
能使土壤呈酸性的肥料 能使土壤呈碱性的肥料 能使土壤呈中性的肥料
硫酸铵、过磷酸钙 氨水、碳酸钾、钙镁磷肥 碳酸氢铵、硫酸钾
硫酸铵、氨水、碳酸氢铵
粮食减产(或污染环境或土壤养分结构失调)
实践活动7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7.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海水淡化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产业。某种海水淡化装置允许水分子透过,阻止盐类透过。采用该装置淡化海水,可分别获得浓盐水和淡水。
(1)①进入海水淡化装置前的海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可用纯碱除去大部分钙盐和镁盐,写出纯碱与CaCl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Na2CO3 === CaCO3↓+2NaCl
②分离出的浓盐水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_______(填字母)。
A.硬水软化 B.污水处理 C.物质鉴别
混合物
A
(2)某工厂淡化海水后得到的浓盐水和淡水中盐类物质含量如下表(微量盐类忽略不计)。
盐类 NaCl MgCl2 MgSO4 CaSO4
淡水中含量/(g·L-1) 0.17 0.012 4.8×10-4 8.5×10-4
浓盐水中含量/(g·L-1) 45.0 3.6 3.3 0.14
国家规定居民生活用水中盐类物质总含量≤500 mg/L,上表所得淡水中盐类总含量______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该工厂一套海水淡化装置每小时产生浓盐水300 L,其中含有NaCl__________kg。
达到
13.5
(3)淡化海水所得的浓盐水中含大量MgCl2,可制备金属镁,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K3-8所示。
①写出生成Mg(O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MgCl2==Mg(OH)2↓+CaCl2
②浓盐水经过步骤1和步骤2反应后又获得了MgCl2,设计这两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提纯富集MgCl2
C
实践活动8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
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8.“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材料二: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子论矛盾。
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___________,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_。
电子
化合物
(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___(填字母,多选)。
A.1 L氢气和1 L氯气化合成2 L氯化氢气体
B.2 L氢气和1 L氧气化合成2 L水蒸气
C.木炭与1 L氧气化合成1 L二氧化碳
D.木炭与1 L二氧化碳化合成2 L一氧化碳
E.硫与1 L氢气化合成1 L硫化氢气体
ABD
(4)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经过无数次实验确认,汞在温度接近-273 ℃时几乎处于“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汞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导电的原因是含有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
金属
电子
(5)1980年有人发现了铜氧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将温度提高到约为-140 ℃。YBa2Cu3O5为其代表之一,其中Cu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价,则Y的化合价为_______。
+3
(6)2017年曹原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
非规“超导电性”,石墨烯是一层碳原
子(如图K3-9)。
①曹原推测,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
若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时,有可能产
生超导现象,经过不懈努力,困扰世界107年的常温超导难题,终于被曹原团队突破!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单质
物理
②曹原小时候就喜欢动手研究,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曾经把银放入稀硝酸中,自己“合成”实验所需硝酸银。该实验是否产生了氢气?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用自己的科技之梦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
实践活动9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10.燃料的变革。
Ⅰ.木柴
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一些农村地区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
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好奇,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如图K3-10甲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K3-10乙和丙)。
(1)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图_______(填“乙”或“丙”)。
(2)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1 kg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 g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热冷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有害气体和烟尘
给土灶加装除尘装置(合理即可)
Ⅱ.油
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
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
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
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K3-11所示。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和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放热
升高
挥发
BCD
Ⅲ.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
(2)《汉书》中“高奴县有洧(wěi)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从地表渗出的、当地人称为“石脂”或“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果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关于上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
D.其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天然气
C
Ⅳ.新能源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
(1)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合理即可)
(2)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2H2+O2 ====== 2H2O
点燃
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
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11.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并于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图K3-12为核心舱环控生保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水汽”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间隔不同
(2)“蒸馏”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沸点属于物质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取少量该饮用水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适量的银离子可对饮用水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
物理
泡沫多,浮渣少
Ag+
(4)“氧再生组件”的主要反应为电解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 ====== 2H2↑+O2↑
通电
分解反应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中偏二甲肼分子中碳、氢、氮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1∶4∶1
7∶16
(7)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NO3)2 == Fe(NO3)2+Cu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