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5 09: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太行绝壁上的郭亮村与挂壁公路
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P46活动:
(1)两图中哪一个是山区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区域 聚落规模 空间分布 聚居人口
平原 较大 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较多
山区 较小 相对分散 较少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②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P46 阅读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有利条件
① 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及渔业资源
② 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 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不利条件:
沿岸多洪涝灾害,山区河谷可能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河谷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选址
P47活动:
2.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
(1)丽江古城为什么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①古城纬度较低,北面、
西面高山可阻挡冬季西北风入侵,所以冬无严寒;②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因此夏无酷暑;
①古城地处丽江坝子(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利于耕作和建设;②小盆地地形也利于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民用水;③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④东、南两面地势比较开阔,便于夏季风深入,带来丰富水汽。
我国不同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山前绿洲上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深切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
南方丘陵地区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限制条件
决定条件
保障条件
P49活动2: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
读图2-58,简要说明四川省东西部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西部高原山地,交通线路多沿谷地分布,线路稀疏,呈线状分布;
东部四川盆地,交通线路密集,呈网状分布。
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如何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
西部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线路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其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故多沿山谷延伸,且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交通出行需求小,故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
东部盆地地区地形平坦,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小,建设难度小,其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出行需求大,故线路多,呈网状分布。
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1)影响运输方式:首选公路、其次铁路
(2)影响分布和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②翻越山地的线路一般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或少跨等高线);或从两山之间的鞍部经过;或开凿隧道(背斜);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
③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多连接居民点)、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英吉利海底隧道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减小。
杭州湾跨海大桥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减小。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方式: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
澳门填海造陆扩张过程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方式: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
1.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开垦的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上直接耕作相比,那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为什么?
①修建梯田后,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面上,田地的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减慢,对坡面土壤侵蚀作用减弱,同时可促进水中泥沙就地沉积;②此外,田埂稍高于梯田面,使水肥不易流出,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D
B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
3.宫室遗址分布在 (  )
①河流右岸②河流左岸③被堆积的河岸④被侵蚀的河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  )
A.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6.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崩塌   C.干旱   D.台风
A
B
下图示意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分布特点: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处于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