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探究物质的密度、5.3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探究物质的密度、5.3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5 11: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讲义
课题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的 姓名
概念,密度的公式和单位,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2.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学会用密度的三个公式计算密度、 质量和体积 3.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会测量实际中物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内容 一.探究物质的密度 1.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猜想假设]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设计实验]测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论证质 量和体积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 [进行实验] (1)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两块木块, 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 用刻度 尺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并算出它们的体积。计算质量与相应体积的 比值,并填入下表。 (2)取体积不同的两块实心铁块, 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 用量筒测量出 它们的体积, 计算质量与对应体积的比值, 并填入下表(数据为某组实验 课堂笔记
(
-
)数据),并作出 m V 图像。 对象质量 m/g体积 V/cm3 /(kg ·m-3)木块8100.8×10316200.8×103铁块79107 9×103158207.9×103
[分析论证]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不同物质
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 [评估反思]①你认为这次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讨论,并提 出改进的措施。 ②你认为“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大”这句话应该怎样说才科 学? 2.密度 研究发现: 体 (质)积 (量) 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体 (质)积 (量) 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在物理学里为了表示上述特性,引入了密度概念。即:把某种物质的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即________ ( m —质量— kg ;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 ( m —质量— g ;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 1g/cm3 = = =_______kg/m3 [大单位是_____] [注意] ①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______,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______ (即______不变) ②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 密度大的质量______, 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_______ ③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密度大的体积______, 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_______ 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 (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又能区别于其他 物质的性质),对于同种物质来说, 密度是_______的(与物体的质量、体 积无关,不存在正比反比问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__ ⑤只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和温度有关,当物质的材料、所处的状 态、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密度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例如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密度在 4℃时最大, 温度高于 4℃时, 是热胀冷缩, 水的密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_______ ;温度在 0 ℃~4 ℃之间,水却是热缩冷胀,水的密度 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__。 ⑥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气体的体积总是充满整个容器的各个角落,所 以一瓶氧气在用去一部分后,其质量会_______,体积_______,氧气瓶中
氧气的密度会_______。 3.m-V 图像 ①观察甲或乙图线可得: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②由甲乙图线中 A、B 两点可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 ③由甲乙图线中 B、C 两点可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 【练习】 1.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p = ,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 ) A.密度是一样的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2.一杯盐水,现在用掉半杯,那么剩下的半杯盐水( ) A.密度减半,质量减半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同种物质, 在一定的 状态下密度是_____,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制作飞机应尽可能的选用密度_____的材料,制造电风扇底座应尽可能选 用密度_____的材料。 6. 有一块金属,质量为 237g ,体积是 30cm3 ,这块金属的密度是 __________kg/m3 ,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 7.查表分析: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铜块的体积_____铝块的体积,因为 铜块的密度_____铝块的密度。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的质量_____
水的质量(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密度, ρ甲=2.5 t/m3 , ρ乙=2.5 kg/dm3 , ρ丙=2.5 g/cm3 , ρ丁=250 kg/m3 ,其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 9.甲、乙两个实心球, 体积之比是 2:3,质量之比是 5:2,则甲、乙两球的 密度之比是( ) A.5:3 B.3:5 C.15:4 D.4:15 10.通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 A.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11.一瓶子最多可以装 0.2kg 的水,那么用它最多可以装酒精( ) A.200g B.125g C.160g D.250g 1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13.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 分别是铜、铁、铝制成, 那么其空心体积 最大的是( ) A.铜球 B.铝球 C.铁球 D.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 物体的体积。图线 a、b 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 与体积的关系。由图线可知 ρa ∶ρb =______。 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表 ①一般上: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一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汞是液体,但密度很大) ②有的物质不同,但密度却________,如煤油和________、冰和蜡 ③同种物质, ________ 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________) ④________和________密度用国际单位, 数值都表示为“×103 ”的形式, 如ρ水=1.0×103kg/m3;
________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 ”,如ρ空气=1.29 kg/m3。
2.密度测量实验 [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p = ,只要知道某物 体的______和______,即可计算出组 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步骤]:
测小石块密度 测液体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 ②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 V1; ③用细线将石块系好, 慢慢放入 量筒中, 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 积 V2; ④石块密度表达式: __________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②将烧杯里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 读 出示数为 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 质量 m2; ④液体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
[误差归纳]: ①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体积,会使得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 测质量偏______,所测密度偏______。 ②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表面有液体残留倒不尽,会使得 所测体积偏______,所测密度偏______。 3.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等体积测固体密度 等质量测液体密度
①先用天平测小酒杯的质量 m;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 ③将小酒杯放入烧杯中,用另一个烧杯 接住溢出的水; ④测烧杯的质量 m1 及烧杯和溢出水的 总质量 m2。则溢出水的质量 m 溢=m2-m1, ①用天平和相同的烧杯,测 出质量相等的待测液体和 水的质量; ②在用量筒(或刻度尺)分别 测出他们的体积 V 和 V 水 (或深度 h 和 h 水);
(
p
)小酒杯的体积V = V溢 = p (m)水 (溢) = mp (2)水 (- m)1 , (
=
=
)④小酒杯的密度表达式: m mp水 V m2 - m1 ③表达式: p = pV (水V)水 (或p = p h (水h)水 )
4.密度公式的应用 ①算密度:p = ②算体积:V = ③算质量:m= ρV ρ 物体<ρ 物质 ,则是_______;ρ 物体=ρ 物质 ,则是_______ V 物体 >V 物质 ,则是______ ;V 物体=V 物质 ,则是______ m 物体 <m 物质 ,则是______;m 物体=m 物质 ,则是______
④判断空心/实心问题(密度法、质量法和体积法三种); 已知:m 球=316g,V 球=40cm3 , ρ铜=8.9g/cm3 ,试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密 度 法
质 量 法
体 积 法
5.其他问题 (1)掺假问题:根据p = ,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对照密度表查阅正 品的密度p ,若ρ =p ,则是_______;若ρ≠ p ,则_______。 (2)求混合物质的密度 物质密度分别为p1、p2 的两种物质混合,若混合后的总体积不变,则: 当两种物质质量相等时,混合物的密度p = ; 当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混合物的密度p = 。
当多种物质随意混合时,混合物的密度p =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 ②不同种物质的密度,质量大的密度大( ) ③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种类有关,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 ④不同种物质在体积相等时,密度大的物质质量大( ) 2. 一铝块质量为 69kg ,密度铝是 2.7×103kg/m3 ,取其 1/3 ,其质量为 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____。 3.一塑料桶最多能装 5Kg 水, 它的容积是_______,用它装另一种液体, 最 多能装 4K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 4.一钢瓶氧气的密度为 6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 1/3,则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_______。 5.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 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 尺 左 端 的 _________ 处 , 调 节 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 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 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 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 量筒中, 如图甲所示, 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____cm3 ;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______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_________k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 思考了一会儿后, 他利用天平、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 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 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
kg
/
m
3
)
)6.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 冻裂,如图所示.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帮他计算:一个 容积为 0.18 m3 的水缸盛满水,则: (1)缸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 (3)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 (ρ 冰=0.9×103 7.质量为 89g 的铜球,体积是 20cm3,问: (ρ铜=8.9g/cm3) (1)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9.尧尧和妈妈买了一些银饰,买了其中一银饰,如图所示,尧尧想鉴别该 银饰是否是纯银, 测得该银饰质量为 525g,把该银饰浸没到装满水的容 器中,溢出 50g 水。请你帮尧尧计算说明该银饰是否是纯银的。(ρ银 =10.5×103kg/m3 )
课堂练习 1. 对密度公式p =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2. 图 2 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 质的密度ρ甲、ρ 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 乙>ρ 甲>ρ 水 B.ρ 乙>ρ 水>ρ 甲 C.ρ 甲>ρ 水>ρ 乙 D.ρ 水>ρ 甲>ρ 乙 第 2 题 第 3 题 第6 题 3.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 3 所示图象,量筒 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30g .8g/cm3 B.75g lg/cm3 C.75g 0.8g/cm3 D.30g lg/cm3 4. 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1,质量之比是 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 A .8 : 1 B .2 : 1 C . 1 :4 D . 1 :2 5.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 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6. 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 SL5000 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 如图6 所示, 它 的每个叶片长 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 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
7. 质量为 m1 的液体甲与质量为 m2 的液体乙混合, 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 1、ρ2 ,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A.(ρ 1+ρ2) B. C. D. 8. 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体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 属块总体积时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都有可能 9. 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 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 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金属块的质量是 52.8g C.金属块的密度是 2.62g/cm3 D.金属块可能是铁质的 10.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 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 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 甲110181.8220361.8330541.8 乙41080.80520160.8063024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 1 与 2、3 或 4 与 5、6 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 可归纳得 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 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 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 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 的示数。 B.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 序是_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 如右图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 g,依据图右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 的体积为_________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_________kg/m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_________。 (4)实验中, 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 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 老师就给她 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 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_________。 12. 小明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 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 1 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 螺母向_______端移动。 (2)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_____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128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 再称出烧杯和其中剩余盐水的质量。此时, 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g。 (4)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是_________cm3; (5)算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课后作业 1. 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 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C.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D.用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
2. 对于密度公式p =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 V 成反比 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 m 和体积 V 都有关 3. 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4.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3:1,体积之比是 1:3,密度之比( ) A . 1 : 1 B . 1 :3 C .9 : 1 D . 1 :9 5. 装满水的玻璃瓶,加盖密闭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待水结冰后玻璃瓶就裂开了。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裂开后质量变小 B.玻璃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 6. 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 变化”的研究,得到如下图的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 从 8℃降低到 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7. 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 水瓶中装满水, 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 用天平测出总质 量 m2 ; (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 V1 ; (5) 将菜油倒入量筒中, 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 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 V2 ;(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 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 水 已知)① p = ② p = ③ p = m (m)1 (2)一 (-)m (m)ρ 水 ,你认为较 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8. 小明参加了 5 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明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 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 石块的密度为 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明 小华 小李 小张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2.45 2.52 2.56 2.60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 2.50g/cm3 B.只有小华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她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小张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9. 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 50cm3 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35g
C.质量为 25g 的甲物质的体积为 2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10. 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 积。某同学身高 170 cm,体重 60 kg,他的体积约为 ( )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11. 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
所示。则空心的是( A. B. ) C. D.
12.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 已知ρ铁<ρ 铜<ρ 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13. 用密度为 2.7×103kg/m3 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 长分别是 0.1m、0.2m 和 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 3kg、 21.6kg 和 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 有两个不合格, 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 另 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14. 一瓶内装 500cm3 的盐水,盐水密度为 1.2×103kg/m3 ,要将盐水稀释成密度为 1.1× 103kg/m3 ,需( ) A.加盐 50 克 B.加水 50 克 C.加盐 500 克 D.加水 500 克 15. 质量、体积均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一定空心的有____________,可能空心的 有____________,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16. 有密度分别为 ρ1、 ρ2 的两种物质,若按体积 1:2 混合,则所得的混合物的密度为 _________;若按质量 1:2 混合,则所得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 (设总体积不 变)。 17.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 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表 1 表 2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水 1 10 10 酒精 1 10 8
2 20 20 2 20 16
3 30 30 3 30 24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请在
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 1 或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 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 1 和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
(

)同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表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 A 方案 B
(1)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 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测出量 筒中盐水的体积 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总质量 m2 (4) p盐水 = m1V (一)m2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称 出它们的总质量 m2 (3)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 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4) p盐水 = m1V (一)m2
采用方案 A 测出 ρ 盐水 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 B 中,盐水的______测量值误差较 大,使得 ρ 盐水 的值偏________ (填“大”或“小”)。 19.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cm3 ;接着将天 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3g,然后将量 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 真实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 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 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m2; 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已知水的 密度为ρ水)。 20. 小明在玩耍时把一小铁球抛入水中,他发现铁球浮在水面上.小明想:铁球为什么 会浮在水面上?他作出的猜想是:铁球可能是空心的.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先分 别测出铁球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然后用针压法使铁球浸没在水中,测出水和铁球的 总体积.他收集到的数据如表所示(ρ铁=7.9×103 kg/m3): 铁球的质量 m/g水的体积 V 水/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 V 总/mL794060
(1)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往空心部分装入一半水,则此时小铁球总质量是多少?
当堂检测(___月___ 日) 姓名:___________ 1. 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刻度尺、细线、烧杯、水B.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水C.刻度尺、天平和砝码D.溢水杯、天平和砝码、烧杯、水、细线
2. 为了保证飞机能在空中飞行,选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机身,因为这种材料( ) A.质量小 B.体积大 C.密度小 D.密度大 3.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 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 有甲乙丙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400g、60g,体 积分别为 16cm3 、50cm3 、12cm3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空心 B.甲乙一定实心 C.丙可能空心 D.该材料密度为 5g/cm3 5.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 冰与 1kg 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6.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B.某种物质的密度就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C.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根据密度公式p = ,可知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体积成反比 7. 甲液体的密度为ρ1 ,乙液体的密度为ρ 2 。现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总 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 A. ρ1 + ρ2 B. C. D.无法确定 8.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矿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当天平
重新平衡时,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质量是________g。 (3)将矿石放入盛有 60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__kg/cm3。 (4)小红用托盘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图丁所示, 指出她操作中的一个错 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 小方: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 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 食用油的体积为 V1 。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 ρ油=________。 小王: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 量 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4,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V2 。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 ρ油′=________。 (6)按________ (选填“小方”或“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 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9. 一个空瓶质量 2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 32g,现用来装满酒精,求:瓶子容积和酒精 质量(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