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7张PPT)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学习目标:
指出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根据气候分布图,说明世界气候的分布状况;
根据资料,描述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根据文字资料,探讨影响气候的因素 ,判断气候类型;
能够根据统计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探讨气候的成因;
非洲角马迁徙
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动物会定期进行迁徙?
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
追逐食物和水源
雨带随着气压带、风带和移动而迁移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理想状态下全球气压带的分布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温差、气温、降水和风等,其中气温和降水是气候重要的要素。
气压带、风带和气候
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因子)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环流)
③下垫面性质(海陆分布、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
④人类活动
纬、地、海、洋、气、下、人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引起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
亚热带
亚寒带
亚热带
亚寒带
纬度位置决定热量带:
热带型:0~30度之间
温带、亚热带:30~60度之间
寒带、亚寒带:60~90度之间
大气环流
气压带 气流运动 影响
低气压
高气压
上升
下沉
湿润多雨
干燥少雨
冷高压(极地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
暧高压(副高)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
大气环流
风带 气流性质 影响
西风带
信风和极地东风
从低纬吹向高纬,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
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湿润
干燥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如夏季风),水汽充足,降水较多;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如冬季风),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季风环流影响大陆东岸,形成夏雨型三种季风
海陆性质
洋 流
地 形
其他因素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性质
海陆分布
大陆性气候(新疆) 海洋性气候(英国)
气温 气温日较差 大 小
气温年较差 大(冬冷夏热) 小(冬暖夏凉;T热<200C)
最高气温月 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北半球8月,南半球2月
最低气温月 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北半球2月,南半球8月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少 多
年内季节分配 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分配均匀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同纬度气温不同;
地形
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C。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
(1)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赤道
22°C
20°C
18°C
暧流
寒流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大气温度
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性质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三种途径。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目
录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01
巴西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主要分布区
赤道低气压带
2.形成原因
全年处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
3.热带雨林气候的大洲分布
①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②中美洲地区东部 ③巴西高原东侧沿岸(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的大西洋沿岸,呈狭长带状分布)
①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 ②向西为沿几内亚湾北岸及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分布带 ③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迎风地带呈带状分布,其南端已达南回归线
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向北可伸展至北回归线
大洋主要分布在①澳大利亚东北部和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
美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中美洲地区东部
巴西高原东侧沿岸
几内亚湾北岸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澳大利亚东北部
标红地区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位于东南(或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③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信风+迎风坡+暖流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南回归线
马达加斯加暖流
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马达加斯加暖流从东岸流过,对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活动减弱, 降水减少,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A地位于赤道附近,为何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A
4.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6℃左右;全年多雨,分配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5.天气特点
天气变化单调,无明显季节变化。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多强对流天气,大雨倾盆,至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当地居民习惯用下雨的次数来计时
图隆阿贡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约8° S)
每天都要下两场非常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
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学以这两场雨作为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
贝伦
巴西帕拉州首府(约1.5°S)
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
P66阅读 :报时雨
6.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植物和土壤
(1)植物
植物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
高大乔木发育板状根是热带雨林乔木适应环境的显著特征之一。
亚马孙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
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10,被称为“ 地球之肺”。
土壤热带雨林下的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风化壳很厚)
(2)土壤
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地区,水热条件得天独厚,生物种类非常丰富。
占全球物种的一半,还有几百万种可能至今没有被人类发现。
物种丰富,没有冬天,人们根本不需要采集和储藏食物。
没有剩余粮食储藏,就无法养活不需要从事农业的人,从而没有社会分工,就很难出现强有力的国家组织。
至今,巴西亚马孙地区还生活着很多原始部落,以采集狩猎为生,拒绝接触现代文明。
其实,流域很多国家,比如秘鲁、哥伦比亚等都开展了亚马逊探秘的旅行项目。
内容大同小异,徒手捉鳄鱼、垂钓食人鱼,一个比一个狂野。
在潮湿炎热、热带疾病、殖民罪恶等等各种因素影响下,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地区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东南亚老破小成为亚洲最富的国家。
赤道
1.从地理位置、地形等的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①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高温多雨。
②北、西、南三面高原山地,地势向东部倾斜,整个平原呈口袋状有利于信风从大西洋挟带大量的水汽长驱内陆,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形成丰富地形雨。
③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活动P71
①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距海较远,周围高原,地形闭塞,信风难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
②沿岸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2.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马来群岛,被海洋包围,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有海洋性特点。
活动P71
亚马孙河世界第2长河,
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
刚果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
马来群岛河流
水文特征:水位、汛期(凌汛)、流速、水能、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补给类型。
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
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盆地内部流速缓,植被覆盖好。)
水能资源最丰富(河流流经高原和盆地地区,落差大,水量大。)
无结冰期(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亚马孙河水文特征
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
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盆地内部流速缓,植被覆盖好。)
无结冰期(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水能资源最丰富(干支流多险滩、瀑布和急流,落差大,水量大。)
刚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涨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况有所不同(赤道南北流域范围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异)
刚果河水文特征
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植被覆盖好。)
无结冰期(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短小(岛屿,面积狭小。)
河流流速快(多山,地形崎岖。)
0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1.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地区,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2.形成原因
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欧洲西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南美太平洋沿岸
北美太平洋沿岸
全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示意图
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
?
伦敦
落基山脉西坡北段
安第斯山脉西坡南段
由于受到高大山脉的地形阻挡,无法深入内陆
(1)为什么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狭窄的滨海地带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原因:
①地处西风带内,其西部濒临大西洋,海岸线比较曲折,海湾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②山地多为东西走向,且该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因此有利于盛行西风深入内陆;
③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
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700~1000mm。
3.气候特点
全年温和湿润
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①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春季萌叶抽枝;
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
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
冬季则完全无叶。
4.植被特征
③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御冬寒。
美国西雅图、加拿大温哥华这些城市一年200多个阴雨天。
一把长柄雨伞是老牌英国绅士的标准配置。
没有太阳(热量不足)就种不了粮食,却适合牧草生长。
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地区至今都是世界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久而久之,人们就养成喝牛奶、吃带血牛羊肉这种饮食习惯。
1.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活动P70
①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 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
②东侧山脉阻挡了来自高纬度大陆的冷干气流,且西侧沿海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活动P70
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9月中旬该区域河流水温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娃鱼洄游阻力较小,有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活动P73
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主要原因:
①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的生存环境,导致柯莫德熊的栖息地减少;
②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
③人类过度猎杀等。
措施:
①完善并落实法律;
②设立自然保护区;
③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
④禁止猎杀柯莫德熊等。
03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分布
1.主要分布区
地中海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除此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气候特点
3.形成原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北半球,
夏季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气流下沉,干旱炎热;
冬季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
地中海气候分布图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0°
30°
30°
40°
40°
C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频发,每年大小山火多达上千起。该州太平洋沿岸地区多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秋季有从内华达高原吹来的大风,极易造成山火快速蔓延。
加州大部分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多阳光,降水少,干旱。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一旦着火,助燃,燃烧时间长,火势强。
思考:加州易山火的地理原因。
4.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于夏季炎热干旱,为减少水分蒸腾,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的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
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树木也不甚高达,但林下常绿植物多,生长茂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连同芳香的花朵,使得这类群落具有特殊的香味。
油橄榄
04
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1.主要分布区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 ~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东部和南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
2.气候特点
3.形成原因
湿季闷热多雨,干季干旱少雨。全年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为700~1000mm。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当信风带控制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东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图
10°
20°
10°
20°
0°
B
4.热带草原的植被特点
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干季,天气燥热,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黄。
因湿季有较多的降水,干季亦不太长,所以在草原中散生着耐旱的乔木。
这种植被类型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树干里全是水,可以活几千年
巨兽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食草动物,这些动物的极大繁盛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为食材丰富,热带草原盛产巨型动物,来看看非洲五霸。
五、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西岸
1.主要分布区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南美洲西侧的狭长区域等地
2.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3.热带沙漠的植被类型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图
20°
20°
30°
30°
0°
东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北非
沙特阿拉伯
澳大利亚中部
加利福尼亚半岛
安第斯山脉
非洲西南部
阿富汗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4.形成原因
索科特拉岛
龙血树
沙漠玫瑰
六、温带大陆性气候
莫斯科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为何巴塔哥尼亚高原在沿海地区且存在狭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安第斯山脉的地形阻挡,位于背风坡,改变了当地的水热条件
1.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40°~60°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以及南美南部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全年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2.气候特点
3.形成原因
4.植被类型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景观
根据纬度不同分
三个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七、季风气候
亚洲季风区冬夏季风向
冬季
夏季
(一)热带季风气候
孟买
1.主要分布区
大致在10°N-20°N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亚和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形成原因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气候特点
年降水量多,一般在 1500-2000mm,集中在6-10月(北半球)。
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较差在3℃-10℃左右。
4.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由较耐旱的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且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热带草原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雨级,一直保持着世界降雨量记录。
年降水量11000多毫米,曾经一天就下了2000多毫米,这比中国相对湿润的广州一年下的还多,不服不行啊
喜马拉雅山像一堵墙一样阻挡了季风北上,南亚的雨下得格外大。
上海
(二)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主要分布区
大致在南北纬20°—35°之间的大陆东岸
2.形成原因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北美洲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气候特点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氏度之间。
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夏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
4.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长绿 乔木多革质叶片
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三)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京
1.主要分布区
2.形成原因
我国东北、华北
朝鲜半岛北部
日本北部
冬季风带来的寒潮活动频繁,让中国成为同纬度冬天最冷的地方。
世界北纬40度1月平均气温是5.5度,而中国天津零下4.2度。
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使得气温迅速升高,让中国成为同纬度夏天最热的地方。
华北平原极端高温都在40度以上。
最冷和最热月平均温度相差(气温年较差)更是令人震惊。
北京有30.8度,齐齐哈尔有43.5度,相比之下,英国伦敦只有十几度。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气候特点
4.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季相变化明显
季风气候队农业生产——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
冬季冷高压强盛,冬季风南下,易发寒潮、低温冻害。
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加强监测与预报、发展农业技术等
九、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主要分布区
2.形成原因
北纬50°-70°的大陆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
3.气候特点
4.植被类型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降水少
又称泰加林,单一树种构成,树叶为针状。
十、寒带气候
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1.主要分布区
2.形成原因
受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带控制
3.气候特点
南极洲、北冰洋沿岸
酷寒干燥
冰原景观
苔原景观
4.植被类型
冰原、苔原
高原和高山气候: 由于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气候特点: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季气温不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但年较差小。
课堂总结
小结:理想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23°26′
66°34′
太阳
辐射
大气环流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东部
大洋
西侧
大陆中部
大气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a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季风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
海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极地高
气压带
极地
东风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东北
信风带
赤道
低气压带
递减方向
热带
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特征统计图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1)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以“温”定“半球”
依据 曲线形状 因素变化 结论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波峰状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波谷状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均温>15 ℃ 最冷月均温介于0~15 ℃之间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18 ℃(温带海洋性气候例外) 最热月均温<10 ℃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根据降水分析其所属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年雨
夏雨
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冬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雨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
夏雨
夏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且集中于夏季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少雨
少雨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10°
20°
30°
40°
60°
70°
80°
热带夏雨型(700~1000)
热带夏雨型(>1500)
1、均为热带夏雨型:
区别: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大于1500mm(仅次于热带雨林),多于热带草原气候,
雨季短,降水变率大,出现单月降水大于500mm
2、“热季”与“热草”最热月一般出现在雨季前一个月:
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出现在6-9月,5月为最热月。
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出现在5-10月,4月为最热月。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总结:世界气候类型有12种
热带四型:T冷〉15
1、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
2、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3、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
4、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
亚热带两型:0<T冷<15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2、地中海气候(唯一冬雨型)
温带三型:T冷<0(温海除外)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雨型且0<T冷<15)
2、温带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3、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其它三种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可划入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分苔原气候与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总结规律
除南极洲外其余各洲均包括的气候: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气候类型 成因 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①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特征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②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
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夏季受副高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
西风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世界气候和自然带分布图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理想大陆世界气候和自然带分布图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纬度低,处于热带;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中美洲的东北部:
纬度低,处于热带;都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非洲几内亚湾:
①地处西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増湿
气候的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
1、东非高原赤道的热带草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不旺盛,蒸发弱,降水少。
2、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北风控制,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气候的非地带性(热带草原气候)
①索马里半岛 :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少雨;夏季吹西南风,属离岸风,加剧了干旱;夏季沿岸的上升流(索马里寒流)加剧该地沿岸干旱气候。
②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属于东南信风的离岸风,干燥少雨;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是雨影区,焚风效应加剧了干旱。
③澳大利亚中部 的热带沙漠直逼西海岸: 澳大利亚中部位于大分水岭 的背风坡,降水少; 西部有西澳大利亚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地形,有利于沙漠向西拓展;
气候的非地带性(热带沙漠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难以入内,形成了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观察以下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特点和降水分配点,并尝试判断所代表的是哪一种气候类型。
100
200
300
400
500
0
600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P77
三类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所处纬度大致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基本相同,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大造成的
1.比较下列图中的植被景观差异,讨论气候对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2.将以下气候填入空白圆圈内,互相并交流填写的道理。
大气环流控制
全年多雨,季节均匀 夏季(湿季、雨季)多雨,冬季(干季、凉季、热季)少雨 冬雨夏干 全年少雨
常年盛行湿润西风致雨 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致雨 赤道低气压带移来致雨 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致雨 冬季西风移来致雨 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 地处内陆少雨
太阳辐射制约 寒带 终年严寒
亚寒带 冬寒夏凉
温带 冬冷夏热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亚热带 冬暖夏热
热带 全年高温
降水特点
气候类型
气温特点
活动P77
活动P78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或海陆位置等下垫面状况)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处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在洋流的作用下,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以北地区;
在海陆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纬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言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
总之,高原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东亚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季风的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使得东亚地区的季风势力特别强盛,厚度特别大。
2.分流西风(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大致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阻挡西风(阻挡作用)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屏蔽作用(对冷暖气流的影响)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也小;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5.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
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
6.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小结)
1、加强东亚季风,形成东部湿润气候。
2、造成西北干旱,形成沙漠。
3、形成高原季风,加强高原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