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镇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省镇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5 09: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省镇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Mn-55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硅制造通讯光缆传输大量的信息
B.用铝粉和氧化铁组成的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
C.锅炉内壁安装镁合金防止受腐蚀利用的是电解原理
D.研发新型催化剂将分解成碳和氧气,同时放出热量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B.甲基的电子式:
C.属于不饱和烃 D.1-丁烯的键线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属于纯净物
B.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的沸点都相同
C.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
D.苯乙炔()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
4.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
C.
D.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海洋中许多藻类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如海带中含碘量可达0.3%~0.5%,约为海水中碘浓度的10万倍。灼烧海带提取I2时,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得到浸出液
C.用装置丙反应生成 D.用装置丁萃取碘水中的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7.如图甲乙两个装置相连,甲池是一种常见的氢氧燃料电池装置,乙池内,D中通入10mol混合气体,其中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其余气体不参与反应),一段时间后,C处出来的气体中含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不含,该条件下苯、环己烷都为气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池中A处通入,乙池中E处有放出
B.甲池中由G极移向F极,乙池中由多孔惰性电极移向惰性电极
C.导线中共传导12mol电子
D.乙池中左侧惰性电极上发生反应:
8.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乙烯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B.乙苯和苯乙烯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鉴别乙苯与苯乙烯不可用的四氯化碳溶液
D.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9.1,4-二苯基丁二炔广泛应用于农药的合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该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6个
C.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
10.科学家提出由催化乙烯和2-丁烯合成丙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丙烯和2-丁烯互为同系物
B.乙烯、丙烯和2-丁烯的沸点依次升高
C.2-丁烯具有反式结构
D.菲的结构式为,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4种一硝基取代物
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向中滴加浓盐酸,出现黄绿色气体 具有氧化性
C 向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具有还原性
D 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12.以某铜渣(含少量Ag)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实验步骤为:向题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铜渣,分批加入稀和稀混合溶液,滴加的间隔鼓入氧气。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后过滤,从滤液中分离得到硫酸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直接用稀硝酸溶解铜渣相比,加入稀硫酸及鼓入氧气均可节约硝酸用量
B.当观察到鼓入不再出现红棕色,表明反应停止
C.加入氯化钠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D.将含硫酸铜的滤液蒸干、灼烧得硫酸铜晶体
13.某种含二价铜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具有的能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脱硝过程总反应的
B.由状态④到状态⑤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依据反应历程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稳定性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共22分)
(1)的系统命名为:_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______。该有机物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组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
(3)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烃是______。
(4)已知:①(苯胺易被氧化);②苯环上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的影响。下图表示以苯为原料制备一系列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①A是一种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的无色液体,苯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苯”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
③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15.(共18分)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研发二氧化碳被转化为多种基础化学品,如一氧化碳、甲烷、甲醇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方法。二氧化碳催化加氢部分热化学反应式如下:
Ⅰ.
Ⅱ.
Ⅲ.
(1)二氧化碳与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相同时间内形成C—H键和H—H键的数目相等
B.相同时间内消耗和形成CO的分子数目相等
C.体系内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D.体系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消除NO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用将NO还原为和。
①还原NO的总反应为,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每还原1mol NO,应______(填“释放”或“吸收”)______kJ能量。
②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
Ⅱ.
该总反应的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键能。
(3)电渗析法淡化海水(在直流电源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对海水进行处理)
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减缓海水中钢铁设施的腐蚀。若开关K置于M处,则电极X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选填“石墨块”、“锌块”或“铜块”),钢铁设施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开关K置于N处,则a极为电源的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
②用NaCl溶液模拟海水淡化,电解装置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淡水从______室(填Ⅰ、Ⅱ或Ⅲ)流出。
16.(共13分)以铁屑(表面含少量)为原料先制备,再通过灼烧、还原制备高纯度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将铁屑溶于足量的稀中过滤所得溶液经检验不含。
检验酸溶后的溶液不含Fe3+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过滤。向酸溶后的溶液中滴加稍过量的,过滤得。沉淀中含量的测定可用酸性标准液滴定,完全反应时,中的被酸性氧化生成,并有气体产生,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灼烧。在氧气流中灼烧得、。
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锰是电池工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含纳米颗粒的酸性溶液可以制备掺铝二氧化锰。悬浮纳米颗粒会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移动,与生成的共沉淀。
①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液中纳米颗粒表面所带电荷的电性为______。
③测定软锰矿中含量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取0.1500g软锰矿样品于碘量瓶中,加适量硫酸及足量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二:待反应完全后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0.1000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22.00mL,计算软锰矿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17.(共8分)工业废水中的氨氮(以、形式存在),可通过微生物法或氧化法处理,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微生物法:酸性废水中的部分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再与作用生。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钠氧化法:向氨氮废水中加入NaClO,氨氮转化为而除去。
①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pH下,NaClO的投加量对污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时,总氮(溶液中所有含氮元素的微粒)的去除率随的增大不升反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臭氧氧化法:活性炭-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物种,·OH为羟基自由基,其氧化性比更强。
活性炭-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题3分,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B D D C B B D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每空2分,共22分)
(1)3,3,4-三甲基己烷
(2)2,4-二甲基-1-戊烯 3 6∶1∶1
(3)⑤ ②④
(4)①大 ② ①② ③

15.(每空2分,共18分)
(1)
(2)①释放 332 ②<
(3)①锌块 正极 ②Ⅱ
16.(共13分)
(1)取样,滴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则无(2分)
(2)(2分)
(3) (2分)
(4)①(2分) ②负(2分) ③63.8%(3分)
17.(8分)
(1)
(2)①(2分)
②当时,将氧化为或留在溶液中,溶液中的总氮含量升高。(2分)
(3)与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反应生成·OH,·OH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氧化为逸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