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5 09: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范围:必修一至选修三第一章~第三章第三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酚可用作消毒剂 B.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
C.氯乙烷可作局部麻醉剂 D.福尔马林可作果蔬保鲜剂
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H2==CHCH== CH2的名称:1,3-二丁烯 C.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24p3
B.阴离子的结构式为 D.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L CO2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0.25NA
B.100g 46% C2H5OH的水溶液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数目为6NA
C.1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4NA
D.反应CH2==CH2+H2→CH3CH3,生成1mol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NA
4、抗坏血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坏血酸可溶于水 B.抗坏血酸可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C.抗坏血酸的分子式为C6H8O6 D.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B.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Mg2++2HCO+4OH-===Mg(OH)2↓+2H2O+2CO
C.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ClO-+Ca2++H2O+SO2===CaSO4↓+Cl-+2H+
D.向H218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5H218O2+2MnO+6H+===5O2↑+2Mn2++8H218O
6、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X→Y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Y→Z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Y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X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有8个
D.1mol Z可与3mol NaOH反应,生成1mol H2O
7、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Q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Q>Z>W B.简单氢化物键角:Y>Q>Z
C.Z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阴离子立体构型为正八面体形
8、根据酸碱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是酸,能接受几对电子对则称几元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Cl2+4NH3===[Cu(NH3)4]2++2Cl-,该反应中的酸是CuCl2
B.N2H4是二元碱
C.配合物可看做酸和碱的反应产物
D.配离子的稳定性:[Mg(NH3)4]2+>[Cu(NH3)4]2+
9、以苯酚为原料合成1,4-环己二醇,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⑤⑥为加成反应,②④为消去反应 B.物质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
C.反应⑦的条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 D.物质D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0、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左所示,图右为该晶胞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已知晶胞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A点原子的坐标为
(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基态Se原子有18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C.B点原子的坐标为(,,) D.该晶体密度为 g/cm3
11、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有机物M(2-甲基-2-丁醇)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分子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B.L的任一同分异构体最多有2个手性碳原子
C.M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为酮的醇有4种
D.L的同分异构体中,含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只有1种
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向丙烯醛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 液,加热至不再生成砖红色沉淀,静置, 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溴水 若溴水褪色,则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B 比较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将盐酸和碳酸氢钠固体反应生成的气体 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 瓶和盛有苯酚钠溶液的烧杯 若苯酚钠溶液变浑浊,则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
C 判断某卤代烃中中的卤素 取2mL卤代烃样品与试管中,加5mL 20%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浓硫酸、少 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 ℃,将产生的 气体通入2 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13、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可实现由白磷电解法制备Li[P(CN)2],并能实现H2的循环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Me为甲基,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电极a连接电极d
B.当生成9g Li[P(CN)2]时,电极a消耗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12L
C.通电一段时间后,若隔膜e为阴离子交换膜,则c(KOH)减小
D.电极c的电极反应为;P4-4e-+8LiCN===4Li[P(CN)2]+4Li+
14、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不稳衡量,如[Ag(NH3)2]+的K不稳=。一定温度下,向
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发生反应Ag++2NH3[Ag(NH3)2]+,溶液中pNH3与
δ(X)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NH3=-lgc(NH3)、δ(X)=(X代表Ag+
或[Ag(NH3)2]+.已知该温度下Ksp(AgCl)=1.6×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δ2代表的是δ(Ag+)
B.该溶液中c(Ag+)+c{[Ag(NH3)2]+}+c(NH)=c(NO)
C.向该溶液中滴入稀硝酸,δ{[Ag(NH3)2]+}增大
D.AgCl溶于氨水时AgCl+2NH3[Ag(NH3)2]++Cl-平衡常数为K=1.6×10-2.7
15、向刚性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1充入H2和CO2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反应相同时间,CO2(g)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g)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与上图完全相同 B.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T2℃时容器内压强为p0,该反应的Kp=()3 D.M、N两点时容器内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
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B应为        (填序号)。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    ,控温45 ℃。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       ,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
(4)装置F的作用为                                              。
(5)反应过程中,控温45 ℃的原因为                                     
                                           。
(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取2.50 g产品,加水定容至100 mL,摇匀。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 mL、20.90 mL、20.02 mL。假设其他杂质不干扰结果,产品中H2O2质量分数为      。
17、LiCoO2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电极材料。利用原钴矿Co2O3(含Cr2O3、NiS等杂质)制备
LiCoO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含一定量Cl—的溶液中,钻离子以CoCl形式存在:Co2++4Cl—CoCl;
②CoCl溶于有机胺试剂,有机胺不溶于水;
③盐酸溶液中,有机胺试剂对金属离子的溶解率随盐酸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基态钴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核外有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步骤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中出现了淡黄色沉淀,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步骤ⅲ中加入NaCl固体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ⅳ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ⅵ用(NH4)2CO3作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碱式碳酸钻Co2(OH)2CO3]。已知碱式碳酸钻在339℃以上开始分解,实验测得在一段时间内加入等量(NH4)2CO3所得沉淀质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ⅷ中Co3O4和Li2CO3混合后,鼓入空气,经高温烧结得到LiCo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多次实验测定该原钴矿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8%,假设原钻矿中含钻元素的物质只有Co2O3,则原钴矿中Co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8、CO、CO2对环境都会产生一定危害,但它们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CO、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主要发生以下反应:反应I:CO(g)+2H2(g)CH3OH(g) ΔH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
(1)一定温度、压强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稳定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已知CO2(g)、CH3OH(g)、H2O(g)的摩尔生成熔分别为-395kJ/mol、-201 kJ/mol、-242 kJ/mol,则在该条件下ΔH2=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系总压恒定为10kPa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3mol CO2和5mol H2发生反应Il,反应达平衡时,CO2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平衡分压=总压×体积分数)。平衡后再充入2.5molCO2,和2.5molH2O(g),此时v正_________v逆(填“>”“<”或“=”)。
(3)利用反应Ⅰ和Ⅱ合成CH3OH,若氢碳比表示为f=,则理论上f=___时,
原料气的利用率最高。
(4)某实验小组研究T1、T2时CO与CO2间的转化,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c(CO)=c(H2O)、c (H2)=c(CO2),则平衡时lgc( CO)和lgc(H2)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像判断:T1_____T2 (填“>”“<”或“=”),T1时的平衡常数Kc=__________。
②由平衡状态a到b,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5)利用图2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①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后,假定体积不变,M极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极电解质溶液质量的变化Δm=______g。
19、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喹啉并内酯的高选择性制备。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i. ;ii.ROH+R′OHROR′
iii.碳碳双键直接与羟基相连不稳定
(1)试剂a为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B(苯胺)具有碱性,B转化为C的反应中,使B过量可以提高ClCH2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5)K是F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结构还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3:3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和I转化成J的反应过程中还生成水,理论上该过程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J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化学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                            。(2)        。(3)    ,       。
(4)                                                          。
(5)                                                           。
(6)                              。(7)      。
1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