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课堂精讲(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课堂精讲(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5 10: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号称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十朝都会( 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金陵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古今词话》
关于王安石,你知道?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卒谥“文”。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但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
咏史怀古
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临古地——忆古事/怀古人——抒己怀
品读鉴赏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
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山临水,放眼远眺
金陵古都正值晚秋季节
天气变得肃爽
地点: ;时令: ;天气: 把全词置于一个 的角度,一片 的气氛之中。
故国 (朝代更替)
晚秋
初肃
凭栏远眺
秋色肃杀
为全文定下凄凉的基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色绸缎
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头。
澄江静如练
—谢朓tiǎo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比喻:
水的澄净 山的高耸
用典
化用诗句
作者观赏视角?
远眺静景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来来往往的帆船在夕阳里穿梭
悬挂的酒旗在西风中飘扬
作者观赏视角?
近观动景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
江中洲上的白鹭纷纷起飞
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作者观赏视角?
远眺动景
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
感官
嗅触听味视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 细笔工描
上阕总结
上阕描写了所见的金陵景象,景物有自然有人文,有动有静,色彩有浓有淡,有远有近,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金陵风景图。
下阕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回忆往昔
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的生活
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寻欢作乐。
各个王朝接连灭亡
揭示金陵繁华表面后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相关链接
杜牧所作的《泊秦淮》中提到过一首名为《后庭花》的曲,这曲被人称为亡国之音,而这首曲便是陈叔宝为张丽华作的。
陈叔宝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继位后,将张丽华封为贵妃,加上张丽华生性聪明,娇柔可爱,善解人意,陈叔宝对其十分宠溺,终日陪着张丽华在宫中游玩,不理朝政。最终张丽华被斩杀,陈叔宝被俘。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千古后人,登临高处
徒然感叹国家灭亡的耻辱。
批判历朝文人面对金陵山川只知道感慨,而不吸取教训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六朝相继覆灭的历史已随着长江水一起逝去
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只有那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绿着,一派凄凉萧索之景。
借景抒情
抒发悲叹之情
直到如今的歌女
还不知亡国的悲恨
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用典、借古讽今
表达了对宋君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局面的讽刺,表达了对北宋朝廷的担忧。
小结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
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本词手法总结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用典:
借古讽今:
彩色缤纷的画船,江中洲上的白鹭,借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的金陵美景,抒发了对金陵美景的喜爱之情。
实写:金陵美景;虚写:想象六朝往事
对六朝因荒淫而相灭亡,表达对北宋的统治者享乐依旧,昏庸依旧,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
“门外楼头、后庭遗曲”,都在告诫统治者要吸取教训
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D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